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近年来,甘肃省嘉峪关市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与华强方特文化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成了以丝绸之路文化为基础、以现代高科技表现形式为手段、以成熟商业运营模式为支撑的大型文化科技主题乐园----嘉峪关方特丝路神画,与嘉峪关关城构成了“一古一今、一静一动、一新一旧”两大旅游主体。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传承、提升、演绎、创新,精心打造了民俗风情展示区、《缤纷华夏》、《魅力戏曲》等中华优秀传统特色文化项目,运用世界顶尖的超大弧形巨幕,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创出了一条“文旅融合+民族团结进步”的创新之路,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在全市树立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企业的典范。
一、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内容。嘉峪关方特丝路神画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秉承“弘扬民族文化,加强民族团结”的时代主题,精心打造了《魅力戏曲》项目。项目选取了其中比较著名的十八种戏曲,包括山西的晋剧《空城计》,河南的豫剧《花木兰》,还有昆曲《牡丹亭》,黄梅戏《天仙配》等。游客乘坐自动寻迹无轨车前行,在戏曲之城中穿梭游玩,除了实景展示,还采用高科技模拟戏曲环境和名角唱法,呈现与众不同的戏曲表演。项目运用了360度立体环幕影像,结合全方位声效与场景,重现武戏经典片段,彻底改变了戏剧有史以来传统的舞台表现方式,让精彩的表演生动立体、近距离地展现在我们眼前。通过深入实景古城,体验真实场景,欣赏南腔北调,观才子佳人、品百家争鸣,尽享这项融合科技与国粹的视听盛宴,全方位、多角度向游客普及了中国戏曲文化,让广大群众充分领悟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突出民族特色,营造浓厚氛围
中华文化是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集大成,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方特丝路神画以民族建筑群打造民俗风情展示区,通过民族建筑群引导广大群众提升对民族知识,民族文化的认识,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感。大型室内漂流项目《缤纷华夏》,精彩纷呈展现了各民族独特的文化。从外观建筑上,可以找到中国多个民族的文化符号,设计师用现代审美重新利用这些元素符号,使建筑的外观具有让人印象深刻的民俗风味。《缤纷华夏》集合了我国各民族的特色非遗文化,综合展示民族服饰、歌舞、生活场景、民俗节庆,为大家生动再现了非遗文化的主题场景,高度还原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游客乘坐小船穿梭于不同场景,在河道两岸,有很多小型机器人摇摆舞动,十分有趣,这些机器人将演绎多个民族的生活场景,使游客能欣赏来自北疆维吾尔族的风情舞蹈,近距离观察哈萨克族骑马弯弓的生活场景,聆听雪域高原上的悠扬歌声。这里是一个充满童话色彩的小天地,在欢快的音乐和极富童趣的装饰中,任何年龄的游客都可以在这里亲近非遗民俗,体验中国56个民族和睦融洽的生活。
三、烘托特色元素,体现家园情怀
文旅融合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景区的重要载体,嘉峪关方特丝路神画紧紧抓住游客的心理需要,在园内建设节庆广场,设置民族舞台3个,购置民族服饰300多件,编排民族舞蹈12个,制作宣传标语、展牌等,使民族文化更加充分,特色更加鲜明,在示范引领中达到更好的效果。节庆广场特别建立了黎族(特色花纹)、白族(粉墙黛瓦)、土家族、侗族(重檐鼓楼)、苗族(花窗)、哈尼族(茅草屋顶)、彝族、藏族(红白黄外墙)、羌族(石头外墙面和木窗纹)11个民族建筑群,中间的节庆舞台是园区主要的舞台之一,会通过多种互动形式,向大家展示非遗名录中的经典丝路歌舞以及河西走廊的庆典活动。利用中国民俗节日和民族风俗节日如:端午、七夕、中秋、泼水节等,以节庆广场文艺演出活动为载体,寓教于乐,充分结合节日特色,举办民俗文化活动,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学习各族风俗文化,通过特色民族服饰、民族舞蹈、民族音乐等多种民族元素吸引游客的加入,进一步营造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的良好氛围。
一直以来,嘉峪关方特丝路神画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党的民族政策、民族理论和加强民族团结进步的政治教育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融入到各项工作中,落实到乐园每一个员工中,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在推动各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创新中不断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引导各族群众进一步理清中华文化是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的关系,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2019年12月,方特丝路神画荣获“全市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21年7月,河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走廊联创共建、互观互检互评现场观摩中,来自河西各市、县(区)参会人员亲身体验了民族特色文化项目,观看了民族特色舞蹈,对方特丝路神画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编辑:马永)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