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木的光影岁月
来源:新疆日报 王瑟 发布日期:2023-04-27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阿克木·塔依尔(右一)正在给参观者介绍照片。 图片由卡米拉·阿克木提供

阿克木·塔依尔。图片由卡米拉·阿克木提供

阿克木·塔依尔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拍摄的照片。  图片由阿克木·塔依尔提供

  早春二月,我到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县进行专题调研。在伊宁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一组组内容丰富的照片展品,让我脚步难移。

  这些照片均取材当地,一草一木皆是风景,一砖一瓦都是故事,犹如丰富多彩的时间切片。我停留了许久,不愿离去。

  我询问陪同调研的伊宁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贾宏伟:“这些照片太难得了,是从哪里来的?”

  “这是我们县文化馆曾经的宣传干事阿克木·塔依尔拍摄的新闻照片,他今年77岁了。40多年来,他共拍摄了3万余张照片,在这里展出的只是其中一部分。近几年,我们支持帮助他把照片整理出来,还给他在县城及乡镇举办过多场图片巡回展。”

  “我能见见他吗?”

  我突然有了要采访他的迫切心情:一个人用40多年时间,持续不断用镜头记录家乡的发展变化,留下珍贵的影像资料,这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啊。

  几经周折,阿克木老人欣然接受了我的采访。他追忆起40多年来照片拍摄背后的故事,情感浓浓:“从1967年至今,我的工作和生活始终与照相机紧密相连,从未分开过。”

  在他的电脑里,一张张照片沿着时光之河流淌,让我看到这40多年来,他用脚步丈量伊宁县的山区牧场、工厂车间;用镜头寻访普通人生,记录社会百态;美丽山川、历史遗存、民俗风情、城市变革一一定格在他的镜头里。

  在平常的生活中发现美

  生于上世纪40年代的阿克木,自小对身边美的事物有着天然的敏感。上中学时,他这种对美的感知能力,引起了吐尔逊太老师的注意。他觉得阿克木是一个可以培养的好苗子。

  一天课后,他把阿克木带进了自己的摄影暗房。

  在这里,阿克木有了好几个“第一次”——第一次看到照相机和摄影暗房的真实模样;第一次看到照片在平滑的光板纸上慢慢显影,神奇地显现出人和景。

  那一刻,他惊呆了,连眼睛都不敢多眨一下,生怕漏掉什么细节。

  看到他惊奇的样子,吐尔逊太主动问阿克木:“你想学习摄影吗?”

  “摄影?”阿克木一脸疑惑。要知道在那个年代,人们虽然经常看到报刊上的照片,却很少有人真正拥有照相机这样的“高档”货。想到自己有一天也有机会触碰到它,他心里顿时像被电击一般,涌起一股热流。

  “我想学。”阿克木欣然接受了吐尔逊太老师的指导。

  从那以后,阿克木每周抽出两次课余时间来吐尔逊太老师的摄影暗房,听他讲解有关摄影方面的知识,如片子的色彩、影调、反差、层次等。那段时间,他总有一种时光过得太快的感觉,感到自己还没学到什么,时间就过去了。回到宿舍,他反复琢磨学到的知识点,心思仍留在神奇的光影世界中。

  在吐尔逊太老师的指导下,阿克木很快掌握了一些摄影理论知识,还学会了一整套照片冲印技术流程。

  一天,吐尔逊太老师把照相机交到阿克木手上,郑重其事地对他说:“阿克木,你去拍一张照片看看,记住我教给你的拍摄要点,今天拍什么内容,你自己寻找吧。”

  那天,恰巧学校组织学生到乡下参加生产劳动。田间地头到处是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可第一次拿照相机的阿克木,心情却十分紧张,手都在发抖,感觉树上叽叽喳喳的鸟儿都在看自己的笑话。他努力地镇定心绪,一再告诫自己:“没事,就是拍张照片而已。”

