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共生: 伊斯兰教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来源:中国民族报 记者 俞灵 通讯员 米文刚 发布日期:2022-04-19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近年来,伊斯兰教界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在坚守伊斯兰教核心教义的基础上,根据时代要求和地域特色,积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传统武术文化

  每天下午5点,在河南省开封市东大寺武术馆门前的训练场上,都有前来练习撂石锁的武术爱好者的身影。他们身手矫健、手法娴熟,将重达数十斤的石锁高高抛起,然后用拳头、肘、脚,甚至用头去接,抛接的花样繁多,令人叹为观止。

2021年6月,开封市民族传统体育表演大会上的撂石锁表演。 郭宝光供图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在我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因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与武术的不解之缘,传统武术在开封有着厚重的文化历史底蕴。元、明、清时期,开封的清真寺里均建有武术馆。其中,撂石锁以开封东大寺为中心,世代相传。

  开封东大寺是中原地区现存规模宏大、保存完整的伊斯兰教古寺,以经学(经堂教育)、武学(武术传承)、女学(妇女教育)著称,尚武健身之风盛行。开封东大寺历代设有武术馆,传习中华武术,至今保留着大量的传统武术项目。这些项目特色鲜明、技法独到,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其中的代表性项目陆续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国家级的有撂石锁,省级的有黄派查拳,市级的有抛接沙袋、耍石担、滑拳等项目。

  开封东大寺培养造就了不少武术界名人。国家级非遗项目撂石锁代表性传承人、开封石锁名家沈少三如今已经94岁高龄,1953年,他被请到北京中南海怀仁堂进行石锁表演,赢得国家领导人的称赞。开封东大寺石锁队代表河南省在历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大展风采,多次获得一等奖。

  近年来,在撂石锁的推广、弘扬和传承上,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东大寺武术训练基地负责人郭宝光一直不遗余力。他为全国武术功力大赛的规定竞赛项目“石锁上拳”编制竞赛规则,撰写撂石锁诗歌即“锁谱”140余首,常年坚持每天习练撂石锁。

  郭宝光从1998年开始挖掘、整理撂石锁项目。“这项运动之前都是以师徒间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文字记载极其有限。”目前,他正着手编写《中国石锁》一书,“希望从历史渊源到传承发展作一个系统总结。”

  郭宝光认为,传统技艺要想历久弥新,必须增加其观赏性、趣味性,吸引年轻人参与。传统的石锁往往在25公斤以上,后来降至17.5公斤、12.5公斤,现在大部分人练的是8公斤左右的石锁。为利于少年儿童习练,他特别制作了3公斤的小石锁,同时科学设计,创编新花样,增加了双人对练、多人组合等抛接技法。

  “撂石锁项目正走向开放式、全民化。”郭宝光说,之前严格的收徒规矩已逐步被打破,“人们只要愿意学,我就愿意传授。”

  在开封东大寺,当地群众把撂石锁当成游戏,练出了趣味,也练出了精彩。经过几代人的传承,撂石锁的内容得到极大丰富,成为一种强身健体、寓练于乐的民间文体活动,是古都开封一张亮丽的名片——凡有重大节会,尤其是全民健身活动等体育盛会上,总少不了撂石锁的身影。

  去年6月,开封市举行民族传统体育表演大会。郭宝光说,这是该项活动自2001年以来举办的第21届。包括东大寺武术馆在内的开封市多家民族体育表演团队的100余名队员参与活动,演出节目30余个,包含传统套路、器械套路、武术功力项目,演出现场高潮不断。

  “在开封,不仅东大寺,朱仙镇清真寺、文书寺、善义堂清真寺等多家清真寺都设有武术馆。”开封市伊斯兰教协会秘书长郭红彬说,目前,开封一些清真寺的武术馆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自组织训练,做到功夫不失。另外,在开封城墙公园新门外开设撂石锁训练点,方便人员参加训练。

  去年12月,开封市民族传统体育非遗项目传承保护研讨会在东大寺举行,对2021年开封市民族传统体育非遗项目传承保护工作进行回顾总结。随着完善非遗项目资料、申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传习示范馆,以及推荐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等工作的持续进行,郭宝光表示,“要对这些宝贵的资源进行进一步发掘、整理,提升项目品质。同时,借助媒体宣传,采取走出去的方式进行展演,让更多人了解这些非遗项目,走近开封。”

  清真寺楹联体现“伊儒会通”特质

  伊斯兰教自传入中国起,就开始了中国化的进程。清真寺的中文匾额和楹联很好地反映了伊斯兰教中国化的这一特点,它将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与伊斯兰教的思想内涵有机结合在一起,不仅在世界伊斯兰文化史上独树一帜,而且给中国传统的匾额和楹联文化增添了新的内涵。

