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民宗委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会同重庆市教委、团市委积极指导大中小学校有形有感有效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创新推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以宣传教育为基础,深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化思想引领,突出育人属性,持续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将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西南大学组织开展党的二十大“微宣讲”活动,选拔优秀宣讲员代表组建青年巡讲团,深入民族地区基层一线和各级中小学开展理论微宣讲。把握主题主线,深化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充分发挥重庆西藏中学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和重庆医科大学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作用,开发“民族团结教育思政课”,打造“博观藏中小论坛”,开展“国旗下的讲话”“中华民族一家亲”“各族少年手拉手”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各族青少年了解国家民族政策,学习非遗民俗文化,聆听民族团结进步故事,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党建带团建”,充分发挥红色教育资源的激励作用,举办“行走红岩”“赓续红色血脉”等主题团日、主题党日活动,带领各族青少年走进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红岩魂陈列馆,组织观看大型红色历史舞台剧《重庆·1949》,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现场教学。
以交流活动为抓手,推动各族青少年手牵手。深化拓展跨区域双向交流,成功举办“石榴籽一家亲”昌渝青少年交流活动,组织西藏昌都与重庆两地青少年“手拉手”结对交流,携手走进重庆大轰炸遗址、建川博物馆、科技馆等,通过课堂讲授、现场教学、研讨交流、实践体验等一系列“沉浸式”互动,促进昌渝青少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手足相亲、共同成长。重庆西藏中学创新推出“石榴花儿向党开”“寻根·行走山乡”等一系列主题活动,牵手重庆南开中学开展“青春之行”联谊,持续开展“我在重庆有个家”亲情牵手活动,推进学校互访、学生互助,引导各族青少年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西南大学充分发挥大学生朋辈引领优势,组建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学生社团“红石榴学生成长社”,搭建各族学生交流成长平台。
以实践担当为重点,凝聚同心圆梦的青春力量。着力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抓实青年服务,推进实施《重庆市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8—2025年)》,打造“‘12355’青少年服务台市级台+区县站+社区点”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推动各区县出台青年发展标志性政策376项,组织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等工作,积极引导青春助力乡村振兴、生态环保、创新就业等事业。西南大学推进开展“青春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选拔组建20支社会实践团队,赴民族地区开展调查研究、义务支教、乡村美化、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各族学生担任国家政策宣传员、乡村青年组织员、家乡红色文化和特色产业推广员。重庆医科大学策划开展“医路有我·奉献青春”志愿服务活动,依托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阳光心语志愿者服务队,组织优秀学生代表走进基层一线,开展公共卫生、中医药、慢性病、传染病防治等宣传和心理健康筛查、心理援助等公益活动,受到社会广泛好评。 (重庆市民宗委供稿)
(编辑:杨钰涵)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