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植各族群众心灵深处——江苏徐州多举措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
来源:中国民族报 范瑞远 发布日期:2023-07-14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徐州市民主路小学学生展示“民族大团结”主题的美术作品。 徐州市民宗局供图  

  “‘八号门’事件是陇海铁路大罢工的导火索,并由此成立江苏省第一个党支部——中共陇海铁路徐州(铜山)站支部 ……”近日,位于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环城街道的“八号门”事件旧址观者如市,来自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徐州市树人中学的红石榴暑期实践团学生们在这里开展“学党史、感党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活动,感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力量。

  “在这里我感受到工人们钢铁般的精神,作为新时代青年,我要向革命先辈学习,不断丰富学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参观结束后,学生次仁拉姆有感而发。

  近年来,徐州市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通过建设红石榴广场、培育骨干、挖掘故事、找准契机,多举措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植各族群众心灵深处。

  打造“舞台”

  “贤者之乐,快哉此风。”取名于苏轼的《快哉此风赋》的快哉亭公园,地处徐州市区核心位置,周围人口密集,是当地各族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去年,快哉亭公园进行园林改造,借此时机,徐州市在公园里修建了民族团结红石榴广场。

  每到傍晚,红石榴广场会准时响起音乐声,许多市民随着音乐舞动,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广场焕然一新,我们在这里排练、演出真得劲,这里已经成了民族团结的百姓舞台。”徐州圆梦民族艺术团团长哈宝琳高兴地说。如今,红石榴广场天天有歌舞、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演出,吸引各族群众聚到一起、唱到一起、乐在一起、融在一起。

  徐州市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阵地、内容、队伍、活动融入全市150多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和红石榴广场,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新舞台”。徐州市还通过红石榴家园建设、红石榴就业行动等时机,在城市、乡村、企业、学校等不同领域,融入式实施了红石榴广场建设,红石榴广场成为新时代民族工作新阵地、大舞台。

  培育骨干

  “一二三四,注意动作!好,表情再喜庆点儿!”走进徐州市中心的一间舞蹈练功房内,紫薇花舞蹈团演员们正在排练新舞蹈。这支由离退休职工组成的业余文艺团体平均年龄超过60岁,尽管没有舞蹈基础,但经过几年的努力,他们多次参加省市大型文艺演出,还曾登上中央电视台。

  “登上大舞台令我们骄傲,但更有成就感的是听到群众的称赞。”紫薇花舞蹈团负责人说,在徐州市民宗局的培育引导下,舞蹈团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歌曲、戏曲、舞蹈,经常深入厂矿、部队、社区、乡村进行演出,收获了观众的喜爱,成为了一支当地有名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轻骑队”。

  在徐州,群众是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工作的主角、骨干。徐州市广泛发动群众,利用丰富社会资源,在社区、学校、企业、车站等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队伍;组织实施民族传统体育进高校活动,在10余所高校中组建各类民族传统文艺体育队伍,每年组织开展民族传统体育交流竞赛、民族舞蹈展演活动;借助社会文艺团体的力量,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融入社会文艺宣传当中,徐州圆梦民族艺术团等民间社团每年到社区、部队等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节目展演。

  讲好故事

  徐州市是全国重要交通枢纽、新欧亚大陆桥重要节点城市、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东西部各族群众在此交往交流交融,涌现出许多中华儿女一家亲的感人故事。

  2021年12月,有两位维吾尔族大哥开着大货车,从新疆库尔勒来到江苏徐州沛县,8天8夜,跨越4700公里。两位大哥的这趟长途,是为一位江苏货车司机当免费代驾。

  原来,江苏司机赵序磊在新疆装货时,意外被货物砸伤了眼睛。一边是必须去北京治疗的紧迫,一边是车无法开回江苏的难题,此时,两位相识不久的新疆大哥伸出援手,书写了“万里代驾”的感人故事。

  后来,在沛县政府的支持下,赵序磊夫妇用直播的方式宣传新疆特产,为新疆“代言”,让浓浓的“民族兄弟之情”得到更广泛的传播。“我从此以后多了两个亲人,我们是永远的一家人!”回忆起这段往事,赵序磊仍十分激动。他表示,已将货车改造成民族团结宣传车,要将“万里代驾”民族团结故事传播万里,要在万里行程中讲好“中华民族一家亲”故事。

  来自西藏的巴桑卓玛母女两人跨越20多年在同一所高校成才,以“校友”身份回母校同台演讲,诉说对党和国家的感激之情,成为一段佳话;徐州医科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连续多年赴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上塘镇中心小学支教,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带学生们认识更广阔的世界;在徐高校开展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老师“结亲认亲”活动,来自边疆的少数民族学子在内地有了汉族“妈妈”……多年来,徐州通过“培根育苗”工程,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实践种下了千万棵“红石榴苗”,开出许多美丽的民族团结之花。

  找准契机

  “我刚到徐州时身高只有1.5米,老师曹利群每天从家里带2个煮鸡蛋给我,现在我即将毕业,已经长到1.8米,是老师‘妈妈’把我喂壮了。”今年6月,徐州市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启动仪式上,来自西藏的学生扎西讲述了来到徐州、爱上徐州、融入徐州的暖心故事。当扎西在舞台上眼含热泪向曹利群深情呼喊出“妈妈”时,许多观众十分感动,流下了泪水。扎西又动情地唱起《党啊,亲爱的妈妈》,表达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之情。

  徐州以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为契机,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系列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钟鼓楼大统战街区”,同时命名授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研究实践基地和民族文艺演出广场;开展“红石榴就业行动”,打造“创业就业+精准帮扶+共同体意识”的营商平台,为西部地区提供就业岗位900余个;制定各族青少年“手拉手”交流计划,民主路小学、生态园小学等学校与西部地区小学开展“云端共同升国旗”“鸿雁传书”“夏令营”等“手拉手”结对互动活动成为常态。

  来自青海省海东市的小伙白玉山今年来到徐州就业,没想到仅仅2天就通过“红石榴就业服务中心”找到了满意的工作,他激动地将这个消息传递到千里之外的老家,引来20多位乡亲赶到徐州,不到3天的时间就全部实现了就岗就业。

  “徐州市‘红石榴就业服务中心’,不仅为我们提供就业咨询、就业培训等服务,还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我们要好好干,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白玉山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

(编辑:郭史柠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