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刚: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化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建设丨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
来源:中国民族报 陈刚 发布日期:2024-04-02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这一重大原创性论断,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理论指南和根本遵循。青海省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贯穿全省各项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奋力打造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青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

  一部青海史,就是一部青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青海区位重要,有“山宗水源路之冲”的称号,昆仑山脉横贯全境,黄河、长江、澜沧江发源于此,东接秦陇、西通西域、南交蜀藏、北护甘凉,自古就是各民族迁徙流动、繁衍融合的重要区域。这里积淀深厚,早在4万年以前就有人类活动,印证了西北与华北古人类的密切联系。昆仑文化反映了华夏民族早期的秩序伦理,对中华民族的凝聚和认同产生了深远影响。时空交织的坐标,彰显了青海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的重要地位。

  青海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距今6000年前,河湟地区出现了仰韶文化,既反映了原始农耕文明与中原仰韶文化一脉相承,又体现高原特色,点燃了青海文明的曙光。在此基础上发展形成的马家窑文化和宗日文化(距今5500-4000年),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彩陶艺术,其中“舞蹈纹彩陶盆”堪称国之瑰宝,体现了青海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显著特征。喇家遗址是距今4200-3800年的齐家文化遗址,出现了大规模的聚落、高规格的祭坛、环壕和广场。柳湾遗址出土近2万件具有精美造型、神奇纹饰的彩陶,揭示了青海地区史前社会复杂化、文明化的进程。震撼考古界的都兰夏尔雅玛可布遗址,发现西北地区先秦时期墓葬数量最多的墓葬群,勾勒出夏商时期恢弘的历史画卷,展示了诺木洪文化吸收农耕文化,形成亦农亦牧文化体系的特质。青海的一个个考古发现,一件件历史文物,有力证实了中华文明绵延不断、发展至今的历史进程,构成了完整的、不间断的历史文化链条,反映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奠定了中华民族、中华文化认同的历史根基。

  青海是多元文化的交融地。历史上羌、月支、鲜卑、党项、回鹘、吐谷浑、吐蕃等数十个部族在这里活动,在漫长的生产生活、经贸交流和联姻通婚的进程中,相互交往交流,融为一体。唐朝文成公主、金城公主进藏,书写了汉藏一家亲的千古佳话。都兰热水墓群实证了北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辉煌历史,被列为2020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各民族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构成了青海多民族聚居的省情。

  青海是爱国精神的展现地。近代以来各族群众投身抗击外敌侵略、西藏和平解放的伟大斗争,彰显了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磅礴力量。新中国成立以来,青海各族群众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建设,海西州莫河驼场的驼工队伍,战风雪斗严寒,舍生忘死运粮援藏,为和平解放西藏、修筑青藏公路作出重要贡献。20世纪50年代,海北州牧民响应党的号召,仅用10天就搬离了祖祖辈辈生活的故土,以实际行动有力支持国防工业基地建设。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以“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的信念,推动国家三线建设,西宁钢厂投产为新中国成立20周年献上特殊礼物。2010年玉树地震后,当地群众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无私援助下,众志成城建设社会主义新玉树。青海各族群众相继创造了“两路”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玉树抗震救灾”精神等一系列中华民族伟大精神,铸就了民族团结进步的传承基因。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青海取得了丰硕成果

  “在青海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教诲,奋力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建立民族团结专项考核和动态管理机制,实现所有市(州)和93%的县(市、区)达到国家级示范标准,打造了民族团结进步的“青海样板”。

  做好宣传教育的工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下了牢固的思想基础。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创立马背宣讲队、双语专家团等特色宣讲队伍,深入田间地头、圈舍大棚,讲新时代发展巨变、谈家乡生活新貌,“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心愿。针对党员干部、学生、就业创业者等不同群体,实施分众化宣传,推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语言相通促进心灵相通、情感相通。青海有20多万各族群众在全国330个大中城市经营拉面产业,经过宣传教育,积极思发展谋幸福、追求美好生活。现在,各族群众和谐相处、亲如一家,像爱护眼睛、珍惜空气一样维护民族团结。

  做好凝聚人心的工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下了稳固的群众基础。把发展作为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深入实施“十四五”涉藏州县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项目,有序推进“十四五”对口援青、涉藏、民族团结进步等专项规划,集中建成一批事关民族地区长远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培育一批重点产业和特色经济,一大批农牧民吃上“生态饭”和“旅游饭”。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75%的财政支出用于民生,着力办好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养老、托幼、住房等民生实事,2023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9%。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过的长江源、班彦、果洛藏贡麻村,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基层干部讲,“如果没有中央特殊支持,农牧区再有一百年也摆脱不了贫困”。现在,农牧区家家户户挂着领袖像,农牧民群众的笑容质朴纯真,他们说:“虽然我们身在农区、牧区,但时刻能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关怀。”

  做好平安建设的工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下了坚实的社会基础。牢固树立底线思维,以“十个一”为抓手,统筹推进平安青海建设。紧扣城市、农村、牧区不同特点,建立“三种类型、四个层级”的特色社会治理模式,市县乡三级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实现了群众诉求“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把领导干部下访接访、留言事项办理作为走近群众、化解社会矛盾的有效办法,切实帮助群众解决难题。围绕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的突出问题,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盗抢骗”等突出违法犯罪,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连续10年实现稳步提升。现在,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镌刻在万家灯火之中。

  推动青海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走在前列

  进入新时代,青海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探索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走在前、作示范,奋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

  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上作示范。发挥青海文化多元、文脉绵长的优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青海力量。提升“山宗水源”“大美青海”等中华文化符号知名度,持续挖掘昆仑文化、格萨尔史诗、热贡艺术、唐蕃古道等文化价值;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挖掘红军长征过程中的青海故事,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利用红色资源,广泛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办好文物展览,让中华文化通过实物实景直抵人心、焕发新的活力。

  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上作示范。深入落实推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项计划”,启动实施“三交”十项行动。做优拉面产业品牌,探索其他跨区域“三交”路径,支持各族群众赴省外务工经商、就学就业、安居生活,为省外群众到青海旅游考察、投资兴业、工作生活等提供便利。以“社区石榴籽家园”为抓手,着力构建互嵌式社区,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以“十个一”为总抓手,深化平安青海建设,把经过长期实践检验、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举措,适时转化为民族工作政策法规。

  在推动我国宗教中国化上作示范。发挥青海本土各大宗教爱国爱教、护国利民的优良传统,挖掘各大宗教在中国化实践中积淀的思想文化资源,持续开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宗教人士与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宗教,深入挖掘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自觉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保证。青海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穿民族工作各领域、融入民族工作全过程,加强民族地区基层组织和政权建设,团结带领各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推进青海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走在前列,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青海大地绚丽绽放。

  (作者系青海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 收藏!党史学习教育系列评论合集
  • 中国民族报“十二评”合集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