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缅甸文化的“活化石”
来源: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驻仰光记者 鹿铖 发布日期:2019-12-02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作为一个佛教国家,缅甸寺庙及僧侣在国内享有极高的声望。今年10月30日,本年度的袈裟布施仪式在缅甸首都内比都举行,国务资政昂山素季、总统吴温敏、第一副总统吴敏瑞、第二副总统亨利班提育、国防军副总司令吴梭温、联邦议会民族院议长吴曼温凯丹、联邦大法官吴吞吞乌等政府、军队、议会高层人士均携家属出席布施活动,昂山素季、吴温敏等最高领导人向僧侣跪赠物品,并虔诚地招待其就餐。

寺庙:缅甸文化的“活化石”

蒲甘阿南达寺庙 鹿铖摄/光明图片

  佛教最早于公元前3世纪印度阿育王时代传入缅甸南部萨尔温江口附近的直通地区,当时首先传入缅甸的是大乘佛教。5世纪中叶,上座部小乘佛教经斯里兰卡开始传入直通地区,逐步取代了当时流行的婆罗门教,并得到统治阶级的支持而广泛流传。公元9世纪的蒲甘王朝时期,上座部小乘佛教就在缅甸历史上第一位皇帝阿律义陀在位期间被确立为国教。自此宗教改革后,小乘佛教逐步替代大乘佛教而为人民所宗奉,巴利文渐渐取代梵文成为经书之正式文字,缅文也在此基础上产生并发展。

  寺庙是缅甸文化的“活化石”,研究缅甸文化离不开缅甸寺庙。包括最古老的“贝叶”经文的完整真品在内,缅甸很多历史书籍、传统医药学典章甚至文物珍品都在寺庙中保存,缅甸传统建筑艺术特色在寺庙建筑上集中凸显,缅甸民族“知足、不争”的传统美德也是借由寺庙得以传扬。

  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缅甸传统文化认为,最正统的缅语就是寺庙中的缅语。时至今日,仍有不少缅甸民众秉持着这样的观念:只有在寺庙受过教育的学生方能写出最正统的极圆形缅语文字;必须经常出入寺庙、接触僧人师父,方能讲出最正统的缅语;甚至一个人的缅语水平需以与僧侣沟通作为标准,即能与僧侣沟通得当、听懂僧侣语言者,方能被认定缅语达到较高水平。

  1824年至1885年,英国先后发动三次英缅战争,最终于1885年攻占了缅甸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贡榜王朝的都城曼德勒。1886年,全缅沦陷,缅甸被英国殖民当局划分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为了建立殖民统治的法律和秩序,英国殖民当局视寺庙文化为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潜在因素,对缅甸传统的宗教和文化进行打击和摧毁,无视缅甸“脱鞋”的习俗,恣意穿着鞋子进入佛寺,侮辱缅甸人民的宗教感情,破坏缅甸的佛教寺院甚至毁坏塔寺。此外,为削弱、分化僧侣阶层,英国殖民当局废除了对僧侣的优待政策,剥夺僧侣的司法权、教育权,打击和限制寺庙教育的传统垄断地位,同时在全缅兴扬基督教。

  英殖民当局的统治与佛教僧侣的严重对立,更引起缅甸民众高昂的反抗情绪。在此背景下,基督教不仅没有能够在缅族地区顺利传播,不屈服的缅甸知识分子更是把自由、平等的现代观念与缅甸传统的佛教思想结合起来,提出缅甸人在社会和教育方面应该享有和英国人一样的平等权利,唤起了缅甸人民的民族主义意识,并带领缅甸走向民族解放。1906年,缅甸第一个全国性的知识分子组织“佛教青年会”在仰光成立,并开办了图书馆,出版自己的刊物。1911年7月,“佛教青年会”成员吴巴佩创办并出版了缅甸全国第一张缅文报纸《太阳报》,首次提出了缅甸民族在社会、经济等方面的诉求。1920年,佛教青年会改名为缅甸人民团体总会,以保护民族权利、反对殖民压迫为宗旨,成为以佛教为旗帜的政治性爱国组织。

  1947年缅甸独立后,缅甸政府和军方都大力支持上座部佛教在缅发展,于1947年宪法中列入了“国家承认佛教作为大多数联邦国民之信仰”的表述,并成立了联邦政府宗教事务与文化部,管理全国佛教事务。1950年,缅甸联邦议会通过了《佛教组织法》《巴利语大学与达摩师法》《巴利语教育法》等法令。1961年8月,缅甸通过《第三次宪法修正案》,正式定佛教为国教。

  在当代缅甸,寺庙依然是缅甸社会治理的重要一环。在缅甸乡村尤其是偏远山区,寺庙是当地民众解决纠纷的重要场所,是民众一致认可的“民间法院”。对于民众间的一般矛盾,找到了寺庙便找到了解决途径。遇到重大纠纷,通常情况下只要僧侣出面调解,问题大多能圆满安定地解决。时至今日,在许多缅甸乡村,寺庙还扮演着“警察局”“派出所”的角色,当地若出现地痞流氓寻衅滋事等不法行为,赴寺庙告诉僧侣即近乎“报警”。通常情况下,僧侣出面,上述问题多会迎刃而解。缅甸僧侣除了拥有宗教上的地位,在社会上也享有极高的威望,不但是民众的“老师”,还是“村长”“法官”,很多时候比官员还具备威信,这也是宵小之徒惧怕僧侣的原因。在缅甸,寺庙中的住持僧侣需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及组织协调能力,除精通宗教理论、经书外,还需博学多才、见多识广,以便能够相对公正地处理有关社会事务,引导民众向善。

  缅甸地处热带、亚热带,每年饱受水患和蚊虫、疫病困扰,每逢发生疫情或水火灾情等紧急事件,寺庙中的僧侣通常会自发地出来管理社会秩序,协助政府稳定民众情绪,支援救援团队,救死扶伤。在救援现场,时常会看到僧侣手持藤条,协助交警维持交通秩序,或是协助消防队员救火、救人、搬运东西。早年间,寺庙还承担着医院的功能。寺庙中流传着缅医、缅药的药方,许多传统观念较重、对西医排斥的缅甸民众,在遭遇中风、生疮、跌打、咳嗽、骨折等病情时都会前往寺庙寻求救治。当前缅甸联邦政府颁布了相关法律法规,成立了正规的“传统缅医大学”,对医生持医师资格证的问题进行了严格规定,赴寺庙治病的现象已大为减少,但寺庙作为重要的收容中心、疗养中心,每逢灾期仍然会收容一定数量的传染病患者,以弥补正规医院数量的不足。

  (光明日报仰光11月30日电)

  《光明日报》( 2019年12月01日 08版)

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zjnews@vip.163.com

(编辑:石建杭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纪念中韩建交30周年,巩固加深“黄金纽带”友好关系
  • 宗教中国化进程中的代表人物
  •  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宗教领袖对话”分论坛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