  他平复好心绪,认真回忆起老师讲过的拍摄要领,在田野间来回寻找了好一阵认为最佳的拍摄角度,终于,他按下了相机快门。

  回到摄影暗房,阿克木看到自己拍摄的照片慢慢显影,“这张照片整体布局比例适当,用光自然,同学们劳动的场面也不需要过多剪裁。这,就是一张完美的照片。”吐尔逊太老师赞叹道。

  这幅名为《劳动》的照片,出现在了校园的“学习园地”里,引来众多同学围观。大家把阿克木看作是学校里的“小摄影家”,纷纷要求他给自己拍一张漂亮的照片留作纪念。阿克木每天路过“学习园地”,看着自己拍摄的照片,心里很有成就感。

  通过学习摄影,阿克木懂得了透视、光影、构图等知识,这对他后来学习绘画有很大帮助。

  1961年,阿克木顺利考入当时的新疆艺术学校绘画专业。

  回忆起那段求知若渴的时光,阿克木心怀感激:“是吐尔逊太老师带我走进这个全新的领域,也是我追求了一辈子的领域。他教会我如何在平常的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呈现美,我后来的路走得顺畅,得益于这段经历。”

  40年,3万余张照片

  那时学校没有开设摄影专业,这对于阿克木来说有些遗憾,但他很快调整好心态,认真学习绘画课上有关构图、用光及配色等方面的知识。要知道,绘画及摄影这两种艺术门类在某些方面是相通的。几年过后,他的专业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

  1967年,阿克木来到伊宁县文化馆工作。他没有拿起画笔,而是捧起了当年伊宁县唯一一台上海生产的双镜头120照相机。

  “县上现急需一名会拍摄新闻照片的通讯员。这台照相机没人会使用,你正好是绘画专业的大学生,这台相机就交到你手上了。”领导的目光里满是期待。

  阿克木还没有从刚入职的兴奋心绪中走出来,紧张的工作已经在等着自己了。刚上班没几天,领导派他到距离县城60公里左右的巴依托海乡(今巴依托海镇)采访。当时,这里正热火朝天地开展“挖地老虎”工作。

  地老虎是昆虫名,又名土蚕、切根虫等,是各类农作物苗期的重要地下害虫,不把它消灭掉,它就会吃掉庄稼的根,造成农业生产绝收。那些年,挖地老虎是一件重要的农活。

  单位给阿克木配备了一辆自行车,这在当年也是稀缺难得的交通工具。他把相机挂在脖子上,背上包,骑着自行车朝采访点赶去。

  正值初春融雪季节,坑坑洼洼的土路翻起了泥浆,十分难走。可放眼望去,路旁田野里的麦苗已开始泛青,鸟儿在树梢上飞来飞去,欢快地鸣叫,阿克木在轻软的风中骑行,十分惬意。

  60多公里路途,阿克木骑行了大半天,待赶到采访点时已是黄昏,社员都结束劳动回家了。怎么办?第一次下乡采访就遇到这样的事情,年轻的阿克木不知所措。好在当时的村委会主任得知他的来意后,把他安排在一户农民家休息。第二天一大早,阿克木跟着这位农民来到田间地头,认真观察他们是如何挖地老虎的。

  许久,阿克木才找到一个最佳拍摄角度:农民们蹲在田地里,一字儿排开,慢慢地向前,边移动边挖虫。自己蹲在一侧,让这些农民在镜头里形成一条斜线,趁着清晨柔和的光线,他迅速按下了相机快门。这张名为《田间里》的照片便拍摄完成了。

  有没有拍摄成功呢?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回到县文化馆的摄影暗房冲洗照片。

  当照片上的影像在显影液里一点点地显现,阿克木借着昏暗的光线,认真地查看照片细节:人物形象集中,光线分布均匀且饱满,整体构图合理,劳动场景突出,特别是照片上那些农民的脸上充满渴求的眼神,让人过目不忘。他知道,自己拍摄成功了。

  这张来自生产劳动第一线的照片很快刊登在了《伊犁日报》上,得到很多人的赞赏。有人专门到他工作的地方,想看照片是怎么从这个小黑盒子里跑出来的。甚至还有老人问他:“你手里那个小盒子里藏着人吗?为啥能把人‘抓’进去呢?”

