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专家“会诊”乐山大佛
来源:新华网 记者童芳、余里 发布日期:2022-01-10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8日,由四川省文物局组织、多位全国知名专家参加的石窟保护座谈会在四川乐山市召开,为屡屡出现“脸花鼻黑”的乐山大佛石窟“会诊”,开出了“治水药方”。

  乐山大佛是世界现存最大的石刻坐佛,通高70多米,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巨大的佛像开凿在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的红色山岩体上,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美誉。然而就是这样的红砂岩山体,风化病害严重,有的岩体表面明显泥沙化,用手指轻轻一蹭便可能脱落。

  乐山大佛景区党工委书记左小林在座谈会上介绍,由于气候潮湿、雨水多、依存岩体性质等因素,长期以来乐山大佛的水害、生物病害、风化病害、修复层开裂剥落等问题突出,这些病害反映到游客眼里就是“脸花鼻黑”“流泪”“长草”“开裂”等,而这距离上一次大规模修缮完成还不到三年。

  来自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敦煌研究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们经过现场勘查后一致认为,乐山大佛存在多种病害,最主要“病根”在水患。据了解,自1914年以来,乐山大佛先后进行了7次较大规模的表面修复,但都没有系统性地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水的问题、内部裂隙在哪儿、防风化(凝结水数据)、用什么材料修复更好、是否建大佛阁遮起来、游客承载量极限等,都需要系统规划、分步落实,这是一个整体性工作,需要专业科研团队长期研究。”詹长法说。

  四川省文物局局长王毅表示,将针对系列问题“照方抓药”,以新成立的四川石窟寺保护研究院、乐山大佛石窟研究院为依托,与国内外科研机构深入合作,对乐山大佛开展系统化整体性保护、跨领域多学科研究,加强机构队伍建设,实施一批保护利用项目。(完)

(新华网)

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zjnews_mzb@163.com

(编辑:石建杭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纪念中韩建交30周年,巩固加深“黄金纽带”友好关系
  • 宗教中国化进程中的代表人物
  •  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宗教领袖对话”分论坛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