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搜索
首 页
新闻
民族工作
观点
理论
文化
宗教
专题
视频
资料库
中国民族报电子报
道中华
繁体
首页
>
首页
>
理论/文史
>
文史
“试问夷州新苜蓿,可胜潭首旧芜菁”
莫友芝(1811年—1871年),晚清著名诗人、学者,布依族,宋诗派代表人物之一,《清史稿·文苑传》称其为“西南大师”,曾国藩称其为“西南巨儒”。1823年,12岁的莫友芝随父从贵州独山迁居遵义,1859年离开遵义赴京会试,随后入胡林翼、曾国藩幕府,受曾国藩、李鸿章等人之托搜书著述,在南京去世后,归葬遵义青田。...
2024-05-14
西林岑氏家族建筑群:融汇各民族营造艺术之美
西林岑氏家族建筑群位于广西西林县那劳镇那劳村,为明代弘治年间上林(今西林)长官司岑密始建,经其后裔增建而成。岑氏家族英杰辈出,走出云贵总督岑毓英、代理云贵总督岑毓宝、两广总督岑春煊“一门三总督”。岑氏家族建筑群是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产物,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
2024-05-14
“民夷杂居,如错棋然”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发兵岭南,“以谪徙民五十万戍五岭,与越杂处”,由此开启了中原地区向岭南人口迁徙的浪潮。在历史发展中,越来越多的民族迁居广西,至元明清时期,广西基本奠定了汉、壮、瑶、苗、侗、仫佬等多民族交错居住的格局。
2024-05-01
古代西域驿站:各民族“三交”的重要历史舞台
在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巩固和发展的历程中,人际关系是维系多民族社会秩序的重要纽带,通过听其言、闻其声、观其行进行信息传递与情感交流的人际传播行为是必不可少的。在以组织传播为初期基本传播样态的古代西域驿站中,随着其社会功能的丰富和完善,人际传播的空间被开辟出来并不断扩大,促成了不同语言、不...
2024-05-01
广西各民族传统服饰中的交融之美
服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自古以来,广西各民族同顶一片天、同耕一峒田、同饮一江水、同建一家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这种文化生态有力地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服饰成为各民族互学互鉴、共同发展的见证。
2024-04-24
莎车王父子:建功怀德的忠武之臣
莎车国是汉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位于塔里木盆地西缘,今新疆莎车县、叶城县一带。这里是丝绸之路重镇、古代东西方陆路交通枢纽,叶尔羌河流经这里,河渠纵横,水草充足,宜牧宜农,是一片富庶之地。
2024-04-24
最前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下一页
最后
专题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中央统战部
新华网
人民网
光明网
中国网
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