  阿克木听后哭笑不得。

  不过,他从大家对他工作的好奇中找到了动力:拍出更多更好反映家乡点滴生活的照片,给大家看。于是,这个整天骑着自行车,奔波在伊宁县田间地头的阿克木,成为当地群众熟悉的名人。

  可对阿克木来说,工作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工作,每逢节假日,反倒成了他最忙碌的日子。有时阿克木到乡村拍摄,一去就是十天半个月,吃住都在农牧民家里。一回到县上,他便钻进摄影暗房冲洗照片,然后向媒体投稿。

  摄影是一门定格时间的艺术,只有多跑现场才能拍到好作品。回忆起那些年充满激情的工作状态,阿克木笑着说:“现在的年轻人根本不了解我们当年在农村工作的情景。那时候村里的卫生条件不太好,每次回到家,我第一件事就是站在家门外把衣服脱光,换上干净衣物,然后再把换下的衣服放在开水锅里煮很久,才能把跳蚤消灭干净。”

  阿克木整日沉浸在忙碌的工作中浑然不觉,可这时,发生了一件令自己伤心的事情。

  1974年春天,正是植树季节。阿克木来到湟渠边准备拍摄群众植树的劳动场面。这时,一辆小车开到了植树现场,司机跳下车大声喊道:“阿克木,阿克木,你赶紧回家看看吧。”原来是父亲突然病危,县上派了车来接他回家。

  阿克木坐上车往家里赶。当时正是春暖花开季节,通往县城的路,因冰雪融化而变得泥泞不堪,车开到中途,就陷在泥坑里熄火了。司机到附近村落给他借了一辆自行车,阿克木才得以在傍晚赶到家,见了父亲最后一面。

  1983年3月的一天,阿克木到愉群翁回族乡拍摄新闻照片,忙碌的工作让他早忘了出门时妻子叮嘱自己的话:“我的预产期快到了,你抓紧时间快点回来,否则我没人照顾。”

  阿克木当时还笑着回应她:“我出去就几天时间,你放心吧。”

  可到了村里,阿克木被农民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吸引,早忘了妻子的提醒,一头扎在工作中,今天到这个村,明天到另外一个村,一天到晚忙着拍摄照片。

  这天上午,他正在村子里拍摄时,看见乡政府一位年轻人骑着自行车飞快地朝自己驶来,边骑还边喊:“阿克木在吗?阿克木在吗?”

  阿克木迎着来人应答道:“我在这儿——”

  来人从车上跳下来焦急地朝他喊道:“我可找到你了。县上打来电话,说你老婆要生孩子了,让你快点回家。”

  阿克木这才想起自己答应过妻子的事情。他顾不上与来人说什么,跨上自行车就朝县城的方向奔去。

  等阿克木气喘吁吁地赶到伊宁县人民医院,妻子已进了产房。县文化馆办公室的一位同事早已等候在产房外,焦急地对匆匆赶到这里的阿克木说:“你妻子说你答应她早点回来的,可你一去就没了音讯。你要是再不回来,万一她有个什么事,我们怎么向你交代?”

