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动能——基于内蒙古的调研
来源:中国民族报 丁琳琳 时保国 发布日期:2024-03-26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内蒙古自治区地广人稀,农牧业资源丰富,乡村特色产业种类多,第一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占比相对较高。近年来,内蒙古部分农牧业县(旗)用于农业农村建设的财政资金约占全县各级各类财政总收入的三分之二。受益于财政支农力度的加大,部分地区林果、蔬菜、杂粮、油料、肉、蛋、中药材、设施农业、农文旅等乡村特色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三品一标”认证总数、“名特优新”农产品和区域公共品牌数量增多,处于起步阶段的乡村特色产业有扩大规模、延长产业链的需要,处于成长阶段的一些乡村特色产业应市场需求和自身发展需要,已经自发地向绿色、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当前,升级壮大乡村特色产业,要着力解决以下问题:一是补齐资源要素短缺短板,具体表现为存量一般农用地少,农业项目建设用地指标不足,本地劳动力不足,水资源紧缺,草原过度放牧,农业项目贷款融资难等。二是强化大型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仓储物流业等与种植业、养殖业协同发展。三是加强招商引资,完善产业园区供水、供电、供气、通信、道路等基础设施,有效解决土地、资金、技术工人、经营管理人才等方面资源短缺问题,吸引更多农业社会化服务企业、文旅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企业入驻。四是加强品牌赋能,重视打造乡土特色品牌,积极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注册区域公共品牌,争取各级著名商标认定,加强品牌管理、市场化组织化运营、形象维护,提升品牌影响力。

  激活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动能,促进农村产业兴旺,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途径。解决现阶段乡村特色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有助于增强乡村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富民增收。对此,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加大要素保障,实现可持续发展。实施优质高效增粮行动,持续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为扩大特色经济作物种植争取空间。耕地保护利用避免“一刀切”。推广可持续农业生产模式,应用密植滴灌、宽膜沟播等技术,实施绿色高产高效项目,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保护土壤,节约水资源。财政加大连续性支持力度,建立保种场,加强对地方特色种质资源的保护。依规盘活产业园区土地资源,提高亩效益,把有限的建设用地资源向优质、特色产业倾斜,推行新增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政府搭建平台,协调企业与高校、职业院校、人力资源丰裕地区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对接,为企业快速获得用工来源提供便利。举办专业农业技术培训班,鼓励乡村特色产业工人参与职业教育,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电子商务等市场营销管理技能、生产性服务业知识,使企业用工质量得到保障。倡导金融机构针对乡村特色产业特点开展商标权、专利权、文化创意产业版权等质押担保贷款及粮食质押贷款,汇聚、联接多层级多维度公共信用信息,为企业增加融资信用,助力涉农企业解决融资难、贵、少、缓等问题。

  改善营商环境,扩大有效投资。按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要求,产业园区调整规划分区,补齐园区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提高园区承载能力。产业园区应突出平台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发展承载作用,加强对入园企业的一站式服务保障。相关部门可推进“一站式”政务服务进一步向乡镇(街道)服务平台延伸,简化登记手续,科学规范流程,实施流程再造,优化项目审批机制,对重点企业、重要项目制定关键节点审批进度表,建立县领导包联制度,加强跟踪对接,提高企业项目手续办结、开工建设、投产升级等效率,增强企业入驻当地、留在当地发展的信心。

  强化产业配套,优化产业生态。完善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围绕本地优势突出、发展潜力大的乡村特色产业生态的构建,加大对亟需产业招商项目在资金补贴、税收优惠和用地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吸引精深加工、仓储、物流、包装、维修、法律、金融、计算机等生产性服务业项目投资入驻当地。强化产业配套,提高乡村特色产业生产销售的便利性,降低企业采购、生产、营销、管理等成本。加强部门间沟通,评估相应产业扶持政策的效果与问题,监督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确保财政资金使用的效果和效率。

  加强品牌运营,提高产业附加值。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公共品牌的运营和维护,持续扩大公共品牌的影响力,吸引当地农业经营主体使用公共品牌,并规范品牌的使用管理,防止冒用品牌、折损品牌信誉的现象,特别是要注重发挥行业协会在这方面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借助科技手段、项目研究等方式,挖掘土特产(包括文旅产品)价值,丰富品牌内涵,提升品牌价值,同时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升自有品牌知名度。

  (作者单位:丁琳琳,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时保国,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编辑:海宁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