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四川体验区——感受古代诗人眼中的锦绣巴蜀
来源:中国民族报 李落言 发布日期:2024-03-22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诗词是独属于中国人的一份浪漫。在这份浪漫中,四川借由出川入蜀的文人,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清代四川才子李调元说“,自古诗 人例到蜀、好将新句贮行囊”。穿越崇山峻岭的蜀道开辟之后,蜀地与中原地区联系紧密、往来频繁,文人墨客纷纷入蜀,仅唐代就有 180 多 位诗人入蜀。这些诗人见识了大美蜀地的锦绣山川,更用诗句成就了中华灿烂文化中的巴蜀篇章。 近日,在北京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4 年第一期轮展中,四川体验项目精彩亮相。项目分为“中华礼遇·珍藏四 川”“中华盛宴·品味四川”“中华乐章·聆听四川”“中华神韵·感受四川”四大主题体验区,通过藏品展示、非遗实践、歌舞表演、互动体验等形 式,让观众听川音、赏川韵、品川味、享川礼,多角度、深层次感受巴蜀大地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共同书写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是山岚晴雨,是江河波澜

  四川地跨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秦巴山地、四川盆地几大地貌单元,其间多雄山奇水,历史上很多文人墨客写下了对其的赞美与感叹:有“峨眉山月照秦川”的灵韵,有“剑门天下壮”的雄奇,也有“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慨。

  尽管交通不便、蜀道崎岖坎坷,但从未阻挡巴蜀与外界交流的脚步。以金牛道为代表的古蜀道是古代四川与中原交往、贸易的主要通道,川盐古道勾连起川鄂渝湘黔五省区,蜀身毒道更是让张骞在大夏看到了蜀布……

金牛古道广元翠云廊段。   吴艳摄

  在“中华礼遇·珍藏四川”体验区,四川地名墙、“天府‘三九大’”风景名胜打卡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艺术装置等,向观众展示了四川的地理、历史与人文特色,呈现出一条各民族从过去走向现在和未来的时空隧道。

  独特的自然条件造就了四川的名山大川,也让其成为动植物资源宝库。四川拥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45种,其中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1387只。体验区打造的“熊猫家园”,展现了四川推进生态保护、走绿色发展之路,各族儿女在这里共同守护绿水青山,为中华文明永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生态家底。自体验区启动以来,“熊猫家园”已成为网红打卡地,参观者纷纷前来,抖音、小红书、大众点评等平台留下不少大家打卡体验的评论。

四川体验区“熊猫家园”。

  是四时芳华,是八方风味

  四川地貌多样,气候复杂,土壤肥沃,花卉资源极为丰富,其中海棠花颇负盛名。诗人陆游曾为成都的海棠痴狂,从城南跑到城东,遍游诸园只为一睹海棠芳容;贾岛用“昔闻游客话芳菲,濯锦江头几万枝”描写成都海棠之盛;梅尧臣则赞“蜀州海棠胜两川”。

  其实,又何止是海棠,从成都的芙蓉花,到泸州的桂花、攀枝花的木棉花、内江的栀子花、达州的腊梅等,都是巴蜀的芳华。在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轮展期间,四川体验区开展“青史·红颜”等活动,精选海棠、杜鹃、格桑花等花种,开展“名花有蜀”赠花种活动,期待香飘中华大地。

参观者体验皮影戏。

  四川的八方风味从来是诗人难以忘怀的体验,出川的念念不忘,入蜀的大快朵颐。作为一个会烧猪肉、炙羊脊、烤生蚝的老饕,苏东坡时常想起故乡的味道,会自豪地说“岂如吾蜀富冬蔬,霜叶露牙寒更茁”;更会在好友送来多年思而不得的故乡巢菜种子时,亲切地将其以好友之名命名为“元修菜”。

  而那些入蜀的诗人们,则用诗句赞叹蜀地的美味珍馐。“江鱼美可求”,四川的鱼是杜甫惊叹的美味:“鱼知丙穴由来美”写的是千年雅鱼,“鲂鱼鱍鱍色胜银”说的是绵州鱼获。“南园苦笋味胜肉”,戎州(今四川宜宾)苦笋和荔枝是黄庭坚的心头爱,他写下著名的《苦笋赋》,更是以“快剥千颗轻红肌”遥对老师苏东坡的“日啖荔枝三百颗”。

