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娘:搬迁点里的“大管家”
来源:西藏日报 胡文 王珊 发布日期:2022-03-22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三岩”在藏语里有岩山环绕、地势险恶之意。山高谷深的“三岩”片区是典型的“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贫困地区。受自然地理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三岩”片区是我区深度贫困地区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了实施“三岩”片区跨市整体易地扶贫搬迁的重大决策。2019年3月,“三岩”片区4个乡镇101名群众一起搬入林芝市巴宜区更章门巴民族乡搬迁安置点,与娘萨村合并。刚到娘萨村,由于气候环境差异,邻里之间不熟悉,部分搬迁群众还不适应新生活,有的甚至还有抵触情绪。

  为了更好管理和服务,更章乡政府决定在安置点成立“联户”单位,推选“双联户”户长。消息一出,许多搬迁群众都很疑惑:“家里还有这么多事要忙,谁有这个空?”一时竟没有群众愿意担任。这时候,主动放下家庭工作的阿娘就站了出来,自愿申请担任搬迁安置点“双联户”户长,为群众服务。

  阿娘被成功选为“双联户”户长后,积极带领群众转变思想、增收致富、美化村庄,哪里有人需要帮忙,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一天,阿娘发现农田内的麦子熟透了也没人收割,了解后发现大家抱着“等靠要”心态等着每人每天保底的1斤口粮,阿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主动召集村民召开村民大会商讨解决办法,耐心劝导群众:“土地里有砂石,小麦长得不好,但不能因为长得不好就不管它了,屋顶漏水了要想着怎么修补,而不是任由它一直漏水。”在阿娘的带动下,麦子很快就收割完了。尽管如此,阿娘也意识到,村庄要发展,群众就要转变思想。

  为转变群众“等靠要”思想,阿娘经常与村干部一起走进群众家中、田间地头,与群众话家常、讲道理,通过讲身边人、身边事的方式,向群众宣讲党的一系列惠民利民政策和勤劳致富典型,教育引导群众转变思想,参与到村庄治理、勤劳致富中来。为了让搬迁群众真正融进娘萨村,他主动发掘群众艺术特长,开展各类交流活动,鼓励搬迁群众积极和当地村民一同劳作、运动并开展文艺活动,使群众在活动中化解矛盾、凝聚情谊、促进和睦。阿娘还多次与更章乡党委、政府商讨沟通搬迁群众的发展问题,并协同村“两委”班子和驻村工作队争取到197亩农田的网围栏项目。同时,他积极鼓励群众参加村集体经济,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去年,村内的苗圃种植基地就为群众增收10万元。

  如今,村民白天在家门口务工,晚上参加文娱活动,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全民参保登记率均达到100%,出生在娘萨村的孩子也沐浴着党的光辉正茁壮成长。

  “口袋富了,脑袋也富了。”现在的安置点,鲜艳的党旗高高飘扬,采用“独立基础+框架结构”的房屋错落有致,搬迁群众喝上了净化水、添置了新家具、用上了太阳能……做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实现了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下一步,娘萨村还将建成属于自己的便民服务超市、茶馆和文化活动室,进一步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了,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帮助。现在我可忙了,要赚钱养家,要学习文化,吃饭都快顾不上了。”阿娘说完,忙着赶去参加村集体劳动,和群众一同谱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编辑:石建杭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 收藏!党史学习教育系列评论合集
  • 中国民族报“十二评”合集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