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博物馆要讲好中华民族故事
来源:中国民族报 林毅红 发布日期:2024-03-26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2023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今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叮嘱广大文物工作者:“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博物馆建设要更完善、更成体系,同时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民族博物馆作为国家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之一,不仅是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场馆,也是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沿阵地,具有主题明确、受众面广、内容丰富等特点。要充分发挥民族博物馆阵地优势,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持续增进“五个认同”。

中小学生在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物馆开展研学活动。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物馆供图

  理清讲好中华民族故事的叙事逻辑

  讲故事是人类对自身过去经历的讲述,凝结着对历史的反思和继承,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故事叙事,通过叙述往事或讲述带有寓意的事件,展现特定的寓意;另一方面是实现文化传播,通过不同媒介保存人类的集体记忆,并不断向新生代传递,这是人类传递知识与分享情感的重要方式。讲故事要理清叙事逻辑,讲好故事要重视叙事手段和方法。

  民族博物馆讲好中华民族故事,要遵循博物馆的叙事逻辑和叙事规律,将故事本身的“好”和讲述方式的“好”结合在一起,挖掘和呈现各民族文化共同的要素,反映与宣传各民族文化的共同性。而这一行动本身也正是对共同性的持续增进与建构,是一个知识化与情感化并行的过程。

  转换视角。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嵌入文物研究与阐释,增进共同性,是讲好中华民族故事的前提。对馆藏文物的挖掘阐释,是文物活化利用的基础。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纵观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合”是主流,“交”是过程,“融”是关键。因此,文物的挖掘与阐释,要坚持共同性方向,深入阐释共同体意识是群体对于集体认同的一个认知过程。文物阐释的建构与表述,应基于文物反映的是集体记忆的呈现与强化,展示各族人民共同的历史记忆、价值观念、道德准则等精神内涵,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具体来说,要突破过去就文物谈文物的惯常思维,跳出器物本身视角,讲清楚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正确把握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深刻理解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只有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将文物置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来阐释,追根溯源,解读其基因密码,揭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转换叙事方式。展览是博物馆开展社会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展览中体现“四个共同”,是讲好中华民族故事的关键。展览内容的编排既要符合展览表达,又要体现共同体理念,达到思想性和主题性有机结合。要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深刻理解一部中国史就是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将区域文化置于中华民族集体记忆框架下进行展陈叙事,展示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形成了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情景转化。一般来说,博物馆教育包括解释说教型、刺激—反映型、发现型、知识建构型等4种类型,这也体现出博物馆教育的特点,即对象的大众化、教育语言的普及化。博物馆语言作为一种交往语义,是以物为媒介进行知识、情感、态度、观念交流与对话,形成相互理解、增进共识的行为。要注重将专业名词术语用故事化的语言进行转化。例如,在解释“金道锡行”时,生动介绍它是商周时期从长江中游向中原地区输送铜、锡矿产的道路转运系统;在介绍“桃花石”时,讲明“桃花石”和日常生活中的“桃花”并无关系,而是古代中亚人对中国和中国人的称谓。

中小学生在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物馆开展研学活动。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物馆供图

  优化讲好中华民族故事的路径

  发挥民族博物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功能,需要创新传播方式、拓宽传播渠道,让文物“活”起来,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浸润到日常生活中,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形有感有效。

  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故事库。故事库是博物馆开展社会教育的资源库和蓄水池。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分散的文物组合起来,串起一个个完整的故事。无论哪种故事类型,都要围绕主线,突出中华文明特性,将实物抽象为文化符号,将文化符号转化为通俗易懂的中华民族故事。文物所体现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传统文化,是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库。

  创新方法和手段。博物馆作为集实物性、空间性、情境化于一体的公共文化教育机构,拥有丰富多样的讲故事手段。要根据自身特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社会教育活动。创新陈列展览的方法和手段,采用场景化、叙事化、故事化展示,通过场景复原、幻影成像、互动体验、灯光营造等方式讲述历史故事,拉近观众的心理距离。让文物在展厅“动”起来,例如在视觉上采用堆积、重叠等丰满式陈列,在听觉上播放用各民族乐器共同演奏的歌曲,在触觉上为观众提供可供触摸的复原品等,丰富观众的参观体验。

  拓宽传播渠道。博物馆可以理解为一个传播系统,陈列展览是向社会公众传播的媒介之一。要运用大众媒体等多种渠道,将历史叙事置于富有创意的场景中,提升关注度。例如,电视节目《国家宝藏》用讲故事的方式,引导观众了解我国的珍贵文物,增强文化自信。当前,短视频深受网民喜爱,要合理运用新媒体,大力推进文物资源数字化传播;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建设智慧博物馆,实现文物信息资源开放共享;提升博物馆数字化、智能化程度,实施“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培育跨区域融合发展新业态,通过云展览、云教育、云直播,不断拓展民族博物馆文化服务辐射范围。

  (作者系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

(编辑:海宁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