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海稍新村的“共同富裕”梦
来源:新华网 田春琼 杨婧瑶 梁红清 李竺晋 发布日期:2022-04-03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这几年,村里的新鲜事可多了,不仅新修了道路,村里旅游业也发展了起来,闲下来的我还穿上了‘红军服’,成了‘上班族’。”67岁的李翠存整理着身上的“红军服”说到。

  李翠存是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乔甸镇海稍新庄村村民,在她的记忆中,曾经村民们都散居在周围的山上,因为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日子过得很清苦。得益于海稍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2015年以来,海稍新庄村因地制宜,深挖红色资源,以农为景、以文为魂、以旅为媒,探索出一条“以文促旅、以旅兴农、农旅文融合”的发展新路,66户231名移民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唱响共同富裕之歌。

  提到海稍,不少人第一反应是“海稍鱼”。其实,海稍新庄村不仅是海稍鱼的发源地,也是一座闻名遐迩的“红军村”。1936年4月22日,中国工农红军红六军团沿红二军团走过的路线出宾川,途经新庄村时在此休憩一夜,部署战略计划,与当地民众结下鱼水情谊。红军离开新庄时,当时只有7户人家5名青年的新庄村就有4名青年参加了红军,他们当中年龄最大的22岁,最小的13岁,此后就再也没有回来。从此,每年的4月21日,当地百姓都会自发去走红军来时走过的路,缅怀他们的亲人和长征途中牺牲的英烈,传承红色文化。

  怀揣红色资源,如何转化为金色财富?常年在外创业的蒲国宏回到家乡,依托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和红色历史文化,带领乡亲们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精神,克服重重困难,采取“党支部+企业+村民”的合作模式,成立宾川县红色海稍农业观光旅游开发公司,建成了大理州首个自然村“红军长征纪馆”,还建成了展示农耕、民族民俗文化为一体、全省第一个对外开放的村民自建农民博物馆。“2015年建成以来,我们共吸引全国各地游客88万多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00多万元,带动移民户均增收近万元,宜居宜业成了移民现在生活的真实写照。”蒲国宏说。

  除了发展旅游,农业也是助推乡村振兴的“加速器”之一。海稍村委会下辖新庄村等3个自然村,村民们多以栽种葡萄为主业,过去由于交通不便,只能靠人挑出去卖,1亩地上的葡萄要花费1000元至2000元运费。宾川县红色海稍旅游开发公司成立后,在3个自然村的葡萄田里修了1公里公路,车子往葡萄田中间过,500多亩葡萄地,一年节约运费50多万元。“现在水果种植也用上了新技术,不用再为家里果园的灌溉发愁了。树上结出的果子到了成熟时,外地客商就会开着车到田间地头来收购。大家既省心、又省力。”如今,李翠存每个月能领到近2000元的工资,加上分红及家里种的七亩葡萄,生活有了很大改观。

 “农旅文”融合发展、村庄形象有了新提升、增收致富有了新路子……走在海稍新庄村内,随处可见穿着红军服装的村民、显眼醒目的红色标语和房前屋后飘扬的红旗,一阵“红色”气息扑面而来。从前的贫困户户均增收两万元以上,农户每年至少有10%的分红,走上了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一幅山青、水秀、人和美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海稍徐徐铺展开来。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 收藏!党史学习教育系列评论合集
  • 中国民族报“十二评”合集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