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搜索
首 页
新闻
民族工作
地方
观点
理论
文化
宗教
专题
视频
资料库
中国民族报电子报
道中华
繁体
首页
>
首页
>
理论/文史
>
文史
唐代考古实物证实新疆自古与伟大祖国紧密相连
考古实物和文化遗存作为新疆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展现新疆这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历史发展、民族融合以及与中原地区交流的生动见证,是阐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实物资料,多维度证实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重要成员,“大一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
2022-09-07
蒙古族卫拉特部在清代的内迁与交融
2020年,现藏于内蒙古大学图书馆的清抄本托忒文《西游记》(孤本)入选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该书是迄今为止在卫拉特聚居地所发现的唯一一部四大名著的蒙古文珍贵版本,对研究四大名著在新疆地区传播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2022-08-30
积极推进少数民族古籍文献数字化建设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也是多语言、多文种的国家,各民族都对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用不同的文字,生动而真实地记录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学术价值。少数民族古籍文献数字化建设是推进少数民族古籍工作现代化、信息化的需要...
2022-08-30
全党全民族都要敬仰我们自己的文化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归根结底是文化自信。前不久在四川眉山三苏祠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说: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悠久文明历史的深厚底蕴;我们是在这块土地上的文明培育出来的,全党全民族都要敬仰...
2022-08-29
秦汉小学字书的历史沿革与文化精神
中国历史上有悠久的识字教育与“书同文”的传统,先秦两汉的小学字书正是这一传统的产物。小学本为初等教育之称,因其以识字与“六书”为主要教学内容,故汉人亦称文字学为小学。历史上最早的字书当为西周中晚期的《史籀篇》,相传为周宣王时太史所作,以大篆书写,为四言韵语,共十五篇。黄德宽、陈秉新先生指出,周秦...
2022-08-29
文献所见五代时期南北交往交流交融
自后梁代唐,迄北汉覆亡,纵贯五代十国,崛起于北方草原的辽与中原及南方的五代诸政权交往交流乃至碰撞的记录不绝于史。公元907年,朱温称帝建立后梁之后,便遣使告辽,辽太祖随即遣使与梁修好。后梁以降,唐、晋、汉、周以及相继兴起的十国,陆续与辽遣使互聘。辽朝多赠以牲畜羊马,五代各政权则回馈时令水果或草原所...
2022-08-17
最前
上一页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最后
专题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中央统战部
中国网
央视网
新华网
人民网
光明网
中国佛教协会
中国道教协会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
中国天主教
中国基督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