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来凤精神堡社区: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 建设民族团结和谐家园
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 姚海雪 何秋仪 发布日期:2022-11-29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社区,是各族群众进行生产生活的最基本单元,也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社区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重要阵地,发扬各族人民手拉手、心连心的好传统,共同建设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和谐家园。”

 

  位于湖北省来凤县老城区的精神堡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加强基层社会治理,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以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为抓手,推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打造党建引领、社区协助、居民参与的小区治理新格局,发动社区居民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统筹协调各方力量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共同建设和谐美好家园。

 

  建强战斗堡垒,发挥党建引领强大效力

  党建引领是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基石。精神堡社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把基层党组织建设、脱贫攻坚等工作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相结合,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组织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

  创新开展“四心四站”工作,充分发挥党建引领指挥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应急指挥调度中心、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作用,建立健全张富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心灵驿站、网格化管理服务站和公共法律服务站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社区统战工作组织体系,成立了乡贤理事会、乡贤联谊会等组织,推动乡贤能人共同参与社区民族团结进步的创建工作。

  构建“社区大党委+部门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党建互联组织架构,建立“单位包楼栋、干部包户、社区服务”的三维治理模式。做实社区与下沉单位党组织共建,依托党员“双报到”机制,搭建精准服务群众平台,细化服务项目清单,形成“优势互补、责任共担、资源共享、要事共商、实事共办”的区域化、开放性党建覆盖体系和社区服务网络。

  社区下沉党员和自有党员组建了36个党小组,创新推出“1310”便民服务机制,简化办事流程,用心、用情、用力服务居民,宣传党的政策、倡导邻里互助,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让群众时刻感受到党组织就在身边,贴心的服务就在身边,民族大家庭的温暖就在身边,感受到“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

 

  坚持典型引路,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精神堡社区充分利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的典型人物影响力,引领社区各族群众团结一心、互帮互助,为社区民族团结工作注入鲜活动力。

  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过程中,精神堡社区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张富清为榜样,建立完善张富清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机制,鼓励党员干部和居民群众学习张富清、加入张富清先锋队,不断壮大建强先锋队队伍。一年来,社区充分发挥张富清先锋队的先进模范作用,组建了张富清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张富清“救”在身边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队、社区少工委、张富清文化文艺宣传队等,这些志愿者在活动中弘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他们在应急救援、关爱帮扶、公共事务、法治调解、文化文艺宣传等方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服务居民。

  社区与县“红十字会”携手创建的张富清先锋队“救”在身边的志愿服务品牌,不仅培训工作人员掌握一定的应急救护知识,同时为社区居民开展应急救护知识培训,有效提高了社区居民应急救护和紧急避险的处置能力,掌握了自救、互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成立全县首个社区少工委,利用寒暑假与学校联合开展青少年学习实践,引导广大青少年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法治意识,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通过榜样引领,社区先后涌现出居委会委员雷凤洋等一批先进代表,他们在平凡中造就伟大,成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先进典型,他们的事迹影响和激励着社区每一个人。

 

  丰富文化生活,推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是凝聚各族群众最行之有效的办法。精神堡社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间艺术氛围浓郁,居民自发组成了摆手舞、广场舞、三棒鼓等民间文艺队,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各项集体活动。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品味端午,传承文明”特色主题活动,通过“包粽子”体验及比赛、趣味有奖知识竞答、思想文化宣传、文明示范户颁奖等环节使社区居民在活动中增进交流,切实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棒鼓”社区民间艺术表演队,通过精彩的唱词和活泼的鼓点,生动宣传防范通讯信息诈骗知识,普及法律法规常识,受到社区居民的欢迎。

  社区开展的“争创省级文明城市 喜迎二十大”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民族文化文艺表演,如跳摆手舞、打三棒鼓、唱山民歌等,增进了社区工作人员和社区居民之间的情谊,展现了辖区党员干部和居民群众邻里互助、共建共享的美好氛围,有效促进了各族群众的交往交流交融。

 

  搭建服务平台,激发各族群众共建活力

  让群众全面参与,做社区治理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主人翁,是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推进社区居民和谐共处的重要举措。精神堡社区曾因老旧小区问题矛盾突出,流动人口众多,基础设施老化,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薄弱,社区治理难度大。驻片单位和片区支部多次召开网格群众代表大会,通过收集居民急难愁盼的问题和建议,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社区共建,携手解决了困难户危房改造、公厕翻修、下水道堵塞、小街小巷建设、路灯亮化、健康义诊、安防监控等疑难杂症问题。

  针对矛盾纠纷多发的情况,成立了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和5个片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耐心接待群众来访,坚持做到以情释法、以理服人,充分发挥一线调解员的作用。发动社区居民共同建设美好家园,将“明事理、善沟通、能管事”的单位代表、商户代表、退休老干部、法律工作者等纳入议事会中,逐步形成了“党员引领带头、群众参与共建、社会协同管理”的模式,由党员骨干担任楼栋长,志愿者参与社区日常管理,社区设立专门的群众议事空间,讨论、解决群众的需求和问题。通过共同会商研判、共同调处,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通过入户走访,社区对重点人群、特殊家庭进行建档立册,不定期开展访贫问苦。党员骨干全面参与政策宣导,配合社区随时服务应急。志愿者全面参与政策宣导,配合社区随时应急服务,通过拉动多方资源共同参与,形成了“社区搭台、群众办事”的良好局面。特别是在疫情期间,近600名下沉社区党员干部和志愿者参与一线防疫工作,挨家挨户进行统计排查、配送物资,配合开展核酸检测,社区居民对疫情期间社区的工作给予了支持和肯定,增强了社区党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精神堡社区牢牢抓住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这个根本和关键,以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为抓手,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在基层落地、生根、见效。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