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家营洞穴遗址治理国庆前完工 规模仅次于古崖居
来源: 记者 赵婷婷 通讯员 时丽霞 发布日期:2019-09-05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原标题:姚家营洞穴遗址治理国庆前完工

  本报讯(记者 赵婷婷 通讯员 时丽霞)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延庆区文物局获悉,近期,延庆区文物部门对位于张山营镇姚家营村北山上,规模仅次于古崖居的洞穴遗址开展了抢险保护,工程预计将于国庆节前完成。

  姚家营洞穴遗址位于姚家营村北2.5公里的“洞沟”内,海拔754米,四面环山,与素有“千古之谜”之称的古崖居是同类性质的古遗址。据推测,这里也是古代人类遗留下来的“家”,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整个遗址区域面积约300平方米,共有20余处洞室,分布在东山坡崖壁上,崖下有一条河沟,据当地群众介绍,早些年这沟里曾有山泉水流淌而过,现在已经干涸。

  洞窟既有二居室和三居室,也有二层至五层的复式洞穴,各个洞穴左右相连,上下相通,洞内遍布石炕、石灶、灯台、烟道等生活遗迹。遗址的具体开凿年代无考,文物部门曾于1997年对部分洞室进行过测绘和局部发掘,发现了一些陶、瓷遗物碎片。在遗址中部一处洞穴的上方发现刻有佛像一尊,结跏趺坐,细部已模糊不清,刻有背光,是延庆同类遗址中唯一的宗教遗存,具有非常重要的考古价值。

  经勘察,这处遗址的居室类型和内部结构虽然复杂,但因早年坍塌淤堵造成排水不畅,再加上日久风化,为遗址带来了致命威胁,部分居室内侧已经形成通缝,随时都有坍塌的危险。目前正在开展的危岩体治理就是为了解决遗址坍塌风险而实施的抢险加固工程。

  据了解,延庆地区崖居文化丰富,目前已知的洞穴遗址共有7处,全部位于张山营镇的海陀山麓,或隐于密林山崖之上,或藏于山谷沟壑之中,规模不一但风格相近,历史谜团悬而未解,充满了神秘气息。

  目前,只有古崖居遗址经过不断抢险加固和环境治理正式对外开放,其他6处遗址均处于自然保护状态。姚家营洞穴遗址规模仅次于古崖居,选址特点与建筑工艺和古崖居极为相似。作为延庆区重要的人文遗产,文物部门一直没有放弃对这些遗址的保护研究,并希望在不远的将来,能够追寻到这些“旧居”主人的蛛丝马迹,破解这许许多多的历史之谜。

  洞穴遗址保护根本在于危岩体治理

  专家介绍,洞穴遗址的保护与传统的古建修缮不同,根本在于对危岩体的治理,通过锚杆加固的方法对风险岩体进行加固,消除脱落隐患。在正式开工前,设计人员首先对整个遗址进行了详细的踏勘和数据分析,共在岩体上设置了150余个加固点,锚杆为精轧螺纹钢筋,最长的杆体约9米,注浆材料采用纯水泥浆,锚具安装好后再进行防腐做旧和纹理塑形处理。

  对于现存的裂隙,采用偏高岭土复合材料进行灌浆处理。这种复合材料具有无析盐危害的特点,不会因为返碱而对遗址本体产生不利影响。整个遗址根据病害的不同情况被划分成五个区域,除了上述的锚杆加固、裂隙灌浆外,对于有局部坠落风险的山体北部最上侧区域,还加装了主动防护网,并进行了过塑处理,以保证其与遗址色调的统一。

  专家介绍,姚家营洞穴遗址位于崖壁之上,施工难度非常大,需要搭设总高度48米、宽度130米的脚手架。为保证脚手架的稳定,防止侧向倾倒,施工队采取了与山体拉接的措施,光是搭设工作就耗时一个多月才完成,这也是延庆区文物保护工程中高度最高、用时最长的脚手架。

  据介绍,为了确保在加固完成后及时掌握岩体变形数据,工作人员将在这片山体上设置11个监测点,利用网络回传监测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实时了解山体的稳定情况。

《北京青年报》(2019年09月03日 A06版)

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zjnews@vip.163.com

(编辑:石建杭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纪念中韩建交30周年,巩固加深“黄金纽带”友好关系
  • 宗教中国化进程中的代表人物
  •  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宗教领袖对话”分论坛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