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千山万水的文明对话“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 世纪的中法交往”展在京举行
来源:中国民族报 姚婷 发布日期:2024-04-19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暨中法文化旅游年。由故宫博物院和凡尔赛宫殿、博物馆及国家园林公共机构(以下并称“凡尔赛宫”)联合主办的“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展览,自4月在故宫文华殿开幕以来,已迎来全国乃至世界许多国家的观众。

  17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被认为是中法宫廷间交往和文化交流的黄金时代。本次展览以17、18世纪时期中法两国外交、文化和艺术交流为主题,精选故宫博物院、凡尔赛宫及其他文博机构收藏的大约200件文物联袂展出。展览分为“龙与百合花的相遇”“紫禁城中的法国风景”“凡尔赛宫的中国时尚”三个单元,向观众呈现百年间中法两国彼此尊重、相互欣赏,彼此借鉴、相互学习的文化交流史。

 

龙与百合花的相遇

  龙是中国古代帝王的象征,百合花是法国王室的重要标志,来自中法两国宫廷的代表性元素,在故宫收藏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四送给康熙皇帝的一块怀表上予以完美呈现。这块铜镀金壳开光人物像怀表表盘中心绘有金色百合花图案,指针为郁金香形状;打开机芯,可见摆轮保护罩上镂雕着一条中式五爪金龙。龙与百合花的相遇,正是中法两国历史上交往的见证。

路易十四送给康熙的铜镀金壳开光人物像怀表。

铜镀金壳开光人物像怀表摆轮保护罩上镂雕着五爪金龙。 故宫博物院供图

  1685年,路易十四派出6位耶稣会士以“国王数学家”的名义通过海路前往中国,因久未收到其音讯,遂派遣另一个传教团通过陆路去往中国。路易十四当时写了一封信让传教团带给康熙皇帝。在信中,路易十四亲切地称呼康熙为“最亲爱的好朋友”。遗憾的是,陆路传教团在俄国不被允许过境,这封信也就没有送达康熙的手中。而另一边,“国王数学家”使团于1688年2月到达北京,得到康熙的召见,其中的白晋与张诚更是被选为数学老师留在康熙身边。使团传教士菲利普·阿弗里尔回到法国后则出版了《欧亚行记:探寻通往中国的新道路》一书,记述路上的见闻。此次展览展出的该书版本为路易十四的旧藏,后传至路易十五之女手中。

  17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中国正处于康熙、雍正、乾隆的鼎盛时期,而遥远的法国,处于路易十四、路易十五、路易十六的统治之下,三位中国皇帝与三位法国国王的执政时期高度吻合。展览的第一单元,同时呈现三位中国皇帝与三位法国国王的画像,这在双方文物展览史上还是第一次。除了帝王肖像外,展览还展出众多法国王室收藏的在华耶稣会士关于中国的著作,以及根据在华耶稣会士的书信、报告编撰的《中华帝国全志》,这些是法国宫廷及社会各阶层获取中国信息的重要来源。展品中,描绘第一个到达凡尔赛宫的“中国人沈福宗”的画作以及1686年暹罗使团赠送给路易十四的中式银壶,是早期法国宫廷对中国文化充满浓厚兴趣的重要见证。

  18世纪,随着《中国哲学家孔子》《中国通史》等介绍中国儒家经典和历史等方面的外文著作的传播,欧洲掀起“中国热”。法国思想家如伏尔泰等对中华文明进行深入解读,将儒家典籍中的政治和文化思想与欧洲的情况进行比较,推动和影响了法国的启蒙运动,这是中国文化向世界贡献的智慧。

 

紫禁城中的法国风景

  17至18世纪,随着中西文化的大规模接触和交流,西方文明的物质成果进入清政府的视野,紫禁城成为中外艺术、科学、技术交流融合的舞台,这在清代宫廷收藏的文物中多有体现。法国在清代宫廷对外交流中占有重要地位,中法之间的文化交流互鉴形成了中国宫廷内独特的风景。

