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描绘的泉州世遗景致
来源:人民网 吴拏云 发布日期:2022-02-20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石湖雄踞海东头”“谁是千年不老人”“千尺晴虹挂水湄”“马舆安行商旅通”“潮落潮生皆逆旅”……

  2021年,“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6项世界遗产,世遗泉州成为网络流量密码,年轻人对于泉州文化与旅游的关注度与日俱增。不过,泉州的许多文化遗产点何止是在今日才拥有关注度的,早在千百年前,它们就已经是古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了。这不,在众多古代名人的诗词中,那些景与物、人与事,依旧鲜活如初……

  带动石湖“宣传”的沈有容

六胜塔是一座仿木楼阁式石塔。吴拏云摄

  在泉州的22处世界文化遗产点中,有石湖码头、六胜塔和万寿塔。石湖码头位于泉州城东南17公里的石湖半岛西岸,是一处利用天然礁石建造的码头。六胜塔(俗称石湖塔)位于石湖村,与石湖码头近在咫尺。万寿塔(又称关锁塔、姑嫂塔)位于宝盖山山顶,是一座仿木楼阁式石塔,与石湖码头、六胜塔相距不远。此三者都是远近闻名的历史文化景点,古人外出踏青时往往三地都去,正好是一日之旅。

石湖港是天然的避风良港。吴拏云摄

  石湖半岛三面临海,其西侧为一半月形海湾,形成天然的避风良港。半岛突兀于泉州湾中部,正当晋江和洛阳江交汇出海口,对内可直通双江,对外扼守泉州湾主航道。由于在地理形势上扼守海上入泉的咽喉要道,为海防要冲之地,所以五代时,刺史留从效便于“重加版筑”泉州罗城和州治衙城时,在石湖修筑寨城,城墙周长四百丈(约1200米)。北宋熙宁初,又建石湖防海巡检寨,为晋江、南安、惠安、同安“四县陆路总要地”。

  说到石湖,不能不提明代将领沈有容。明万历年间石湖曾置巡检司,后来泉州知府程达采纳了浯屿水寨把总沈有容的建议,将浯屿水寨徙至石湖。沈有容对石湖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址和官署建设,使之屹然而成泉州府郡的海上重镇。沈有容所建的石湖寨(初建时仍称浯屿水寨),上控惠安崇武港,下辖金门料罗湾,既扼泉漳之咽喉,又可警卫台湾、澎湖诸岛屿。在进行紧张的海防军备之时,沈有容依然懂得“搞宣传”,扩大石湖寨的声势。他先后邀请各地乡贤名士詹仰庇、何乔远、林云程、庄应曙、陈建勋等人造访石湖寨,结果这批人在饱览石湖山水之后,果然不负众望地为石湖写下了诸多传世诗赋。其中,林云程《赠沈士弘将军移镇石湖》一诗曰:“海峤新开名将府,石湖雄踞海东头。峰峦嵂崒云中出,岛屿参差水上浮。帷幄筹兵夸霍卫,屯营结阵列貔貅。风波不动平如掌,好赋诗篇饮戍楼。”石湖一带山峰高耸险峻,岛屿错落散布的景色仿佛就在眼前。庄应曙《赠宁海沈先生移镇石湖》称:“雄镇新开俯大江,边头坐啸碧油幢。舳舻虎视奇兵出,剑戟鹰扬杂虏降。名拟云台堪第一,功标铜柱可无双。天朝推毂悬知近,待我重来醉玉缸。”主要描绘的是石湖海防军备情况。

  陈建勋《同沈将军登石湖塔》曰:“海上擎天标一柱,攀跻直出碧云端。茫茫众水浑无际,渺渺孤帆过急湍。倚岸楼船刁斗静,披襟山寺酒杯宽。归来忽起濛烟霭,咫尺浮图不可看。”题中的“石湖塔”指的正是六胜塔,而从“披襟山寺”一语中可以看出,当时石湖的山上还建有寺庙,只不过是哪座寺则难以考究。

