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儒释道合流的文化瑰宝
来源:中国民族报 龙小帆 发布日期:2023-03-22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位于四川盆地东部的重庆市大足区,丘陵起伏、气候湿润。初唐永徽年间(650年-655年)的斧凿,在大足铁山镇一座海拔449米、名为尖山子的山上,劈开了大足地区石窟造像的序幕。经过200余年的酝酿,当历史行进到晚唐景福元年(892年),天下纷扰之际,昌州刺史、昌普渝合四州都指挥韦君靖在大足北山建筑军事要塞,并捐资雕刻毗沙门天王、千手观音等造像,成为大足地区大规模开龛造像活动的先声。又经过前蜀、后蜀50余年的经营,大足石刻在两宋时期达到了巅峰。

石门山石窟三皇洞(局部)

  从初唐到明清,大足石刻的雕凿之声不断。持续千余年的营建,在大足的山野间留下了大大小小143处石窟寺、5万余尊造像和10万余字铭文。1999年,这座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世俗化风格的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继敦煌莫高窟之后第二个列入该名录的中国石窟。这百余处石窟寺,以北山、石篆山、石门山、南山、宝顶山石窟内容最为丰富、雕刻最为精美、保存最为完整。置身于石窟长廊,崖壁上长达31米的释迦牟尼佛涅槃圣迹像、千手交错的千手观音、宽达20米的观无量寿佛经变相龛等,无不令人啧啧称奇,叹服于古代工匠的鬼斧神工。

  大足石刻以佛教造像为主,兼有道教、儒教造像。其中80%的造像都雕刻于晚唐至南宋时期,几乎所有的大中型石窟也都完成于这个时期。可以说公元9-13世纪,是大足石刻造像的黄金时代。

  大足建县于唐乾元元年(758年),属昌州。唐光启元年(885年),昌州府治迁至大足,其后400余年间,作为昌州府治,大足的经济、文化得到迅速发展,为石窟的大规模开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唐代的两任皇帝玄宗、僖宗先后避难蜀中,大批文人学士、百工巧匠等也随之入蜀。中原文化的南迁,为巴蜀石窟的崛起提供了可能。

  在如烟的岁月中,大足石刻数次为荒草掩没,又数次冲破荆棘的束缚。1940年初,以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刘敦桢等为代表的中国营造学社成员,在川康古建调查过程中,偶然听闻大足有摩崖造像,于是临时转道大足,对大足石刻中的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窟以及一些古建筑作了调查。

  1945年春,中国学典馆馆长杨家骆从即将付印的《民国大足县志》里了解到从未听说过的大足石刻造像,于是,决定组织考察大足。这个考察团共15人,包括考古学家马衡、历史学家顾颉刚、画家梅健鹰等。这是大足石刻史上的第一次科学考察,考察团详细考察了北山、宝顶山石刻,并进行了鉴定、命名、编号、拓片、绘图、摄影、测量、记录等工作。考察团认为大足石刻的发现“实与发现敦煌相伯仲”“考论其价值,以为可继云冈、龙门鼎足而三”。“大足石刻”一名也因考察团成员在此后的演讲、文章中多次使用而沿用至今。

  1947年,梁思成受邀参加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建校200周年纪念活动,并担任“远东文化与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主席。与会期间,他以四川大足石刻为主题,作了一场讲演,正是他首次把大足的雕塑艺术介绍给国际学术界。

  以北山、石篆山、石门山、南山、宝顶山石窟为代表,成熟于晚唐至两宋时期的大足石刻,不仅汲取前期石窟艺术的精华,同时受巴蜀地域文化的滋养,以其不可替代的历史、艺术、文化价值,成为中国石窟艺术的辉煌篇章,反映了当时儒释道在民间信仰层面融汇合流的趋势。

石篆山石窟文宣王龛

  石篆山石窟开凿于北宋元丰至绍圣年间(1082年-1096年),造像内容包括表现孔子及其弟子的“文宣王”龛,佛及其弟子的“毗卢、释迦、弥勒佛”龛,老君及其传道者的“太上老君龛”,儒释道和谐共处于同一造像区和功德主严逊的个人信仰中。石门山石窟开凿于北宋绍圣元年至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094年-1151年),造像既有佛教的西方三圣与十圣观音、孔雀明王等,又有道教的三皇、东岳大帝等。南山石窟开凿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年-1162年),有南宋时期雕刻最精美、神系最完备的道教造像。其功德主之一何浩,既有儒生的身份,又为求子在南山石窟捐刻道教圣母,还为追荐先人在北山石窟附近捐刻佛教地藏菩萨、引路王等造像。

  大足石窟砂岩质地的崖面,使其艺术的呈现更为自然灵动。北山石窟开凿于晚唐景福元年至南宋绍兴末年(892年-1162年),刻工细腻、精美典雅,被誉为“观音造像的陈列馆”,有水月观音、数珠手观音、玉印观音、不空羂索观音等数十种。造像或小巧玲珑、精致简约,如刻于前蜀、后蜀的千手观音(第273号龛);或身姿窈窕、体态婀娜,如刻于南宋的数珠手观音(第125号龛);或坐姿自在、神态潇洒,如刻于南宋的水月观音(第113号龛)。第136号转轮经藏窟刻于南宋绍兴十二年至十六年(1142年-1146年),是北山最完整的大型石窟。窟内坐在吼狮之上的文殊与骑在白象背上的普贤最引人注目,善良温存的样子完全像是世间的女子。菩萨造像肌肤莹润、璎珞佩饰繁丽,历经800余年的岁月侵蚀,仍宛如新刻。北山石窟第155号、245号等窟的诸佛、菩萨、天王造像,同样也有着非常明显的世俗化倾向。

  比起早期北方石窟,大足石刻呈现出淳朴的生活气息,来源于生活实践的艺术处理手法使大足造像表现出强烈的世俗化倾向。宝顶山大佛湾第15号报父母恩重经变相龛,以10组日常的家庭生活图景表现父母含辛茹苦养育子女成人的过程,阐释佛教中父母恩重难报的“孝道”观念。大佛湾第30号牧牛道场,以牛喻心、以牧人喻修行者,通过12组造像表现佛教禅宗修行的次第和境界,极具乡野情趣。深奥的佛教义理在这里被表现为通俗“读本”,石窟艺术的本土化、世俗化特色被推向了一个新高度。

  (作者单位:大足石刻研究院。本文图片由大足石刻研究院提供)

《中国民族报》(2023年3月21日 7版)

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zjnews_mzb@163.com

(编辑:吴艳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纪念中韩建交30周年,巩固加深“黄金纽带”友好关系
  • 宗教中国化进程中的代表人物
  •  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宗教领袖对话”分论坛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