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与夷狄同”  隋唐时期,在“天下一家”格局和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华民族走向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一现实变化,促使人们在更开阔的视野下思考民族问题、分析民族关系,其中一项重要突破就是明确提出“中华”与“夷狄”同源的观点。唐代名相、史学家杜佑撰写的典章制度史《通典》,是这方面的代表性著作。2023-07-26
  • 做好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和阐释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察时强调,“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离不开考古学。要实施好‘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做好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和阐释”。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只有立足当下,面...2023-07-25
  • 从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  作为古代中国的延续和发展的现代中国,正在为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未来中国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文明具有...2023-07-22
  • 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高屋建瓴地概括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其中排在首位的是“突出的连续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2023-07-22
  • 生死相依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以东约40公里处,火焰山脚下,高昌古城以北,有一处方圆10平方公里的古代墓葬群——阿斯塔那古墓群。这是魏晋至隋唐时期(3—8世纪)高昌地区重要的公共墓地。高昌,因“地势高敞,人庶昌盛”而得名,为丝绸之路北道的要冲,是南来北往的重要交通枢纽、中原政权与北方各民族政权进入西域的必...2023-07-20
  • 译书活动与文化认同  辽宋夏金元时期,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空前活跃的时期,契丹、女真、党项、蒙古等民族文字的创造正是这一时期文化交流的产物。文字的创造极大推进了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随之开展的译书活动又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深入。2023-07-19
  • 最前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下一页 最后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