  清真寺建筑悬挂匾额、楹联,起于明代,盛于清代,与中国穆斯林广泛使用汉语、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伊斯兰教有直接的关联。伊斯兰教西道堂创始人马启西(1857年-1914年)所作“读书得妙意理合天经三十部,养气通神明道统古圣百千年”“居广居由正路方能保合元气,友良友亲明师不啻坐于春风”等楹联,用中国哲学概念阐释伊斯兰教价值理念,体现出“伊儒会通”的特质。

  西道堂创始人马启西所作楹联“读书得妙意理合天经三十部,养气通神明道统古圣百千年”悬挂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西道堂大门。 西道堂供图

  西道堂发祥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东南部的临潭县。历史上,西道堂坚持将伊斯兰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融会贯通,鼓励穆斯林群众积极发展农业、商业和牧业,支持文化和教育事业,是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实践者。马启西的父亲是一名深通经文的阿訇。11岁时,父母就将他送入当地名儒开办的私塾,从小接受良好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后来考取童生、秀才。马启西深受传统儒学的影响,特别擅长创作楹联,以此来阐发他的深刻体悟和思想主张。著名宗教学家吕大吉评价说,马启西撰写的楹联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珍品。他把伊斯兰教宗教信仰表现为楹联的艺术形式,使宗教信仰具有了艺术所特有的亲和力,更容易得到中国文化的认同。

  马启西是清初著名伊斯兰教学者刘智思想的尊崇者和实践者。刘智一生致力于在汉语语境中阐释伊斯兰教,著述丰富,影响广泛。马启西将刘智抽象、深奥的哲学论述用通俗、形象的语言作出新的表述,没有深奥的道理,甚至没有生僻的字词。对普通信众而言,理解起来没有文字和意义上的障碍。“无论是马启西对信众所作‘伊儒会通’的训导,还是创作的楹联,都体现出通俗化的显著特质。他的话语和作品,只要信众认识字甚至听得懂别人的宣讲,就基本能理解其阐述的意义。”学者丁钰梅说。

  马启西的楹联在西道堂的信教群众中耳熟能详,它们不仅被雕刻在清真寺的建筑上,也被书写成书法悬挂于穆斯林的家中。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西道堂一直传承着这一文化传统,每逢重大活动,社会各界、各民族同胞都有匾额和楹联题赠。这些匾额和楹联,是“伊儒会通”的深层体现。

  “中国红”映衬清真寺

  春节前夕,广东省广州市各清真寺纷纷采购红灯笼和中国结,悬挂在大门外和大殿门口等显著位置,清真寺在“中国红”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喜庆,增添了浓浓的年味。

  广州自古就有“千年商都”的美誉。唐朝时期,伊斯兰教经由广州传入中国,当地清真寺的建设以岭南古建筑风格为主导。

  怀圣寺坐落在广州市越秀区,是伊斯兰教传入中国最早兴建的清真寺,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扬州仙鹤寺、泉州麒麟寺、杭州凤凰寺合称中国伊斯兰教四大古寺。坐北朝南的怀圣寺占地面积约3800平方米,其主体建筑礼拜殿建筑面积400平方米,造型为中国宫殿式。2021年底,怀圣寺新增两副中文楹联,悬挂于礼拜大殿正门两侧石柱,展现出新时代广州穆斯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认同。

2021年,广州怀圣寺大殿前新增了两副中文楹联。 广州市伊斯兰教协会供图

  广州先贤清真寺具有浓郁的岭南风格,礼拜大殿绿色的琉璃瓦屋顶鲜艳夺目,屋角飞檐气势恢弘,朱红色柱子庄严深沉。2021年11月开始,广州市伊斯兰教协会从全国数十位报名者中筛选出5位学员,在先贤清真寺举办第三期海里法培训班。三年制的培训班立足新时代,按需培养适合广州发展的伊斯兰教后备人才。在课程设置上,有汉语文学、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国历史,以及粤语、英语和《广东穆斯林宗教生活与习俗范本》等,尤其增加了中医课程,聘请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中医师进行教授。

  培训班自开学至今已有5个多月的时间,阶段性成效显著。一位学员感慨地说:“广州海里法培训班课程设置非常丰富,身为此培训班的学员,倍感荣幸。接下来我一定好好学习,积极投身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广州实践,为广州伊斯兰教健康传承作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民族报》(2022年4月19日 7版)

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zjnews_mzb@163.com

(编辑:石建杭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纪念中韩建交30周年,巩固加深“黄金纽带”友好关系
  • 宗教中国化进程中的代表人物
  •  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宗教领袖对话”分论坛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