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培养德法兼修的法治人才
来源:中国民族报 陈蒙 发布日期:2022-03-24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中南民大法学院组织学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活动。 中南民族大学供图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历史任务,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培养大批高素质法治人才。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全面依法治国既是深刻的社会革命,也是长期而重大的历史任务。进入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新形势,给高校法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近年来,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创新实施“德法兼修,分层共育”的法治人才培养模式,致力培养卓越法治人才。

  1 聚焦立德树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为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南民大法学院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一批扎根民族地区、服务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高素质法律人才。

  “法学教育必须与时代发展接轨,培养目标必须与社会需求契合,理论学习必须与法律实务结合,坚持走卓越法治人才培养创新之路,努力成就每一名学生。”中南民大法学院院长潘红祥说。

  2012年,中南民大法学专业被确定为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6年入选湖北省首批普通本科高校“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在此基础上,中南民大法学院以“法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少数民族卓越法治人才培养的理论发展与实践创新研究”等省部级教研项目为支撑,逐步形成基于“一流课程+规划教材+特色平台”支持的分类分层卓越法治人才培养模式。

  同时,学院探索出了人才培养发展思路,即“坚持一个目标”——德法兼修;“彰显两个特色”——在德育方面,融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育模式;“着力三个提升”——提升学生学业成效、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协同育人效能;“突出四个任务”——提高学生学习目标达成度和就业竞争力。

  围绕卓越法治人才培养,学院教师已出版《法律职业伦理》等专业教材6部,获批省部级教研项目7项,发表教研论文近20篇。2020年,卓越法律人才教学团队入选湖北高校省级教学团队。

  “我们坚持党建带团建、融情理于法治教育,在培养过程中着力夯实学生的思想政治基础、法律专业基础与社会工作基础。”西部卓越法治人才实验班(以下简称“西部实验班”)负责人陈光斌说。在他的指导下,2017年,“西部实验班”团支部荣获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称号;2021年,“西部实验班”党支部荣获“湖北省高等学校‘两优一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并于2022年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2 坚持德法兼修,创新教育培养体系

  在中南民大法学院党委书记祁帆看来,培育卓越法治人才,思想政治素质是第一位的,“我们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卓越法治人才培养的首位,坚持德法兼修,着力培养有责任、有良知、有情怀的法律人。”

  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推动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目标,学院以《宪法学》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为引领,带动《法律职业伦理》《刑法学》等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深度挖掘专业课程思政元素,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四史”内容融入课堂教学内容,在润物无声中厚植学生的人文底蕴和人文情怀,引导学生关心社会、认识社会,促进各族学生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

  2015级学生卡迪尔旦·吐尔逊曾担任首届“西部实验班”班长,他带领团队完成的“调查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回乡创业的特殊困难性”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中荣获二等奖。更令他自豪的是,新疆阿克苏、喀什、和田、伊犁四个地区的相关部门采纳了团队的调研建议。“当初我做这个项目是想为家乡建设出力,今后我将继续引领更多青年学子关心、支持、参与西部地区建设发展。”回忆往事,如今是中南民大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辅导员的卡迪尔旦说。

  培养卓越法治人才,专业知识学习是基础,个性化指导是关键。根据培养方案,法学院聚焦法学专业主干课程,组织由教学名师引领的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团队,推行翻转课堂、案例教学、小班授课、导师导学、线上线下互动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教育引导学生夯实理论基础、深化专业认识、掌握研究方法。2020年,中南民大法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3 强化实践能力,创新实践教学方法

  2013年至2021年,中南民大法学院法学专业本科生共获得国家级奖项56项,省级奖项127项。在“理律杯”全国高校模拟法庭竞赛中,中南民大学生三度晋级全国八强,四度获得“最佳书状奖”。

  优异成绩的取得,与学院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密不可分。学院构建了校内以模拟法庭、法律诊所为实训的实验教学平台,校外以实习实践就业基地为专业实习实践平台的实践教学模式,打造前后贯通的实践课程体系,积极探索实践教学方式方法,着力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获评“全国优秀法律诊所”的中南民大法律诊所教育中心,成立于2004年,既是法学教育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又是对外开展社会服务和宣传交流的重要窗口。

  以法学院教师李少波领衔的法律诊所教学团队,汇聚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优秀教师和湖北武珞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是一个跨院校、跨校企的实务教学团队。教学团队重点采用“案卷教学法”,将真实案件按诉讼流程转化为模块化、标准化的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庭审技巧和诉讼技能的学习。学院还聘请实务部门专家担任兼职教授或实务教师,邀请知名学者、专家和优秀校友走进课堂传授专业知识、分享从业经验,激励学生成长成才。

  学院充分利用4个省部级科研和人才培养基地、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及社区纠纷调解中心、石榴籽志愿服务队等平台,支持学生全方位开展科创实践和公益服务,同时嵌入“民族文化分享”“中华民族一家亲”等特色活动,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学院还与司法机关、律所、企业等40多家单位合作建立教学、科研、就业实习基地,每年根据学生个人职业发展意愿,安排具有实务经验的教师带队,组织学生参加实习实训,打通学生专业知识和实务技能之间的壁垒。

  “通过实习,我更清楚地知道自己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不足,进而能有针对性地弥补自己的短板,提高综合素质能力。”曾在武珞律师事务所实习的2018级学生陈慧说。

  近年来,法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就业率、考研升学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持续攀升。2017级“荆楚实验班”法考通过率、考研升学率分别达47.73%、50%;2018级法学专业整体法考通过率达到46%。毕业生踊跃报名参加西部计划,涌现了一批援疆援藏、服务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先进典型。“西部实验班”70%以上的毕业生回到家乡就业,成为服务西部、扎根基层的中坚力量。

  “在建设法治中国的宏伟征程中,中南民族大学一直在路上。我们将进一步总结成果、凝练经验,着力打造可复制、可推广、可拓展的卓越法治人才培养新模式。”中南民大校长李金林说。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 收藏!党史学习教育系列评论合集
  • 中国民族报“十二评”合集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