  在清代宫廷收藏中,来自法国的物品种类丰富,它们或来自两国交往的礼品,或来自耶稣会士的贡献,或来自两国之间的贸易,其中还有清代宫廷直接向法国定制的物品。展览中一组三件的铜胎画珐琅牡丹纹海棠式花篮产自不同时代、不同产地,别有意趣,向观众生动呈现了乾隆年间的“高定”故事。紫禁城中收藏有大量来自法国的钟表、科学仪器和瓷器。此次展览展示了法国御用钟表匠巴尔萨扎·马蒂诺二世制作的黑漆彩绘嵌铜活鼓字盘二套钟与铜镀金壳画珐琅人物图怀表;法国王家科学仪器制造商巴特菲尔德制作的铜镀金矩尺与测角器、沙波特制作的提环赤道公晷仪与绘图平板仪。法国王家瓷器制造工场——塞弗尔瓷器工场的瓷器十分有名,展览中一对精美的粉地彩绘描金开光花卉人物图两节瓷瓶是路易十五及其国务大臣贝尔坦赠送给乾隆的礼物。最有意思的是,展品中还有乾隆年间通过“广东粤海关”向法国定制的铜版《平定伊犁等处得胜图》以及画珐琅器,这在清宫造办处的《活计档》中均有记载。

  在艺术文化领域,法国油画、纺织品、透明珐琅等成为清代宫廷艺术创作借鉴的对象。在紫禁城内,中法两国的文化密切互动,激发出丰富的想象力和新创意,催生了清代宫廷文化的新元素和新风貌。

 

凡尔赛宫的中国时尚

  1700年1月7日,为庆祝新世纪的到来,路易十四身着中式服装,乘坐中式轿舆出现在宫廷化装舞会上,将法国对中国文化的狂热推向新高。

  随着中西贸易、中法交往的深入,大量中国物品被输送至欧洲市场。17世纪出口到法国的中国瓷器以青花瓷为主,路易十四的行宫马尔利城堡就有收藏。18世纪时,来自中国的瓷器、壁纸、丝织品乃至折扇,在法国王室贵族中广受欢迎。从中国进口或在法国生产的借鉴东方装饰风格的扇子是高雅之物,用折扇搭配宫廷服饰,在法国贵族女性中一时成为风尚。

  同一时期,法国还对中国艺术品进行装饰和改造,尤其是对中国瓷器进行改造,使其更符合自身的审美和需求。18世纪,随着铜鎏金技术的发展,华丽繁复的铜鎏金装饰与精致典雅的中国瓷器完美结合,与当时法国宫廷豪华的室内装饰风格融为一体。此外,将中式屏风上的漆板切割下来,装饰在古希腊风格的柜子上,是18世纪30年代巴黎商人的创意,虽造价昂贵,但深受王室和贵族喜爱。

淡紫地彩绘描金风景人物图瓷蛋形瓶。

彩绘描金风景人物图成套瓷茶具。

  中国文化深刻影响着法国的艺术风尚。17世纪下半叶,法国开始关注和研究中国制瓷工艺。18世纪中叶,高岭土矿的发现使法国在塞弗尔瓷器工场成功生产出硬瓷。这些瓷器的造型和装饰图案多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展览中一套彩绘描金风景人物图成套瓷茶具,是塞弗尔瓷器工场著名画家雷科的作品,瓷器主题图案为中国风景人物,描绘了西方人想象中的中国人闲适安逸的田园生活。

  法国在油画、版画、挂毯、纺织品、漆器、建筑、园林等诸多领域也大量汲取中国元素,这在凡尔赛宫及其附属宫苑的装饰和陈设中就有突出体现。路易十五的王后玛丽·莱什琴斯卡曾以中国风格为主题,两次重新布置她在凡尔赛宫的房间。一次是1747年贴满中国风格的壁纸,称“中国厅”;另一次是1761年布置了8幅描绘中国人茶叶种植和贸易活动的巨幅油画,并将“中国厅”改为“中国人厅”。本次展览特别在文华殿工字廊北端,复刻了玛丽·莱什琴斯卡王后“中国人厅”的场景,观众可一窥凡尔赛宫的中国时尚。

展览复刻的玛丽·莱什琴斯卡王后的“中国人厅”。

  作为2024年中法文化旅游年的重点项目之一,“紫禁城与凡尔赛宫”展览呈现出一百多年间中法两国在政治、外交、文化及艺术领域持续不断、广泛深入的互动交流。中法跨越千山万水的文明对话,架起了东西方文明的沟通之桥,为世界多样文明和谐共处提供了历史范例。

(作者单位:故宫博物院宫廷历史部,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姚婷拍摄)

(编辑:吴艳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