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铜仁旺家社区:好日子,有滋有味
来源:中国民族报 陈德智 发布日期:2023-12-12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11月20日,冬日里的贵州铜仁市旺家社区,暖意融融。吃完早饭,老年舞蹈队队长涂当玉带领20余名学员来到文化广场上,踏着音乐节拍翩翩起舞,好不欢乐。

  “每天都有姐妹唱歌、跳舞,大家聚在一起非常开心。”涂当玉说,社区组建“花灯队”“广场舞队”“金钱杆队”之后,她带着姐妹们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居民们过上了有滋有味的日子。

  近年来,铜仁市已完成易地扶贫搬迁近30万人。旺家社区自2017年启动建设以来,共安置了来自思南县、印江县、石阡县3个县的搬迁群众4029户、1.7万余人,其中少数民族近1.4万人,包括苗、侗、土家、仡佬等民族。

  “党的政策就是好,我做梦也没有想到在城里会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居民安景绪的老家,在思南县的一个偏远山寨。迫于生计,他不得不四处打工,居无定所,有个安稳的家成了他最大的期盼。如今,他住上了水电齐全的新居。

  然而,离开故土,像安景绪一样的搬迁群众,如何能割舍那方水土承载的情感记忆?身处陌生的环境,要怎样消除心间的陌生与孤单?对此,旺家社区主动搭建平台,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期间,组织开展包粽子、跳花灯、打糍粑、舞龙灯、跳广场舞等活动,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增进各族群众的交往交流交融。

  “从最初的徘徊观望,到后来积极参与,居民们的心门慢慢打开,渐渐对社区产生了认同感和归属感,大家在活动中越来越亲近,真正实现了居安、业安、身安、心安。”旺家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何英说。

  为了让群众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何英成立“英姐来帮忙”工作室,74名姐妹组成“心灵导师”服务队,开办“悄悄话聊天室”。居民们在沟通聊天中,建立了信任、成为了朋友、解开了心结。她说,社区许多妇女的家庭出现矛盾后不愿对外倾诉,如果不及时解决,有的姐妹就会丧失对生活的信心。

  “记得有一次,刚结婚的赵三妹因婆媳关系不好,一气之下离家出走。”何英说,她把赵三妹带到聊天室,待她哭诉完后再开导,慢慢打开她的“心结”。如今,赵三妹夫妇一家人生活得和和美美。

  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家长们最关心的。为做好搬迁子女的服务保障工作,社区提供了形式多样的课外学习辅导,包括书法、音乐、美术等,培养孩子们多方面的兴趣。

  “感谢叔叔阿姨们的关心和陪伴,我一定好好学习,不辜负大家的关爱。”吴广燕长期跟着大伯生活。刚搬来时,她的学习成绩差,也不愿跟人交流。在社区志愿者的关心鼓励下,她的学习成绩逐步提高,性格也越来越开朗,还经常参加社区举办的文化活动。

  何英说,下一步,社区将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全力构建互嵌式社区环境,用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贴心服务,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