  詹仰庇是与何乔远一道受邀去的石湖,同时也去欣赏了六胜塔(即石湖塔)风光。詹仰庇《九日登石湖塔,沈宁海将军载酒见饷,即席赋赠》一诗曰:“闻道将军意气多,诗书况复事干戈。凌烟素志先辽水,誓日丹心靖海波。谈笑风前闲叔子,指挥阃外重廉颇。清秋高塔烦开宴,杯酒殷勤问薜萝。”当时,沈有容热忱地款待了他们,还带他们参观了寨垒、艨舰,详细解说如何在海上抵御倭船。詹仰庇在诗中对沈有容的军事指挥颇多赞赏。何乔远的《九日从詹司寇泛海访沈阃帅,同登石湖塔》写道:“晓霁轻烟失石尤,危帆柔橹送阳侯。浮图自插天南尽,极岛遥明海北秋。应节层梯堪试健,凭高绝顶正空眸。将军别有军中乐,不止清歌水调头。”从诗中不难看出,当时六胜塔内即有层层节梯通往塔顶。站在塔上极目远眺,美景淌入眼眸,真是心旷神怡。既然来到石湖了,不可能不去宝盖山走走嘛,詹仰庇后又与何乔远同游宝盖山。詹仰庇为此写道:“宝盖峰孤控海东,西来金马远争雄。手摩霄汉千山尽,眼入沧溟百岛通。虎豹风生幽涧底,鱼龙云起大波中。天涯恍有神仙气,一啸冷然若御空。”宝盖山、万寿塔的秀丽景色便似那画轴般铺呈于眼前。

  宝盖山、万寿塔在古人诗句中往往有着雄浑的气势,如明代“布衣诗人”黄克晦诗曰:“乱嶂江边出,大孤山最孤。鲛宫依断石,僧路入平湖。急雪飘难聚,飞禽过自呼。青天憎独立,谁复插浮图。”诗中“大孤山”即宝盖山,“浮图”即指万寿塔。名宦苏濬《咏姑嫂塔》则道:“古刹倚嶒霄,乘风独听潮。千杯迎海市,万里借扶摇。琼树当空出,飞帆带月遥。二妃环佩冷,秋色正萧萧。”朱梧《登姑嫂塔》诗称:“千寻碧玉削芙蓉,碍日含风四五重。海入扶桑惊浪涌,山回葱岭翠微浓。擎天八柱空驱石,绝世三维见此峰。薄暮茫茫秋雨急,愁云何处隐飞龙?”各自写出他们眼里的山、塔奇观。

