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文章与中国之“文”
来源:中国民族报 李敬泽 发布日期:2024-02-20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李敬泽在“道中华大讲堂”演讲。黄哲摄

  人人都是散文作者

  散文是一条河。它是有生命的,是在历史中形成的,就像水系、流域,有时候水大,漫天漫地,有时候水很小,河流变得很细很窄。散文也是这样,在不同时代、不同语境下,它的所指不一样。以前的散文是相对于韵文而说的,不押韵的一切文体都是散文;现代所指的散文,是相对于小说和诗歌而言的。

  散文是一种生活文学,它类似于柴米油盐酱醋茶,是我们生活中最基本的表达方式之一。不管你学什么专业,文学、法律、经济或是自然科学,只要受过教育,有读写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散文作者。生活中,人们以各种各样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方式进行散文写作。写情书是在写散文,上班写总结、文案、报告,甚至发个朋友圈、发条微博,也是一种散文的书写。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人都是散文作者。

  我们从小就接受写作的教育。学习用文字去叙事、议论、抒情,以书面方式表达想法和情感,而且要尽可能准确、清晰,有说服力、感染力。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之中,就不得不表达,不得不与人交流,表达交流靠什么?靠“文”。过去,很多人不识字,表达交流全靠一张嘴,靠喊、靠说;后来,识字的人多了,“字”比人走得远,也就是我们讲的“见字如面”。

  我们需要在一个更广泛的意义上,深刻理解散文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中国这么大、中华民族历史这么悠久,自古以来的人际交流、文化传播靠什么?靠的是“文”。“文”是表达和交流的载体,文学是中华文明传播的一种载体。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各民族如何相互认识、相互了解、相互理解、相互传情达意,靠什么?靠“文”。“文”,至关重要。

  “文”的起源与发展

  《说文解字》中说,“文,错画也,象交文”。古代陶器上纵横交错的纹饰、纹路,是“文”最早、最原初的意思。

  “文”,出于仁心仁手,古代工匠把纹路刻画在陶器上,用以装饰。而这些纹路,正是古人对天地万物及其运行规律的一种认识和抽象模仿。随着时间推移,陶器、铜器上的纹饰也越来越复杂,这表明古人对天地万物的认识越来越深,模仿也越来越复杂。《易经》中讲,“大人虎变,其文炳也;君子豹变,其文蔚也”。古人用老虎、豹子的皮毛花纹,来比喻君子品格的形成。

  《易经》里还讲,“物相杂,故曰文”,意思是事物交杂而成文。“文”,首先是天地之文,古人看到、领悟后,进行抽象、模仿,然后画在器物上,渐渐被更多人所知。天地之文变成文字的文,就有了汉字。汉字与拼音文字不同,这种不同实际上是观念不同,我们的“文”是从万物运行规律中而来。所以,“文”一头接着天地自然,另一头接着人的审美、认知、抽象、造型。

  “文”还有一重本意,是文字。安阳殷墟发现了我国目前为止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被称为“甲骨文”。为什么不称为“甲骨字”?因为“字”这个概念是比较晚近才出现的,在汉代之前没有“字”,只有“文”。这再一次体现了“文”的重要性,它是文字的生成,又由文字产生了文章。

  “文”最早指纹饰,然后是文字,最后是文化、文明。文字的出现至关重要。

  文字,像火一样照亮了人类。使用火、掌握火,在人类进化中是很重要的一环。当第一堆篝火点燃、第一个火把支起,火光照亮了世界,也驱散了人类的恐惧。文字也会使人获得一种力量,这种力量超出了我们的身体,超出了我们的目光所及、足迹所及。西汉淮南王刘安主持编撰的《淮南子》,有关于汉字如何诞生的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传说仓颉造字时,大白天下起粟米雨,整整一夜鬼在山林里号哭。何以惊天地泣鬼神?因为人类通过文字获得了改造自然的力量,成为自然的主人。

  有了文字,我们可以命名世界、书写世界。一个字和另外一个字连起来,便是一个命名;几个字连在一起,则是在说一件事;几十个字连在一起,可以对世界作出一个描述;更多的字连在一起,则能对世界进行叙述或言说,这也就是文章。文章,是一个系统性的“文”,是对世界、对人自身的讲述。

  追寻中华文化之“道”

  中华文化中非常重要和关键的内容,就是对“文”的观念建构。古人有一种说法叫“三才”,“三才者,天地人”。而“文”可以连接起天、地、人“三才”。

  魏晋南北朝时期,刘勰在总结前人观点的基础上完成了《文心雕龙》,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文艺理论专著。其中第一篇叫作《原道》,就是要追寻“道”的根本。《原道》中说,“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意思是“文”很重要,它和天地并生。为什么这样说呢?“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人们不仅把握了日月山川之形,还从中领悟了天地之道,并落实到“文”上。刘勰认为,天地是有道的,但是天地无心、无言,而人在天地中,人有心、有言。“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所以,中华文化一直高度重视“文”的能力。

  回顾中华文明史,“文”如何得以传承和发展?那就是要接受教育、进行学习。如何在非常有限的社会经济文化条件下传承“文”的能力,成为早期中华文化的核心问题之一。

  孔子为什么伟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提出“有教无类”,使教育不再限定在特权阶层,推动使用文字进行书写和表达在更广大的社会阶层传播。这在当时的社会具有革命性意义。

  随着历史的发展,更多人能阅读和书写,文章也越来越丰富。在商代,殷墟甲骨文的卜辞很简略,文字主要用于人和神的沟通。在西周金文中,文字的叙事功能显著增强。春秋时期,历史叙事不仅是讲故事,还要讲道理、抒发情感。再到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缔造出文章的发展和兴盛。

  春秋时期,“文”仍然是大事、公事。“文”是文明建构中基本的公共性文化力量,是支撑中华文明的重要力量,这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三国时期,曹丕在《典论》中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认为文章是治理国家的大业,是永垂不朽的功业。曹丕正是在深刻领会“文”的重要意义后,才作出这样的判断。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在当今社会,我们需要追根溯源,围绕“文”来思考,不断深化对中华文化的认识,追寻中华之道,拓展中华之道。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本文为作者在“道中华大讲堂”上的演讲,本报发表时有删节修改。)

(编辑:文静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