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好新时代“草原英雄小姐妹”故事我国历史上有很多少年英雄的故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中也涌现了大批少年英雄,发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草原英雄小姐妹”的事迹就是其中之一。深入挖掘研究这一事迹的发生背景、深刻内涵与时代价值,对于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2024-12-17
  • 开拓“三交”史研究新视野11月29日至12月1日,“新史料、新观点、新理论:元明清史与中华民族历史观学术研讨会”与“首届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青年学者论坛”在北京举办。这两场平行学术活动由《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编纂工作办公室、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通史室协办。活动旨在...2024-12-10
  • 柳州鱼峰歌圩:千年歌场,“三交”舞台  柳州鱼峰歌圩,是中华文化瑰宝。它承载着千年历史沉淀,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生动缩影。岁月流转,鱼峰歌圩已从最初的民间自发集会,发展成为集文化传承、艺术展示、情感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平台。它见证了柳州乃至广西地区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也记录着各民族的欢声笑语与深情厚...2024-11-14
  • “五个共同”的甘肃篇章  甘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因特殊的地理区位,甘肃成为各民族重要的交往交流交融区、多元文化的交流汇聚区,成为历代中央王朝稳定西北、经略周边、稳固边疆的战略要地,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24-11-13
  • 讲好六尺巷故事  今年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省桐城市六尺巷考察时强调,六尺巷承载着中国古人的历史智慧,要弘扬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互礼让、以和为贵,解决好民生问题,化解好社会矛盾,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2024-11-12
  • 云南米线:特色小吃中的“大文化”  云南米线,是著名的地方小吃。作家汪曾祺曾在《米线与饵块》一文中写到:“未到昆明之前,我没有吃过米线和饵块。离开昆明以后,也几乎没有再吃过米线和饵块。我在昆明住过将近七年,吃过的米线、饵块可谓多矣。每个星期都得吃个两三回。”在这篇散文中,汪曾祺介绍了云南的小锅米线、爨肉米线、羊血米线、干烧米线、过...2024-11-07
  • 最前 上一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最后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