兼任“导游”的名儒何乔远

老君岩石像雕工精细,形态生动。吴拏云摄

  泉州清源山上的老君岩造像凿刻于宋元时期,系利用一块露出地面的天然花岗岩石雕琢而成,亦是泉州22处世界文化遗产点之一。老君即太上老君,李耳,号聃,又号老子,是春秋末期卓越的思想家、道家创始人,其代表作《道德经》是影响深远的中国古代思想著作之一。石造像高5.63米,宽8.01米,厚6.85米。坐北朝南,背屏青山,巍然端坐,一派安详自得的样子。再看细节,石像左手按膝,右手凭几,两眼平视,双耳垂肩,表情自然。整座石像雕工精细,形态生动,须眉分明,额纹、衣褶清晰,头、额、眼、髭、须雕刻夸张而不失其意,庄重中显活泼,简约中蕴匠心,极具神韵,更显道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大道至简”的庄严意境。我国所保存的古代老君石刻造像,大多是头戴冕冠、身着冕服、庄严肃穆的帝王形象,或头上挽发、身着道袍的道人形象,像老君岩造像这样慈祥欢乐、长寿老人的形象,极为罕见。明代官至翰林检讨的郑之铉有诗云:“散吏莫相识,如今隐翠屏。老来传道德,坐去失丹青。风雨留余几,眉须度此亭。试看春色晚,紫气为谁停?”算是将“老君”的身份说得明明白白了。黄克晦题老君岩诗曰:“壑舟无力谷神光,石像千年草树傍。匪虎不曾悲旷野,犹龙何事蜕高岗?雨深夜袴生秋藓,月晓髯眉带石霜。谁谓西戎终不返?山中紫气袒何长!”其中的“雨深夜袴生秋藓,月晓髯眉带石霜”一句更是凸显了老君岩历经风吹雨淋的岁月积淀。詹仰庇的《清源山老君岩》诗曰:“元洞清虚物象新,瑶坛潇洒迥无尘。祗今万古三生石,谁是千年不老人?座外青山开玉障,松间紫气绕龙鳞。由来杯酒堪忘世,宠辱何须患有身。”把老君岩比喻为“千年不老人”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何乔远曾咏老君岩:“空山琢片石,道像宛秋毫。虚敞前楹大,苍茫列岫高。不垣临北郭,如掌望东皋。佳客催归兴,谁能意不劳。”这是明代史学家、文学家张燮来泉时,何乔远带他上清源山欣赏老君岩造像,最后快下山时还恋恋不舍。何乔远本身是文学家、方志学家,对泉州掌故再熟悉不过,而且只要有文友来泉州,他都竭尽所能地向他们介绍泉州美景,真称得上是古代泉州的顶级“导游”。

九日山上现存宋代以来的石刻共78方。吴拏云摄

  提到山,南安九日山早已驰名中外。九日山祈风石刻是一组记载了宋代在泉州负责海外贸易管理的国家专员、地方官以及皇室成员等为海外贸易商舶举行祈风仪式的摩崖石刻,它与市舶司遗址、德济门遗址等共同体现了宋代市舶制度下国家力量对海洋贸易的倡导和管控。这些珍贵的石刻历史档案真实记录了宋代海洋贸易与季风密切关联的运行周期等历史信息,反映出海神信仰对贸易活动的精神促进。九日山上现存宋代以来的石刻共78方,其中涉及宋代航海祈风的石刻共计10方,分布于九日山东、西两峰的崖壁上,东峰2方,西峰8方,最早的为1174年,最晚的为1266年。古人讴歌九日山的诗赋极多,晚唐诗人张为的《题九日山诗》曰:“叠嶂横空向郡西,迥然高削众山低。树梢缺处见城廓,日影落时闻鼓鼙。风触薜萝鸿鹄语,谷生烟雾鹧鸪啼。游人步步出林去,碎月玲珑满石梯。”可见最迟在晚唐,山上已凿有人工石梯。南宋南安察院赵源有《九日山》诗云:“九日登临老奈何,强将幽恨寄悲歌。疲倚巾帽愁风动,病看饥肠厌酒多。东岭荒榛岁马鬣,西岩空榻锁蛛窝。独怜堂下千章木,跨历齐梁未改柯。”历经千年岁月的“无名木”是九日山古时“三十六奇”之一,赵源提到的“千章木”应该便是此树,惜此树今已无存。明初泉州知府胡器作有《游九日山》一诗:“郡中无事少从容,眺望闲登九日峰。云影半岩来紫帽,江流一道透黄龙。林中载酒惟瓢饮,石上题诗尽藓封。无计可辞轩冕系,归时犹听晚来钟。”诗中“紫帽”即指紫帽山,“黄龙”则指的是黄龙江,证明当时在九日山上既可远眺紫帽山,亦可俯瞰黄龙江,并无遮拦。而“石上题诗尽藓封”则证明九日山上的不少摩崖石刻,早在明初之前就已存在了。明代名宦丁一中《初春日九日山限韵一首》:“青阳淑气正熙微,九日山巅一振衣。岩谷千年余胜概,冠裳万里共春晖。秦君亭废名犹在,姜相祠荒世已非。欲觅辽东旧时鹤,御风仍向海天飞。”秦君亭、姜相祠是九日山中久负盛名的遗迹,隆庆元年(1567年)丁一中出任泉州府同知并游历九日山时却发现,这两处古之胜迹早已荒废,不禁心生愁绪。

