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敦煌艺术绵延千年的旺盛生命力
来源:中国民族报 记者 吴艳综合报道 发布日期:2022-09-13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精致的复制洞窟群、彩塑造像、敦煌花砖、绢纸画……昏黄的灯光下,观众仿佛置身于远在大漠的敦煌莫高窟中。

  近日,“文明的印记——敦煌艺术大展”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开幕,展览以经典敦煌艺术再现千年石窟的不朽神韵,共展出壁画临本、彩塑临品、造像及古文献等280余组(件)。展览由“经典敦煌艺术”“藏经洞专题”“1940年以来的敦煌艺术与精神”三大部分组成。

观众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观看“文明的印记——敦煌艺术大展”。 新华社记者 张铎摄

  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说,自古以来,敦煌便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不同文化在敦煌交汇、交融,形成了多姿多彩、丰润厚重的敦煌文化。其中,莫高窟就是多元文化交融发展的重要载体和结晶。

  该展览第一次系统地呈现了郝量、杨茂源、邬建安等37位艺术家有关敦煌的众多作品。“此次展览特别挑选了70多年来敦煌几代艺术家的100多幅作品,这些作品渗透着几代敦煌人对敦煌艺术的理解和感悟,真实地再现了敦煌艺术神韵。”苏伯民说。

  “经典敦煌艺术”:历史性叙述敦煌艺术成就

  此次展览展出的莫高窟第285窟、第158窟、第61窟等8座复制洞窟,跨越北朝、隋唐、五代和元等历史时期,全景式展现敦煌石窟的艺术魅力。

第158窟复制窟释迦牟尼涅槃像。新华社记者 张铎摄

  敦煌早期石窟艺术,包括北凉、北魏、西魏、北周4个时代。这时期的石窟建筑形制、彩塑艺术或壁画艺术的内容和风格,都明显受到西域佛教艺术的深刻影响,但同时也呈现出魏晋中原文化艺术的特点。

  第285窟位于洞窟中部二层,主室为覆斗顶方形窟,窟正壁中央大龛内塑善跏趺坐佛,两侧小龛内各塑禅僧像,左壁(南壁)、右壁(北壁)各开4个禅窟。从禅窟、塑像及壁画看,这是一个以禅修文化为主的洞窟。此窟保存完好,其右壁有西魏大统四年(538年)、五年(539年)的造窟题记数方,是莫高窟有最早纪年的洞窟。

  在以4/5比例复制的莫高窟第158窟里,中唐时期巨大的释迦牟尼涅槃像双目半闭,安详喜乐。洞窟壁画描绘了两排举哀者像,上排19身菩萨像安然自若,下排17身罗汉像或嚎啕大哭或捶胸顿足,同时绘有14身天龙八部护法像等。

  曾被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改编为动画片的《九色鹿本生故事图》,画作将故事高潮“九色鹿陈述溺水者罪行”的情节置于中间。以白色为主,点缀有石绿、赭石色的九色鹿身姿雄健;溺水者罪行被揭发后浑身毒疮,皇后翘起手指唆使国王下令捕捉九色鹿等细节,充分展现了北魏时期壁画杰出的表现力。

  隋唐时期,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宗派、佛教思想及佛教艺术,敦煌石窟亦进入鼎盛时期。石窟建筑、彩塑、壁画所表现的民族特色,都是佛教艺术中国化的体现。特别是盛唐时期,敦煌石窟彩塑臻于娴熟完美,通过对人物衣冠服饰、面部表情等细致入微的刻画,成功塑造了许多留存至今的造型优美、神情生动的人物造像,成为经久传世的典范之作。

  隋唐时期的壁画出现表达大乘佛教思想的经变画,还有从西域传入或受西域影响的佛教感应故事画等新形式。经变画细腻刻画佛国世界的神圣庄严,充分展示了中国佛教绘画在构图、敷色等方面的艺术成就。唐前期的壁画色彩富丽,人物呈现出雄浑健美、生机勃勃的气派,如展品第329窟的佛传故事《乘象入胎》《半夜逾城》。盛唐时期的壁画构图严谨,色彩明快,人物刻画细腻,拥有精致淡雅的风格,如展品第130窟的《都督夫人太原王氏供养像》等。

  创作于五代时期的《五台山全图》位于莫高窟第61窟,其摹本在展览中惊艳亮相。此画作堪称莫高窟内最大的佛教史迹图,以鸟瞰的形式呈现佛教圣地五台山全景,恢弘壮阔,再现1500年前五台山的宗教氛围和世俗风情。画中山水树木相映成趣,寺院兰若、草庵佛塔分布其间,还有高僧说法、信徒巡礼等场景。1937年,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就是循着《五台山全图》,在山西五台山豆村发现唐代木结构建筑——佛光寺,打破日本学者中国已不存在唐以前的木构建筑的断言。

