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全域打造“浙里石榴红”集群品牌
来源:中国民族报 倪重霄 发布日期:2021-12-23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浙江省民宗委日前制订出台《关于开展“浙里石榴红”品牌培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围绕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省,全域打造“浙里石榴红”集群品牌。

  《意见》明确,浙江将以开展“五百工程”为主抓手,在全省范围内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百个“石榴红”家园、百个“石榴红”驿站、百个“石榴红”工作室、百个“石榴红”志愿服务队、百个“石榴红”宣讲团,以开展“五个一”活动为载体,通过创作一首歌、设计一个品牌标识、建立一个讲坛、培养一批专家、挖掘一批故事等,形成“浙里石榴红”集群效应。

  突出主题主线。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着力在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上下功夫,引导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明确功能定位。“石榴红”家园着眼于打造区域民族团结进步综合性阵地。在全省各地尤其是民族县乡村和民族工作重点乡镇(街道)、社区(村居)、企业、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等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区域,综合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创业创新、公益慈善、联谊交友、文化交流等活动,打造各族群众的情感地标和精神家园。

  “石榴红”驿站着眼于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学习教育阵地。在乡镇(街道)、社区(村居)、企业、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基地等,面向各族群众,提供民族政策理论学习教育、各民族优秀文化传承弘扬、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创业就业技能培训等多样化服务,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质赋能。

  “石榴红”工作室着眼于打造基层民族事务自治、法治、德治、智治融合平台。推广“米娜工作室”经验做法,在社区、企业、学校等基本单元,综合社工、志愿者、教师等力量,设立综合工作室,开展教育引导、情感联络、心理疏导、矛盾化解、服务管理等工作,引导各族群众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

  “石榴红”志愿服务队着眼于培育促进民族团结的志愿服务社团和组织。把志愿服务精神融入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鼓励和支持各族同胞、志愿者、知识分子、文体人才、新阶层人士、慈善爱心组织等,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扶弱济困、联络联谊、治安联防等公益活动,营造各族群众守望相助、手足相亲的良好氛围。

  “石榴红”宣讲团着眼于培育讲政治、懂政策、有情怀的群众性宣讲队伍。广泛组织基层干部、学校师生、志愿者、专家学者、少数民族代表人士等,注重依托“8090”青年宣讲团队伍,深入学校、社区(村居)、企业等,广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夯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人才基础、思想基础和社会基础。

  搭建培育平台。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以党建为引领,依托农村文化礼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教育基地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等,将“五个一”活动广泛嵌入各类基层阵地之中,做到有组织、有队伍、有经费、有阵地、有活动,整合资源、综合利用、系统推进。

  优化工作布局。坚持示范引领和均衡发展相结合、分层分类和相互嵌入相结合,对照新时代民族工作任务要求,围绕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省目标,对“浙里石榴红”品牌培育工作进行整体谋划。各市、县(市、区)和民族工作重点乡镇(街道)、村居(社区)、企业、学校等,积极开展“浙里石榴红”品牌培育,通过连点成线、连线成面,逐步实现全覆盖。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