  灵山在清源山东南方,山中有伊斯兰教圣墓,是泉州伊斯兰教的重要史迹,与清净寺共同见证了穆斯林商人及其族群在泉州的活动,反映了宋元泉州多元文化的交往与融合。圣墓也是泉州世界文化遗产点之一。墓地坐北面南,依山而筑,主体布局由一圏半月形的回廊环抱两座石墓。回廊下及挡墙壁中存有7方历代碑刻,其中一方记载了1322年泉州穆斯林集体重修圣墓之举,另一方为明朝永乐十五年(1417年)郑和下西洋期间来此的行香碑。明代曾任南京礼部尚书的黄凤翔到访灵山时作《游灵山睹僧坟》诗曰:“磊磊碧石台,瑟瑟白梅树。远瞰平远畴,近临樵牧路。竖子共踯躅,云是古僧墓。湼盘不记年,邱垅犹如故。每当暮春时,亦荐寒餐具。他人为子孙,徙倚竟薄暮。佛法本无生,生来亦不住。去时岂有迹,霓光与泡露。漫将腐草尘,溷向圆寂处。”灵山之上远近都被白梅覆盖,那场景想象起来也很美。

草庵曾被误认为是神仙窝

航拍草庵。陈英杰摄

  草庵位于泉州城以南15公里的华表山东麓,依山而筑,是宋元时期泉州城远郊的一处摩尼教(又称明教)寺院。草庵摩尼光佛造像是宋元泉州摩尼教传播的重要史迹,显现出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强大的文化包容力,其蕴含的文化融合特征为宋元泉州世界性多元社群间广泛的价值观交流奠定了基础。庵中现存一方雕凿于至元五年(1339年)的该教创始人摩尼的石雕造像,是世界现存唯一的摩尼光佛石像。草庵寺后奇石丛峙,连绵成片如梅花,故此峰称万石峰或万石梅峰。寺门有联:“神灵体正胜佛国,地寂境幽似西天”“万石峰中,月色泉声千古趣;八方池内,天光云影四时春”。

  明万历年间,有两位著名泉州诗人游览了草庵并留下诗篇记游,一位是黄克晦,另一位则是黄凤翔。黄克晦的《万石峰草庵得家字》诗云:“结伴遥寻太乙家,峨峨万石映孤霞。坐中峰势天西侧,衣上萝阴日半斜。风榭无人飘翠瓦,云岩有水浸苔花。何年更驻苏杭鹤,静闭闲房共转砂。”他以为草庵是道教神仙居住的地方,故将之称为“太乙家”。“风榭无人飘翠瓦”一句说明草庵当时颇为荒凉,也从侧面反映泉州明教业已衰落不显。黄凤翔则作《秋访草庵》曰:“琳宫秋日共跻登,木落山空爽气澄。细草久湮仙峤路,斜晖暂作佛坛灯。竹边泉脉邻丹灶,洞里云根蔓绿藤。飘瓦颓垣君莫问,萧然一榻便崚嶒。”这是在秋季里与友人一起造访草庵。

  1933年12月31日(冬月十五日),弘一法师应草庵庵主之请,由传贯法师陪同第一次来到草庵时,写下楹联:“石壁光明,相传为文佛现影;史乘记载,于此有名贤读书。”1934年正月,法师在草庵讲经时,写下另一楹联:“草蘵不除,时觉眼前生意满;庵门常掩,勿忘世上苦人多。”悲天悯人之意不言而喻。