  五代、宋时期,统治瓜(今甘肃瓜州县)、沙(今甘肃敦煌县)二州的上层人士崇奉佛教,设置画院培养艺术人才,使得敦煌石窟佛教艺术仍然相对繁荣。西夏、元时期,受到中原绘画艺术与藏传密教艺术的影响,敦煌石窟也不乏精品佳作。如展出的榆林窟第2窟的《水月观音》,从人物造型、结构布局、意境神韵等方面来看,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藏经洞专题”:展示敦煌学的宏阔博大

  20世纪初敦煌石窟藏经洞文献的发现、流散和传播,催生了举世瞩目的“敦煌学”,使敦煌走向世界。

  敦煌藏经洞文物包括数量多达5万余件的古代写本、刻本和佛教艺术品,始自晋代,盛于隋唐,终于宋初,历时7个世纪。其内容涉及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军事、历史、哲学、宗教、民族、语言、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多个方面。写本和刻本使用的语言文字除汉文外,还有藏文、于阗文、突厥文、回鹘文、梵文、粟特文、希伯来文等多种文字。

  展览展示了敦煌藏经洞中最著名的17窟,窟中有僧人洪辩的坐像。此窟建于晚唐大中、咸通年间(851年-862年),初建时是敦煌高僧洪辩的影堂(纪念堂)。11世纪初叶,由于时代更迭或战乱等原因,大量佛经、佛画、法器和其他宗教、社会文书等文物被秘藏于此窟,砌墙封门,且表层饰以壁画。藏经洞随即在大漠中被尘封了近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这个密室被道士王圆簶在清理莫高窟积沙时,偶然发现。

  出土于藏经洞的《归义军衙府酒破历》是唐宋年间归义军衙府的一本酒品支出账簿,它最早并不是一本账簿,而是《金刚经注疏》。宋朝时候归义军衙府在《金刚经注疏》背面记载酒品的支出,这才成了酒账。《归义军衙府酒破历》虽然不是书法作品,也不是艺术品,只是一本寻常的酒账,但其记载的内容丰富,真实反应了唐宋时期的文化交流,呈现了关于敦煌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诸多历史细节。

  “1940年以来的敦煌艺术与精神”:展现敦煌的现实活力

  敦煌石窟艺术手法博采众长,中西融会贯通。1900年藏经洞发现以来,敦煌石窟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燃起一代代艺术家的创作激情。70余年来,艺术家或忠实临辜,或描绘敦煌风貌,留下丰沛的艺术作品。展览选取的1940年以来艺术家们创作的作品,从中可窥见敦煌的现实活力,它持续给今天的艺术家以启发与灵感。

  艺术家郝量在绢本重彩作品《榆林窟孙行者像之二》中复现了榆林窟壁画中孙行者的姿态:一手持竿,一手抚额,眺望远方。画中悟空不是金光万丈的“齐天大圣”,而只是一位行者,在云雾中眺望着远方无尽的旅途。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邬建安对中国古代神话和历史传奇中的典故与人物形象情有独钟,他从传统的剪纸、皮影等民间技艺中汲取营养和灵感,采用拼贴、镂刻、装置等新形式进行艺术创作。其作品《刑天》的形象出自《山海经·海外西经》,早期敦煌艺术也曾大量出现中国传统神话故事中的形象,当代艺术家与敦煌画匠的“心有灵犀”,显示出敦煌艺术绵延千年的旺盛生命力。

  艺术家杨茂源热衷于田野考察。他的《曼陀罗·骆驼》系列作品取材于敦煌的神话,骆驼在敦煌的神话中被描绘为神兽。杨茂源在骆驼标本背部的驼峰上充气,使驼峰鼓起,变成圆形的“曼陀罗”,使“沙漠之舟”呈现出新奇的形态。

  苏伯民表示,文明的发展还在于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与融合。期待更多的公众参与到敦煌文化遗产的保护行列,“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敦煌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本次展览由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敦煌研究院共同主办,展览将持续到2023年2月28日。展览期间,还将举行论坛、学术讲座、儿童美育活动等公共教育项目。

《中国民族报》(2022年9月13日 7版)

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zjnews_mzb@163.com

(编辑:石建杭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纪念中韩建交30周年,巩固加深“黄金纽带”友好关系
  • 宗教中国化进程中的代表人物
  •  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宗教领袖对话”分论坛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