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北安:着力践行四个路径 全面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 马玉柱 北安市统战部 发布日期:2022-03-21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近年来,黑龙江省北安市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大力传承弘扬中华文化,全面推进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形成了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社会环境。

 

  北安市着力健全宣教机制,构建多元教育平台。

  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国民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着力构建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主题教育多位一体的教育平台。坚持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法律法规等内容纳入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学习内容,作为党校培训必修课。实施“红石榴子育人工程”入校园,通过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理论政策法规和民族知识等融入日常教育教学、主题班会、社会实践等活动,教育引导各族师生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在全社会深入开展革命历史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有力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到学校教育、行业规范教育、乡规民约和家风建设之中。创新宣传教育载体,先后举办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书画艺术展、“喜迎建党一百年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图片展、“民族示范家庭”评选、“迎七一 颂党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知识竞赛、全市中小学“做石榴籽 铸中华魂”主题征文、“迎新送福送春联民族团结一家亲”等系列活动,创新开展了“学党史、明方向、践行动、促团结”主题教育进乡村、进社区活动,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北安市着力弘扬中华文化,不断增进文化认同。

省级非遗乌鱼绣

主星朝鲜族乡开展初伏节活动

  深度挖掘和开发红色历史资源,规划建设了黑龙江省委旧址陈列馆、黑龙江省政府旧址陈列馆、庆华军工遗址博物馆、北安博物馆、黑龙江省军政干部学校旧址纪念馆、革命屯抗联纪念馆、雷锋精神纪念馆、于维汉纪念馆等一批博物馆和纪念馆,建成了全国县级唯一的红色博物馆群。挖掘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2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保护,其中柳派二人转、嬷嬷人剪纸、北安乌鱼绣和北安朝鲜族初伏节6项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大力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创作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从延安到北安》、歌剧《薪火》、大型评剧《牢门脱险》、非遗木雕《红色印记》、民族歌曲《爱在西藏》《阿姆呼呼噜托克索》等百余部(件)文学艺术作品,构筑了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理论研究与创新,成立了北安市红色历史文化研究会和东北军政大学研究会,创办了《北安历史红色文化研究》期刊,形成了一批具有影响的理论成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思想基础。

 

  北安市着力选树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学校开展“小石榴籽”铸魂工程主题活动

  树立创建品牌,深入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十二进”活动。全市涌现出庆华学校“一室两课三活”、市职教中心“红石榴育人工程”、东北亚社区“0431”工作法、百盛社区“百心连百姓 百手创百业”、财富小区“红石榴之家”等创建模式和载体,发挥了较好示范引领作用。“红石榴之家”创建,借鉴党建联合体模式,将社区内的驻区单位、志愿者团体、文艺者联盟纳入组织机构之中,与小区业主代表、物业公司、社区党组织一道共议小区事务,成立纠纷调处和志愿服务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真正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选树先进典型,在“从延安到北安”红色基因的激励和感召下,全市培养了一批中华民族形象代表和时代楷模先锋,先后荣获省级以上荣誉先进集体和个人,其中尚玉山同志荣获“中国好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李富强同志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北安市雷锋车队获批第六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激励全社会掀起了学习先进、崇尚先进的时代风尚。

 

  北安市着力打造宣传阵地,营造浓厚社会氛围。

学校开展读书交流会

  积极打造线下阵地,依托红色博物馆群,创建了一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建设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路、景观,全市设置大型户外宣传牌,车辆张贴民族团结宣传标语,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人文化、实体化、大众化。积极打造线上阵地,以APP为引领,通过新媒体平台打造集成发布的媒体群,开设“石榴花开心向党”“花开向阳民创进行时”“丹心向党•基层书记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是一家 少年说民族”“同心筑梦 中央民族会议解读”“做石榴籽 铸中华魂”等专题专栏,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营造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浓厚社会氛围。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 收藏!党史学习教育系列评论合集
  • 中国民族报“十二评”合集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