  阿克木低下了头,不知该说啥好。

  正说话间,产房里传出消息,妻子生了,母女平安。阿克木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待妻子从产房出来,阿克木说想看看孩子时,妻子却气得不让他看。他只好再三检讨,这才获得了谅解。

  “每次去基层拍摄,看到人们的生活虽然不是很富裕,但脸上总挂着幸福的笑容。看到他们,我就想多拍一些照片。在那个年代,胶卷是稀缺品,不能任我随性拍摄,必须事先考虑好拍什么,从哪个角度拍。我从拍第一张照片起,就给自己定下了规矩:首先要立足本地拍摄好家乡的片子,这里是大自然的一方福地,是聚宝盆,只要好好拍下去,肯定会有好成绩。

  “还有,看到好的拍摄题材,绝对不能敷衍了事,不能为了拍到好照片而去摆拍。所以,我拍摄的时间一般会很长,以至于在拍摄点,我的拍摄对象经常忘记我的存在,任我进入他们的日常生活及工作状态中。所以,大家都说我拍出来的人物表情自然,很真实。”为等待这种自然状态的出现,阿克木等候几个小时、半天或一天是常事。

  那些年,他走在伊宁县的托乎拉苏大草原上,走在吉尔格朗河两岸旁,走进金色的稻田里,以及施工场地建设者的生活中……丰富的作业场景、不同生活际遇的劳动者,及其背后感人至深的故事,促使着他用相机将其定格成一幅幅有故事、有情节、有温度的瞬间。不知不觉,他拍摄了3万余张照片。

  那些年,他拍摄的片子,常常登上伊犁各种新闻媒体和杂志的版面,让人们看到了伊宁县各族群众的生活追求及精神面貌。

  家乡点滴定格方寸之间

  五六位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坐在地上,每个人面前是一只躺倒的羊。他们正手持剪刀,把羊身上浓密的羊毛剪下来。身后,围观的群众正饶有兴致地看着这场剪羊毛比赛;

  3位接线员戴着耳机,手拿插线坐在一排高大的柜子前。他们微张着嘴,似乎在向电话那端的人认真地说着什么;

  一群人排着整齐的队伍从一处高大的院门走出来。门前的群众正笑意盈盈地鼓掌,迎接这支披红戴花的队伍。这时,几个调皮的孩子却看向了镜头,灿烂的笑容使整个画面变得生动,富有感染力;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伊宁县曲鲁海乡曲鲁海村上皮牙子大队,一位村民是致富能手,刚成为万元户。画面上,他正给脚边的一大群鸡喂食;

  青青草地上,孩子们围坐在一位拿着书本的大人身边,认真聆听着他的讲解。他高高挥舞起手臂,似乎正在兴头上;

  ……

  “这些照片,都是我在全县各乡镇的田间地头、工厂企业、高山牧场等地拍摄的。我记录这些普通人的身影,就是在记录国家发展变化的脚步:改革开放、学雷锋活动、植树造林、包产到户、土地承包、文化下乡、基层宣讲、科技种田……不承想,这一记录就是40多年。”阿克木说。

  阿克木仍清楚地记得自己拍摄这些照片时的情景——

  “这张照片是1983年拍的,当时我住在一位叫塔西买买提的村会计家里。他家4口人住在外屋,却安排我住在里间,让我特别感动。”

  “这张关于伊宁县托海水电站的黑白照片也是1983年拍的,而这张彩色照片,同样是托海水电站,是我2015年拍的。两张照片拍摄时间不同,但拍摄地点是一样的。”

  “这张照片摄于1979年,拍的是伊宁县人民医院医生第一次为患者做手术,来自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专家,正手把手教当地医生做手术。”

  “这位赤脚医生来自伊宁县吐鲁番于孜乡,她到田间地头为农民看病,那天刚好被我抓拍到了。”

  ……

  说起一张张照片背后的故事,阿克木老人有说不完的话,他的眼神亮亮的,仿佛又回到当年拍摄时的场景。

  1984年前,他所拍摄的照片绝大多数是黑白照片。1984年以后,他的照片库里开始出现了彩色照片——人们的笑容更加灿烂,衣着更加鲜艳,所拍摄的背景也更漂亮:蜿蜒于托乎拉苏大草原的盘山公路,让一方美景尽入游人怀抱;一条条串联起乡村的柏油路,让“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的生活成为遥远的回忆;一座座崭新的民居错落有致,一面面充满美丽乡村气息的文化墙随处可见……

