90年前, 中国营造学社与云冈石窟的相遇
来源:中国民族报 谢远琨 发布日期:2023-12-01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3D等比例复制的云冈石窟佛像。

1933年9月,梁思成、林徽因等在云冈石窟考察。资料图片

3D等比例复制的云冈石窟中心塔柱。

中国营造学社成员所绘飞仙比较图。

中国营造学社成员所绘云冈石窟北魏建筑。

展览现场。

  9月至11月,“如须弥山:纪念营造学社调查云冈石窟90周年特展”在广州市举行。特展通过回顾上世纪30年代梁思成、林徽因、刘敦桢、莫宗江等中国营造学社成员对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的调查,展示了云冈石窟的建筑空间及其所表现的建筑形式,体现了云冈石窟所蕴含的开放包容的历史文化内涵。

  中国营造学社是1930年2月在北平(今北京)正式成立的我国第一个研究与保护中国古建的民间学术团体,当时朱启钤任社长,梁思成、刘敦桢分别担任法式、文献组的主任。1946年,中国营造学社停止活动。短短的十几年间,中国营造学社不仅在学术上留下大量珍贵的古建资料,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专业人才,为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

 

寻路云冈,首次从建筑学角度阐释云冈石窟的价值

  1933年9月,梁思成、林徽因、刘敦桢等中国营造学社成员到山西大同进行古建考察。大同是一个古老的城市,也是南北朝时的佛教艺术中心,云冈石窟便是反映当时佛教盛况的见证。梁思成一行在大同考察期间,也重点从建筑角度考察了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城西16公里处的武州山南麓、武州川北岸。石窟依山而凿,东西绵延一公里,有主要洞窟45座,造像5.9万余尊。云冈石窟开凿于北魏和平元年(460年),是北魏皇室集中全国人力、物力所营造的佛教艺术经典。《水经注》中记载云冈石窟“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释法所希,山堂水殿,烟寺相望”。《续高僧传》也用“面别镌像,穷诸巧丽,龛别异状,骇动人神”形容云冈造像的宏伟气势。

  云冈石窟所属地区昼夜温差大,中午考察时天气非常炎热,晚上却冷得盖上棉被还要缩成一团。梁思成一行吃的也很简单,通常是煮土豆和玉米面糊糊,能有咸菜就是莫大的幸福。但云冈的魅力是那么大,营造学社的成员毫不在乎生活条件的艰苦,满怀热情投入工作。

  他们当时主要取得了两方面的成果:一是通过考察洞窟本身的布置、构造及年代,与敦煌等石窟作了简单比较;二是通过研究石窟中的建筑物,对刻在石头上的建筑细节进行临摹和拍照,推究当时的建筑情况,取得研究北魏及更早时期木结构建筑的间接资料。

  一行人经过采样和探讨,逐渐形成了一份关于云冈石窟“建筑方面”的详尽分类报告,这便是《云冈石窟中所表现的北魏建筑》。报告中说:“云冈石窟所表现的建筑样式,大部分为中国固有的方式,并未受到外来多少影响,不但如此,且使外来物同化于中国,塔即其例……在结构根本原则及形式上,中国建筑两千年来保持其独立性,不曾被外来影响所动摇。”该报告首次从建筑学的角度对云冈石窟进行深入探析,细致地研究了石窟的建筑空间与其所表现出的建筑形式,分析了石窟雕刻内容的文化艺术源流,总结了云冈石窟所蕴含的中国北魏时期的文化精神。

 

“真容巨壮”“穷诸巧丽”,彰显千年云冈风貌

  本次特展分为“真容巨壮”“穷诸巧丽”两个单元,展出云冈研究院经典馆藏文物、营造学社调查绘图、石窟造像高清图片、3D等比例复制、数字动画影像、绘画艺术等作品。通过展览,观众可以窥见云冈石窟的全景,感受千年云冈的独特风貌。

  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北魏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时期。创建北魏的鲜卑人原本对佛教的了解寥寥无几,但随着其势力范围的扩大,他们逐渐接触到佛教。尤其是在攻灭佛教盛行的北凉之后,北魏佛教大为兴盛。主持开凿平城(今山西大同)云冈早期石窟的高僧昙曜,就来自凉州(今甘肃武威)。昙曜五窟现编号第16至20窟,是由昙曜主持,为北魏道武、明元、太武、景穆、文成五位皇帝雕刻的五座大像窟。昙曜五窟形制上的共同特点是椭圆形平面、穹隆顶。五尊大像高者近17米,第20窟北方的坐像也超过了13米。昙曜五窟的造像雄浑大气,反映了当时蓬勃向上的时代特色。

