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进步在贵州]好花红村:歌红花红日子更红
来源: 沈闵综 发布日期:2020-12-04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好花红哎好花红,好花开在刺梨蓬。好花开在刺梨上,哪朵向阳哪朵红。”73岁的村民王恩俊闲来无事,总爱在饭后沿着村里青石板铺就的巷道散步,不时为远道而来的游客指指路。他所在的村庄,就叫好花红村。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以好花红村景区为龙头,深入推进景区建设,逐步实现“村庄变景点”的目标,让各族群众充分享受全域旅游带来的实惠。

  王恩俊说,正如歌中所唱,党和政府的关怀、各级民宗部门的帮扶,让好花红村各族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因歌得名的布依族村寨

  好花红村原名“辉岩寨村”,是一个以布依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村落。

  在好花红镇好花红村一个农家小院,年逾古稀的杨光英边忙活着早饭,边哼唱着《好花红》。

  歌中所唱的“好花”,指的是布依族人家房前屋后随处可见的刺梨花。“山里、河边到处是野生刺梨,以前生活艰苦,干农活肚子饿了就摘下刺梨果吃。”杨光英说,布依族人喜欢用歌声传达情意,自然万物都是他们唱不完的歌谣。

  上世纪50年代,杨光英因嗓子好,被选入毛家苑公社宣传队。她和姐妹们一起将这首布依曲调从县里唱到省里,从省里又唱到北京。毛家苑乡辉岩寨村,也因之改名为好花红镇好花红村。

  2005年起,惠水县民宗局开展“布依文化进校园”活动,并出版《好花红》教材。从此,作为“好花红调”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的杨光英,每周都抽空去村里小学教老师和孩子们唱歌。

  如今,好花红村的3000多位村民,老老少少随口都能哼唱《好花红》。

  在好花红村,有上百年历史传承的,还有45栋建于清末民初的老建筑。其中,有着200年历史的“中华布依第一堂屋”是好花红村干栏式建筑的代表,如今作为布依族博物馆对外开放。

  为保护传承好民族文化,惠水县民宗局投入10万元征集好花红村布依族文物,共征集布依族服饰、生产生活用具等50余件,在博物馆内展示。

  以“中华布依第一堂屋”为中心,青石板巷将一栋栋老屋一曲一拐地连接起来。好花红村党支部书记朱文虎说,对于古建筑的保护,他们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尊重原貌,对建筑进行加固,对院落进行绿化。

  第一堂屋附近,还有纺织之家、武林郎之家、文林郎之家、酿造之家、商贾之家、染坊之家、歌舞之家等,分别展示了布依族的纺织、歌舞、酿造、习武等文化习俗。

  重点扶持的民族特色村寨

  2011年,好花红村被列入《贵州省“十二五”民族事业发展十大推进计划》重点扶持的民族特色村寨。

  惠水县民宗局按照“国家扶持,省负总责,县抓落实,整村推进”的指导方针,与发改局、财政局、扶贫办等部门协调配合,分类指导,优先安排资金、项目集中投入,项目涉及道路交通、人畜饮水、学校建设、民族文化建设、民居改造、亮化美化以及产业发展等方面。

  2014年,好花红村被国家民委命名为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在保护传承的过程中,惠水县民宗局又拨发120万元资金,推进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农民文化家园、文体活动广场、露天舞台,新修了过桥长廊、布依寨门。

  2017年11月,好花红乡村旅游区获批成为国家4A级景区。

  “越来越多的人因为‘好花红’来到这里。”朱文虎说,游客络绎不绝,当地村民增收的门路也多了起来。

  王兴照一家就是当地发展乡村旅游的受益者。他家依托布依族民居,办起了“刨汤农家乐”。“以前每天赚100元就很满足,现在每天赚1000元是常态。”王兴照说,“一年下来,收入五六十万元不成问题。”

  村里像王兴照一样吃“旅游饭”的还有30多户人家,他们自发成立了农家乐协会“抱团发展”。

  “游客来好花红村,除了逛寨子、听民歌、看竹竿舞,还可以赏刺梨花。”朱文虎说,为了让好花红村四季有花可赏,他们大力发展精品花卉苗木产业,确保春有玫瑰、夏有月季、秋有兰花、冬有梅花。

  传统技艺闯开致富新路

  村民陈忠慧回忆,小时候她家房前屋后种了几丛蓝靛。每年七八月,母亲都会将织好的土布用蓝靛染色,再用竹竿搭起棚子晾晒。

  成家后,迫于生计,陈忠慧常年耕作于田间,抽空还常跟丈夫去城里拉些日常小百货,走乡串寨贩卖来贴补家用。

  2012年,惠水县成立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生产优惠政策工作领导小组,县财政每年安排50万元作为民贸民品工作奖励基金。2014年,惠水县专门设立了200万元民贸民品和产业扶持专项资金,大力扶持民贸民品企业发展。

  2015年开始,受惠水县民宗局委托,贵州布依蓝民族服饰等公司开始去好花红村进行培训,陈忠慧报名参加了枫香染、刺绣、裁缝等课程。之后,她有了新职业,在布依服饰厂当女工,每月工资3000元左右。公司按订单生产,订单多时,就把任务分派到附近村寨里。好花红村就有20多位妇女加入进来,按每件15至20元计件拿工资。

  “村子越来越漂亮,我也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陈忠慧说,在学习制作布依族服饰的过程中,她更加了解本民族文化,“希望布依族服饰能被更多的人喜欢,像《好花红》歌曲一样火遍大江南北。”

(编辑:李华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 收藏!党史学习教育系列评论合集
  • 中国民族报“十二评”合集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