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变“渔村” 增收添新途
来源:新华网 于涛、路一凡 发布日期:2021-04-18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13日一大早,图尔贡·亚森和饲养员穿着水裤,拉着数十米长的渔网,在鱼塘两侧缓缓挪动。在渔网聚拢处,一条条肥硕的鱼上下翻腾,这预示着他们即将收获今年春天的“第一桶金”。

  图尔贡·亚森的家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托甫汗镇阿亚克其村,这里面朝大河、背靠天山,富含丰富的水资源。图尔贡·亚森是左邻右舍公认的养鱼能手,全村数他的鱼塘里鱼苗长势好、收益高。

  从山村里的农民变身“渔民”,这种改变让图尔贡·亚森感慨不已。

  曾经的阿亚克其村是一个与外界隔绝的“孤岛”。村党支部书记王波说,因为当地经济发展落后,过去交通非常不方便,当地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打鱼也大多只能满足自家生活,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的。2012年村口建起大桥,村民们与外界实现了无障碍通行。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后,扶贫干部把发展养鱼产业作为村里脱贫增收的主导产业,连续几年改扩建村里的鱼塘,并把一些河滩、荒地改造为新鱼塘。目前,村里有大小鱼塘100多个。

  正是靠养鱼产业,全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了脱贫。现在,村里养殖的鱼类品种包括草鱼、鲢鱼、鲫鱼等多个品种,由于这里的鱼肉质鲜美,除供应本地市场外,还远销500公里外的喀什、和田等地区。

  图尔贡·亚森过去就是贫困户,他说,当年因为家人生病,还曾背负数万元的债务,“家里穷得连一只鸡都没有。”后来,在扶贫干部的帮助下,图尔贡·亚森办理了惠农贷款,承包了3亩鱼塘,生活由此发生了根本性转变。2020年,去除给饲养员发放工资外,他家收入达4万多元。现在他已还上了所有外债,实现了脱贫摘帽。

  王波说,现在村里30多户承包了鱼塘,占全村户数的十分之一,他们像图尔贡·亚森一样靠养鱼实现了增收。不仅如此,其他农户从事饲养员工作,在村里鱼塘就业,也有了稳定收入。村里的饲养员吐尔地·买合木提说,一名饲养员每月工资3500元左右,比种地收入高得多。

  经过一上午的劳作,17吨鲜鱼顺利装车。每年4月是捕捞期,看着连日来的丰收成果,图尔贡·亚森表示,得益于养殖经验的增加,今年的收益明显多于往年。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