  这些年,阿克木老人也先后换了5台照相机,从最开始的黑白胶卷120相机、彩色胶卷相机,再到现在的数码单反相机,变的是镜头里的画面,不变的是他用影像记录这片土地沧桑巨变的坚持。

  当他按下快门的瞬间,家乡的点滴定格在了镜头的方寸之间。而这方寸之间,却成了撩拨人们心弦的记忆。

  只要拍得动,我会一直拍下去

  2018年,伊宁县委宣传部牵头,面向社会征集了万余张1978年至2018年当地历史照片,从中筛选出近400张具有代表性的照片,于国庆节在伊宁县吉尔格朗河旁的吉河书屋进行了展览。

  展览的每一部分,由凸显当时历史背景的照片组成,让人们看到曾经的生活、历史的光影。其中,1978年至2000年的百余张照片由阿克木提供。

  影像是时间的刻录机,是时间之书的另一种表达。人们簇拥在阿克木拍摄的照片前,仔细寻找着、回忆着。甚至还有人搬来了小板凳,坐在展出的照片前,长时间地一帧帧看。老人们从这些照片中回忆自己年轻时的生活,给晚辈们讲述那个年代的故事;年轻人从光影的记录中,寻找童年记忆;而孩子们对这一张张照片记录的历史充满了好奇……这些照片中的人和事,把参观者的过往和家乡的变化紧密相连。

  一位多年前曾在伊宁县人民法院工作的退休干部,专门从乌鲁木齐赶到伊宁县吉河书屋看摄影展。他边走边看,最后,在一张摄于1983年伊宁县某乡镇法庭工作人员的合影前停下了脚步。他突然拉住身边的朋友,指着照片中一位年轻人说:“看,这就是我。”老人说起当年的往事,眼里涌出了泪花。

  一位在伊宁市公安系统工作的民警,在一张摄于1984年的赛马活动照片中,看到了童年时的自己。他指着照片中的孩子对家人大声说:“快看,这是我,那时的我还不到10岁,站在我身边的爸爸妈妈看起来好年轻。可现在,我再也见不到他们了。”说着,他和家人抱头痛哭,不能自已。

  一张张老照片中的孩子已长大成人,一些老人却永远离开了,这些照片将他们的笑容和身影定格。而画面里展现出的家乡面貌,让后人看到了巨大变化——路变宽了,树多了,县城变漂亮了,乡村变整洁了,广袤田野出现了大型机械的身影,机械化作业代替人工收割,村民们再也不用累弯了腰;现代化厂房耸立在乡村大地上,村里的年轻人成为新一代产业工人……

  通过阿克木的镜头,人们一览家乡发展的“速度与激情”。

  阿克木说,上世纪70年代主要拍摄农牧民劳动的场景,上世纪80年代拍摄的大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他拍摄最多的是群众文化活动。退休后,他继续拍摄人物、风光以及家乡的变化。

  阿克木老人将胶片时代的每张照片进行电子扫描,建档保存在电脑硬盘里,并专门腾出一间房子放置洗印好的照片。

  近些年,经阿克木精心装裱的照片,在伊宁县、伊宁市及乌鲁木齐市等地参加过展览。伊宁县每年举办杏花节时,都会展出他拍摄的照片。2015年,庆祝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活动上,阿克木老人拍摄的数百张笑脸照片被组成了一面笑脸墙。

  “只要拍得动,我会一直拍下去。”阿克木翻看着之前拍摄的照片笑着对我说,“如今,家乡变得越来越好。我希望通过这些照片,让人们感知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虽然退休了,但对于摄影人来说,摄影是永远不会退休的。我现在身体还算健康,还有很多拍摄计划等待完成,比如那些曾对伊宁县发展作出贡献的老人,我以前拍摄过的老地方,我还想继续拍下去,为家乡留下更多记忆。”

(编辑:文静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