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民族语文翻译国家队”的优秀队员—— 记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译审郑成熹
来源: 沙宇松 发布日期:2020-11-15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郑成熹

  郑成熹是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朝鲜语文室译审。1999年,进入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工作以来,她牢牢坚持党性原则,以忠诚的心理解,以感恩的心工作。始终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做好翻译工作,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在促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体现了民族语文翻译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

  以忠诚的心理解,

  以感恩的心工作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也是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作为传播党和国家政策的民族语文翻译工作者,郑成熹深刻认识到,翻译不是语码的简单转换,而是需要钻研精神、需要高度的责任感。“‘四个意识’是工作明灯,‘五个过硬’是工作目标。”这是她常说的一句话。

  郑成熹多次参与全国两会、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的民族语文翻译、审稿工作,工作21年来,累计翻译、审定上千万字的朝鲜语版国家重要文献。在参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朝鲜文版翻译工作时,她努力做到既把握和体现著作的思想内涵,力求保持习近平总书记的行文风格,又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表达习惯,在做到信、达、雅的同时,让少数民族群众能轻松地理解和接受,特别是把引经据典、成语用词翻译到位。

  以忠诚的心理解,以感恩的心工作。忠于党和国家,是国家翻译机构工作人员的根本准则,郑成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一次工作会议上,一位年轻的同事谈到了社会上一些“翻译技巧”。会后,郑成熹把几位年轻同事叫到一起语重心长地说,我们所做的工作,代表的是党的形象、国家的形象,忠于党和国家是第一位的,所谓技巧上的变通,也必须立足于党性原则。她时常嘱咐年轻同志,作为新时代民族语文翻译工作者,要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增强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要用好翻译这座桥梁和纽带,更好团结各族群众,更好增进“五个认同”,在各族群众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以细节成就结果,

  以实践完善翻译理论

  生活中待人随和的郑成熹,一旦进入工作状态就十分“苛刻”,不容有任何疏漏和错误。在她看来,党和国家重要文献、法律法规和重要会议的民族语文翻译工作,关系到少数民族群众对党和国家政策的理解与贯彻落实,关系到各项事业的发展,绝不能有丝毫马虎。

  郑成熹从不因为时间紧、任务重而降低工作质量。在审稿、定稿时,她总是反复推敲、精雕细琢,常常为一个更贴切的词、更完美的句子而冥思苦想。在承担全国两会民族语文翻译工作任务期间,同事们经常能看到她伏案工作、挑灯夜战的身影。她常说,翻译的结果往往决定于细节,大的东西人人皆知,细节之处却常被忽略。凡词不能一概而译,凡文不能一概而论。要时时观察,适时调整,才能保障翻译质量、完善翻译理论。

  承担全国两会民族语文翻译任务,少则一个月、多则数月要离家在外集中工作。20多年来,除了休产假那一年,郑成熹没有一次缺席全国两会民族语文翻译等重大工作。她舍小家顾大家,克服种种困难,一心扑在工作上,成为同事心目中的榜样。

  近年来,除了审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朝鲜文版以外,郑成熹还承担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胡锦涛文选》(第三卷)、《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汇编》《政府工作报告》等党和国家重要文献、法律法规和重要会议文件的朝鲜文版翻译、审稿工作。此外,她还主持了民族文字出版专项资金项目《中国通史故事》《中华人物故事全书》《美绘中国经典故事丛书》的翻译、审定工作。

  通过多年的翻译实践,郑成熹在对中、朝、韩三国翻译理论和技巧进行对比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理论体系,并运用到翻译实践当中。在应邀参加韩国国立国语院第十五次南北语言研究国际学术会议期间,她发表了题为《术语汉朝翻译中南北术语的参考借鉴使用情况和今后发展方向》的论文,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

  以“传帮带”培养新人,

  以培训壮大队伍

  加强翻译人才队伍建设,重视翻译人才培养,以多种形式搞好“传帮带”,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是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的优良传统。作为民族翻译工作的“老人”,郑成熹经常与年轻的同事们交流,以切磋探讨的方式讨论翻译问题。对于年轻同事提出的问题,她不仅耐心解答“是什么”,还深入分析“为什么”。

  作为“国家民委领军人才”,郑成熹经常对翻译人员进行培训,指导后辈成长。她不仅传授自己多年积累的宝贵经验,还虚心向身边的人学习。“翻译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探索、积累、应用的过程,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积极心态。”郑成熹说。

  郑成熹曾多次应吉林省民委、辽宁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等单位的邀请,为全国朝鲜语翻译业务骨干培训班、法律双语人才培训班、辽宁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培训班的学员授课。她还通过参加研讨会、新词术语审定会以及讲座等形式,加强与兄弟单位同行的交流,推动朝鲜语新词术语规范化、统一化、标准化工作,以实际行动发挥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作为“民族语文翻译国家队”的引领作用,为民族语文翻译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编辑:李华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