真武庙始建于宋代。陈小阳摄

  说到楹联,泉州真武庙殿外的一副楹联也很出名。真武庙位于泉州城东部石头山麓的晋江北岸,是一组依山势而筑的院落式建筑群,始建于宋代。建筑群坐东朝西,现存建筑自下而上有山门、石阶、凉亭、真武大殿。山门后依山砌有24级石阶,石阶两旁扶栏尚存有宋代栏杆及石狮。石阶之上台地有岩石状如龟蛇,是真武大帝的象征。真武大殿外一副楹联是清道光年间翰林庄俊元所作:“脱紫帽于殿前,不整冠而正南面;抛罗裳于海角,亦跣足以莅北朝。”这副楹联一语双关:一来,“紫帽”“罗裳”是真武庙面对的两座名山,一“脱”一“抛”,尽显真武大帝的气度,而“不整冠”“亦跣足”则生动描绘出了真武大帝洒脱的形象;此联另有一层含义,即隐射南宋幼主逃难至此的狼狈情景:南宋末年,因元军大举南下,年仅9岁的宋端宗赵昰与弟弟赵昺慌忙南逃至泉州。怎奈招抚使蒲寿庚不愿接纳,拒开城门,幼主一行人流落街头,皇亲国戚们当时是衣冠褴褛、狼狈不堪,后来便在真武庙过夜驻跸,因此,真武庙亦有“圣殿”之称。庄俊元所写的“不整冠”“亦跣足”,同样是在描写当时南宋幼主落魄、可怜的形象。如今,读着这副对联,抚挲庙内旧物,追忆那段历史,不免心生慨叹。

诗赋讲述三座桥的故事

  在泉州22处世界文化遗产点中有“三桥”:洛阳桥、安平桥和顺济桥遗址。这三座桥都曾有过极其辉煌的历史。

“千尺晴虹挂水湄”的洛阳桥风景秀丽。吴拏云摄

  洛阳桥位于泉州城东北方向约10公里的洛阳江入海口处,原称“万安桥”,北宋嘉祐四年(1059年)落成。洛阳桥在建造时采用“筏形基础”“养蛎固基”“浮运架梁”等技术手段,为宋元时期泉州造桥热潮积累了宝贵的技术经验。洛阳桥桥身两侧设置宋以来各形制石塔7座,护桥石将军4尊。中洲上有中亭和西川甘雨碑亭。桥南有蔡襄祠,奉祀洛阳桥的主持建造者北宋泉州郡守蔡襄;桥北有始建于宋代的昭惠庙,祀通远王,曾为蔡襄建桥的指挥所。自古以来咏诵洛阳桥的诗赋甚多,北宋陈偁《题泉州万安桥》曰:“跨海为桥布石牢,那知直下压灵鳌。基连岛屿规模壮,势截渊潭气象豪。铁马著行横绝漠,玉鲸张鬣露寒涛。缣图已幸天颜照,应得元丰史笔褒。”写出了洛阳桥跨海连接两岸的雄姿。南宋王十朋《万安桥诗》云:“北望中原万里遥,南来喜见洛阳桥。人行跨海金鳌背,亭压横空玉虹腰。功不自成因砥柱,患宜预备有风潮。蔡公力量真刚者,遗爱胜于郑国侨。”这里的“郑国侨”指的是春秋时郑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公孙子产。王十朋认为蔡襄造桥的遗泽要大过子产,这是极高的评价了。南宋刘子翬在《万安桥诗》中赞曰:“跨海飞梁叠石成,晓风十里渡瑶琼。雄如建业虎城峙,势若常山蛇阵横。脚底波涛时汹涌,望中烟景晚分明。往来利涉歌遗爱,谁复题桥继长卿?”明代戏曲家、书画家顾大典亦有诗云:“沧波欲尽海云垂,千尺晴虹挂水湄。寂寞寒潮自来去,行人惟说蔡公祠。”古往今来,众多贤士名流都对洛阳桥的雄伟壮观以及它不朽的历史贡献,予以肯定、赠以褒美。

