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与佛教文化】不二法门
来源:中国民族报 谢志斌 发布日期:2024-04-28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不二,指认识事物真理实相的一种方法,也就是“中观”或者“中道”;法门,修行者入道的门径。“不二法门”原为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后世多用于比喻独一无二的高效途径,或不可言说的绝妙方法。

 

  “不二法门”一词出自三国时期支谦所译的《维摩诘经》,其中第九品《入不二法门品》云:“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

  《维摩诘经》讲述古印度毗耶离城中有一位资财无量的长者,名为维摩诘,他精通佛法,智慧无边,辩才无碍。维摩诘虽然是一位居士,但佛学修为极高,经常在各种世俗场所以种种善巧方便来教化信众修习大乘佛法。

  有一次,维摩诘称病在家,国王大臣、长者居士、婆罗门等都前去看望。维摩诘心想:“我患疾卧床,世尊大慈,怎么会不垂愍慰问呢?”释迦牟尼佛知其心意,便派文殊菩萨前去探寻,“即时八千菩萨,五百声闻,百千天人,皆欲随从”。

  维摩诘和诸位菩萨、罗汉简单寒暄之后便开始讨论佛法。维摩诘问众菩萨:“诸仁者,云何菩萨入不二法门?”于是菩萨们依次围绕生灭、善恶、垢净、罪福、有为无为、世间出世间、生死涅槃等话题,表达了超越二元对立的中道观点。最后文殊菩萨说:“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然后询问维摩诘:“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维摩诘默然无语。文殊菩萨感叹:“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由此可见,维摩诘和文殊菩萨所认可的“不二法门”,不仅是超越对立、矛盾的中道观念,而且也超越了思想、语言所能思虑、诠释的范畴。

  “不二”思想主张世间与出世间、生死与涅槃、有相与无相、有知与无知,乃至生死、苦乐、贫富、高低等人们原本分别对待的现象或事物,其本质是没有任何区别、完全平等不二的。由此认为入不二法门可得大彻大悟,远离一切烦恼,进入“大自在”涅槃境界。“不二”是大乘佛法的核心思想之一,也是信徒修行的崇高目标,在佛教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作为成语的“不二法门”,淡化了其哲学思辨的理论色彩和佛教法门的实践特色,一般只强调某种方法的唯一性。如宋代洪迈的《容斋随笔·二士共谈》有云:“子观杜少陵寄李太白诗云:‘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使二公真践此言,时得洒扫撰杖屦于其侧,所谓不二法门,不传之妙,启聪击蒙,出肤寸之泽以润千里者,可胜道哉。”清代黄遵宪的《与梁任公书》中说:“公自悔功利之说、破坏之说之足以误国也,乃壹意反而守旧,欲以讲学为救中国不二法门。”茅盾的《多角关系》中这样描写:“他永远不能弄清他自己的地位。而他久而久之,也就以不弄清为不二法门。”孙犁的《致铁凝信》说:“这是艺术唯一无二的灵魂,也是跻于艺术宫殿的不二法门。”

  或许,以不二法门的中道思想来淡化对偏颇见解的极端执着,淡化对好坏、高低的截然态度,淡化对某一事物的狂热追求,而以和谐与平衡的心态和眼光看待事物,真的会让人活得更加淡然、洒脱、欢喜。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

(编辑:吴艳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纪念中韩建交30周年,巩固加深“黄金纽带”友好关系
  • 宗教中国化进程中的代表人物
  •  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宗教领袖对话”分论坛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