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非遗产业更好为群众谋实惠
来源:西藏日报 记者 刘金鹏 胡荣国 扎巴旺青 陈志强 朱杉 周婷婷 发布日期:2020-07-23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类乌齐县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非遗文化更是底蕴深厚。既有石经雕刻、银器打造,又有唐卡绘制和舞蹈传承,其中,齐吾岗派唐卡自治区级传承人扎巴旦增在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同时,充分发挥产业带动脱贫的作用,探索出了一条非遗产业的惠民之路。

  1984年,扎巴旦增出生在一个民族手工艺世家。受家庭熏陶,扎巴旦增11岁时便跟随父亲顿加学习唐卡绘画、泥塑、雕刻等技艺;14岁起,扎巴旦增先后在昌都、青海等地拜师求学。

  经过多年钻研学习,到2010年,扎巴旦增已成为类乌齐远近闻名的齐吾岗派唐卡艺人。

  2015年扎巴旦增的作品《释迦牟尼佛唐卡》荣获第二届中国唐卡艺术节精品展金奖,2018年的作品《长寿五尊》荣获第四届中国国际唐卡艺术节精品展银奖……

  在自己的作品和技艺不断被肯定的过程中,扎巴旦增又有了新想法。

  2011年,扎巴旦增创建雪域民族工艺中心。

  该中心成立之初,扎巴旦增一方面想培养齐吾岗派唐卡传承人,一方面计划着能让来学习的年轻人有一技之长,靠自己的双手实现增收致富。

  扎巴旦增回忆说:“那时加工中心有15名学徒,中心每月都要支付1000至2000元不等工资,还要负责学徒的衣食住行,压力特别大。”

  群众有困难,政府来帮忙。得知雪域民族工艺中心遇到的困难后,类乌齐县政府为其提供了40万元的扶持资金,这对扎巴旦增来说可谓是及时雨。

  类乌齐县相关部门还为该中心介绍项目,经过努力,雪域民族工艺中心逐步打开了市场。

  随着生意越来越好, 2014年,扎巴旦增在雪域民族工艺中心的基础上成立了扎旦民族文化手工艺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并入驻类乌齐生态产业园区。

  从雪域民族工艺中心的创建到扎旦民族文化手工艺工贸有限责任公司的成立,扎巴旦增先后免费招收当地200余名爱好绘画的贫困家庭青年为徒,并优先招聘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群众,让他们在学习技艺后稳定就业。

  目前,扎旦民族手工艺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有员工40余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群众5人,扎西郎加就是其中之一。

  23岁的扎西郎加在扎巴旦增的公司上班四年多了。四年间,扎西郎加凭借所学手艺获得收益,改善了家庭条件,家里也买了货车。

  2011年至2019年期间,扎巴旦增共培养了30多名靠双手致富的手工艺人,他创办的企业免费招收并培训800余人次,吸纳了建档立卡贫困户60户83人就业。

  提起自己的成绩,扎巴旦增说:“自己所做的一切并不算什么,今后将继续尽己所能帮助他人。”

《西藏日报》(2020年7月22日 1版)

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zjnews@vip.163.com

(编辑:石建杭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纪念中韩建交30周年,巩固加深“黄金纽带”友好关系
  • 宗教中国化进程中的代表人物
  •  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宗教领袖对话”分论坛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