顺济桥残存的部分桥墩仍保留宋代筏型基础。吴拏云摄

  顺济桥是泉州古城与晋江南岸的陆运节点,它与德济门遗址、天后宫共同体现了海洋贸易推动下古城南部商业性城区的发展。顺济桥遗址位于泉州古城南门德济门外,横跨晋江两岸,以近顺济宫(天后宫)而得名。该桥于南宋嘉定四年(1211年)由泰宁状元、泉州郡守邹应龙主持建造,沿用至20世纪。自元以来有过多次修缮,现以遗址状态保存。顺济桥的建造吸取了洛阳桥的建桥方法,采用“筏形基础”法,全河床拋填石块形成结构基础,其上干砌条石形成桥墩,上部为石梁结构,现存船形桥墩及桥墩遗址约30处。顺济桥中段原有“三友石”(亦称“三友图”)是3块巨大石头桥板纹成“岁寒三友”(松、竹、梅)痕。可惜1932年改建时毁。诗人曾遒《桐阴旧迹诗纪·三友图》有诗句云:“梅白松苍竹有筠,天然墨渍露精神。春风江上图如绘,秋水桥头画迫真。”介绍的便是这“三友石”。顺济桥近桥尾处原有两石板,长各4丈余,缀合无小间隙,俗称“夫妻石”。相传如有男女于石上相遇,其运必亨。此二石今已佚。曾遒《桐阴旧迹诗纪·夫妻石》曰:“缀骈两石判阴阳,一线痕牵册尺长。日月不渝盟带砺,雌雄作配俨鸳鸯。”把这夫妻石的传说写得活灵活现。

安平桥上有望高楼等建筑物。陈起拓摄

  安平桥位于泉州城西南方向30公里的晋江安海镇与南安水头镇交界的海湾上,这里是泉州与其南侧的漳州、广州等地区联系的要道。因桥长五华里,俗称“五里桥”,为中国现存最长的跨海梁式石桥。它建成于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152年),桥上及周边建有瑞光塔、桥头亭、水心亭、海潮庵、镇风塔、雨亭、望高楼、听潮楼等附属建筑。水心亭周围保存有历代修桥碑记16方,亭前柱旁立有两尊护桥石将军雕像,系宋代石雕作品。作为安平桥的主持建造者,名宦赵令衿《咏安平桥》诗云:“维泉大海濒厥封,余波汇浸千里回。石井两间道所从,坐令往来划西东。怒涛上潮纩天风,舟航下颠一瞬中。孰锐为力救厥凶,伟哉能事有南公。伐石为梁柳下扛,上成若鬼丽且雄。玉梁千尺天投虹,直槛横栏翔虚空。马舆安行商旅通,千秋控带海若宫。震惊蛟鼍骇鱼龙,图维其事竟有终。我今时成则罔功,刻诗涯涘绍无穷。”其中那一句“马舆安行商旅通”已将当时安平桥的作用写得明明白白。安平桥与安平东桥都建于南宋,以“双桥跨海”的景观成为安平八景之一。明代安海人、衢州府同知黄伯善曾作《双桥跨海》描绘此景曰:“王孙驱石作天津,乌鹊鼋鼍语不真。潮落潮生皆逆旅,石亡石在等微尘。纵然题柱非吾事,岂必济川尽古人?天意欲教金锁断,为歌松柏诉江神。”其中的“潮落潮生皆逆旅”也成为一时名言。明代南京工部右侍郎、晋江人何乔远亦留有《秋日安平八咏 其四》曰:“西桥五里海门遥,小阁观音压岸腰。陡见莲花清宿淤,拍天白雪是秋潮。”描写的是秋日里的安平桥风光。海风一吹,安平桥下浪如雪,那景色堪值回味。

(人民网)

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zjnews_mzb@163.com

(编辑:石建杭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纪念中韩建交30周年,巩固加深“黄金纽带”友好关系
  • 宗教中国化进程中的代表人物
  •  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宗教领袖对话”分论坛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