  云冈石窟根据其洞窟形制,雕刻造像内容和样式,可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开凿的洞窟气势磅礴,造像身形浑厚健硕,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同时受外来艺术的影响也较多;中期洞窟主要开凿于冯太后、孝文帝统治时期,洞窟形制与造像内容、雕刻技艺趋于成熟,融入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开启了石窟艺术大规模中国化的进程;晚期的洞窟,开凿时间大致在北魏迁都之后,其造像风格有“瘦骨清像”之风。云冈石窟在不同开凿时期的雕刻风格及内容,为研究北朝时期的文化艺术提供了重要的考证。

  云冈石窟第12窟俗称“音乐窟”,窟内伎乐天手持多种东西方乐器,宛若一支“交响乐团”,形象非常生动。该窟内乐器雕刻的形制、演奏方式以及乐队的组合形式,集中体现了北魏宫廷乐队风貌和社会音乐制度,是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的珍贵资料。

云冈石窟的佛塔主要表现为两种,一种为中心塔柱,另一种为浮雕塔。其中,中心塔柱为洞窟中央位置耸立的一个立体实质石柱,平面为方形,顶部直通窟顶,具体又可细分为楼阁式塔与方柱式塔。浮雕塔则为雕刻在窟壁上不同样式的佛塔,塔的层数多为奇数。

  云冈石窟中的浮雕柱头多见于壁面龛楣两侧。第7窟后室南壁拱门上方的壁龛两侧,雕有印度“元宝”式柱头;第9窟前室北壁佛龛两侧,出现了希腊“爱奥尼亚”式柱头;第12窟前室西侧出现了兽形栱与波斯兽形柱头,显然是受外来文化影响。

  云冈石窟的顶部有藻井,按照当时木构藻井样式用石刻进行模仿。藻井多用“支条”分格,但也有不分格的。装饰的母题以飞天、莲花为主,或单用一种,或掺杂并用。云冈石窟洞窟的壁面、藻井及佛像背光上多刻有飞天。其中露脚、体态肥胖、盘旋跳跃的飞天样式受印度佛教艺术的影响,多见于云冈早、中期雕刻;晚期石刻中体态修长、裙尾翘起、轻盈飘逸的飞天则溯源于汉代石刻。

  云冈石窟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将建筑、雕刻与装饰艺术有机结合,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又接受希腊、波斯及犍陀罗等外来文化的影响,不断地创新、演变、交融,形成5世纪时石窟艺术的典范。中国佛教考古学开创者宿白将其概括为“云冈模式”,并认为“东自辽宁义县万佛堂石窟,西迄陕、甘、宁各地的北魏石窟,无不有云冈模式的踪迹,甚至远处河西走廊、开窟历史早于云冈的敦煌莫高窟亦不例外”。

  正如梁思成等人所阐释的那样,云冈石窟虽有外来艺术的融入,“但观其结果,在建筑上并未动摇中国基本结构。在雕刻上只强烈地触动了中国雕刻艺术的新创造——其精神、气魄、格调,根本保持着中国固有的”。

  中国营造学社成员抱着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热爱,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云冈石窟中所表现的北魏建筑》一文及相关调查绘图即是其中熠熠生辉的一笔。

  梁思成的女儿梁再冰后来在回忆父母时说,“我觉得爹爹妈妈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寒士精神;无论生活沦落到怎样的底层困境,他们那股子‘精神头’却始终傲然而立,从不曾消失”。

  时光已过去90年,梁思成与林徽因、刘敦桢、莫宗江等中国营造学社同仁对于云冈石窟的考察与研究,从中国传统建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阐释云冈石窟的价值,其学术成果及“寒士精神”,影响深远。

(本文图片除资料图片外均由谢远琨拍摄)

(编辑:吴艳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纪念中韩建交30周年,巩固加深“黄金纽带”友好关系
  • 宗教中国化进程中的代表人物
  •  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宗教领袖对话”分论坛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