  说到四川美食,最有发言权的还属陆游,其《剑南诗稿》中直接写到成都美食的就有50多首,唐安薏米、汉嘉栮脯、新津韭黄、南市浊醪、东门彘骨、轮囷犀浦芋,都是他举箸不忘的巴蜀味道。

  在“中华盛宴·品味四川”体验区的“团圆小屋”里,参观者可以品尝眉山泡菜、内江花生酥、南溪豆腐干,用舌尖感受四川丰饶的物产和饮食文化,感受历史上各民族的交往融合和文化上的兼容并蓄。

  

是心手相传,是轻歌曼舞

  蜀锦历史悠久,据传其源自古蜀王蚕丛教蜀人植桑养蚕。到汉代,蜀地已是全国闻名的织锦中心。成都家喻户晓的别名“锦官城”,也正是因蜀锦而来。东汉时期,朝廷在巴蜀地区设置管理织锦的专门机构——锦官,其官署就在成都东南的“流江”岸边,故成都也被称为“锦官城”。

  “若挥锦布绣,望芒兮无幅”,西汉扬雄的《蜀都赋》描述了蜀中织锦的盛况;“人世不思灵卉异,竟将红缬染轻纱”,唐代女诗人薛涛将扎染制品与花中神仙海棠比高低;白居易一句“成都新夹缬,梁汉碎胭脂”,描绘蜀地夹缬工艺之盛……四川拥有153项国家级非遗项目,此次,四川体验区精选蜀锦、蜀绣、羌绣、扎染、蜡染、丝毯、龚扇、漆器、银器、油纸伞等项目,让观众近距离感受、体验非遗魅力。这些心手相传的文化遗产是各民族共创共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的技艺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一针一线、一笔一凿尽显中华神韵。

蜀 绣 双 面 绣“ 熊 猫·紫 棠 东 来”。      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供图

  音乐舞蹈是各族儿女表达内心情感、礼赞美好生活的重要方式。四川是多民族聚居区,各民族的传统音乐和舞蹈多姿多彩,清音婉转细腻,锅庄热情似火,羌笛悠远绵长,蹢脚舞欢快鲜明……在“中华乐章·聆听四川”体验区,藏族锅庄、彝族歌曲、羌族舞蹈等轮番上演,为观众带来精彩的民族歌舞体验,展示中华文化的绚烂多姿。

参观者体验民族舞蹈。

  

是滴滴琼浆,是片片香茗

  俗话说:“无茶不成礼,无酒不成席。”香茗琼浆,飘香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之中,滋润着才子们的诗情词意。四川的茶与酒,更深藏在每一个蜀地诗人的记忆之中。

  唐代,蜀地茶叶已经享有盛名。白居易与友人的书信往来中,多次提到蜀地新茶:李六郎随信而到的“绿芽十片火前春”,萧员外寄来的蜀地新茶“渭水煎来始觉珍”,甚至写下“可能空寄蜀茶来”,主动索要川茶。他还将蒙顶山茶称为“茶中故旧”,可见对川茶爱得深沉。

茶 农 在 四 川 省 雅 安 市 蒙 顶 山 上 的 茶 园 采 摘 茶 青。    新 华 社 记 者 沈伯韩摄

  饮茶是蜀地人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人们对于茶叶的需求推动了茶马互市,促成了茶马古道“川藏道”的形成。

  有酒,自然有酒市、酒馆。唐代张籍见识了成都酒市的繁华,写下“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南宋诗人范成大一到宜宾就喝醉了,写道“我来但醉春碧酒,星桥脉脉向三更”。元代入蜀的诗人汪元量,只见“锦城满目是烟花,处处红楼卖酒家”。

  在体验区的“东坡小屋”,以苏东坡文化为主线打造了一个“诗、酒、茶”的体验空间。参观者可以品尝来自文君故里的美酒和取自山水之间的清茶,以诗词下酒佐茶,听讲解员讲述文人墨客与川酒、川茶的故事。此外,还有以成都老茶馆为原型打造的茶馆,参观者可以坐竹椅、喝藏茶,体验千年茶马古道的茶韵悠悠。

四川体验区“东坡小屋”。

  昔日蜀道难,但阻挡不了人们出川与入蜀的步伐、阻挡不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愿望和行动;今朝天堑变通途,发生在新蜀道之上的故事将更加精彩。

(编辑:吴艳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