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三明学院: 团结好、教育好、培养好各族学生
来源:中国民族报 吴焰辉 发布日期:2021-10-14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三明学院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共有32个民族的在校生1.4万人。三明学院把团结好、教育好、培养好各族学生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结合,建立完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机制,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贯穿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2020年,三明学院被命名为福建省第一批民族团结进步重点单位,三明学院“石榴籽”工作室被福建省委教育工委确定为福建省首批少数民族学生辅导员(教师)工作室。

  “三准三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是精准对象,守好主战场。学校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主题班会等形式组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针对受众特点,分类施教。通过党校、团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广泛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宣传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依托“致用讲坛”平台,邀请党政领导、专家学者、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系列讲座”宣讲活动。二是找准内容,用好主渠道。学校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等作为重要学习内容,融入思政课建设和课程思政建设,贯穿在新生入学教育和日常教育管理中。组织学生观看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专题片、聆听专题辅导报告、参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三是选准方式,奏响主旋律。学校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积极拓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网络空间。用好各种媒体平台,宣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依托相关研究基地,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相关课题研究。

  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全校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积极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有多名应届毕业生经选拔,分别赴新疆、西藏等民族地区工作,扎根边疆。

  “三重三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创设校园环境。学校在校园里建设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主题教育长廊、团结广场,在办公楼、教学楼、学生公寓等公共场所设置展板,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注重创办文化社团。支持广大师生创办书法研究所、古琴社、围棋社、中华经典诵读协会、大学生文化艺术团、传统体育运动队等社团。注重创新活动载体。发挥学科、专业特点优势,利用重大节点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例如,在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期间开展主题活动,在国庆期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一生五导”,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三明学院探索出“一生五导”工作机制。学校从校领导、优秀党员干部和教师中为各族学生按需选配成长导师、学业导师、朋辈导师、帮扶导师、创业导师,更好地促进各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校领导、机关党员干部到联系、共建学院的新生班级担任学生成长导师,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学习生活压力,培养团结友爱、奋斗进步的意识。遴选优秀教师担任学业导师,由学业导师提供专业指导方向,学生以参加兴趣小组、科技竞赛团队等形式进行选择。以宿舍为单位,为每位新生宿舍配备1至2名学生党员担任“朋辈导师”,帮助新生尽快适应校园生活。党员干部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结对,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健康成长。组织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形成团队,聘请校内外优秀教师、优秀企业家担任创新创业导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三引三关”,完善民族团结进步育人机制。学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积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地方发展育力,把各族学生培养为思想正、心灵美、本领强的优秀致用人才。一是引领思想进步,关注政治成长。每月开展校党委书记、校长与各族学生面对面的交流活动,沟通思想、加强引导。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引领各族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二是引领专业学习,关心学业成长。定期开展学情分析,实施学生成才计划,开展“一对一”帮扶,帮助学生更好完成学业。三是引导感恩奉献,关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设立自强自立奖励金,鼓励学生努力学习、自强不息,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组织开展“边疆访亲”活动,走访经济困难学生家庭,更精准地为各族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三色行动”,提升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效。学校积极搭建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创新创业创造实践平台,引导各族师生积极投身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一是青春红色,助力振兴行动。受福建省委组织部委托,学校主动承担西藏、新疆、宁夏等地干部在福建现场教学的培训任务,深受好评。组织专家为宁化县治平畲族乡规划设计乡村旅游发展项目。与永安市青水畲族乡共建,选派驻村第一书记、科技特派员开展扶贫攻坚。二是青春绿色,参与志愿行动。学校大学生文化艺术团赴三明市革命老区县(市、区)开展巡回演出,传统体育运动队在福建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竞赛项目中取得佳绩。校志愿者协会带领学生进社区、下基层、入学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三是青春蓝色,创新创业行动。学校遴选了一批具有“双创”指导经验的导师与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结对子,以赛带创。藏族学生玉杰、边玛普珍等人在创业导师黄鹏的指导下建立“察鲁玛博藏文化工作室”,在“创青春”福建省大学生创业大赛公益创业赛中获得银奖。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 收藏!党史学习教育系列评论合集
  • 中国民族报“十二评”合集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