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银川实践
来源:中国民族报 马建英 赵立春 发布日期:2021-12-09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我们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银川市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十四五”规划,接续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因地制宜扭住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带动各族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行。

  提高认识,加强思想引领。银川市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四大提升行动”(百万移民致富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提升、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提升)为抓手,立足农村劳动力就近非农就业的新趋向,紧抓新机遇,以“严、实、硬”的作风要求,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加强思想引领,大力总结宣传闽宁协作经验,讲好脱贫攻坚故事,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鼓舞各族干部群众实现乡村振兴的斗志。

  完善制度,做好帮扶机制衔接。银川市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五个一”长效工作机制,大力创建市级移民致富提升示范镇(乡)。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将脱贫攻坚以来需要巩固提升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育、美丽乡村建设、农旅融合发展等项目纳入乡村振兴项目规划,建立“领导干部+责任部门”包抓机制,聚焦50个脱贫重点村,调整优化主要帮扶政策,在财政、金融、土地、人才、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重点帮扶。二是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和帮扶机制。开展常态化监测帮扶,建立县乡村三级防返贫防致贫监测预警机制,全面摸排,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实行类别风险防控,采取针对性帮扶措施。三是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机制。巩固深化“联席推进、结对帮扶、产业带动、互学互助、社会参与”的闽宁协作机制,调整完善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的领导体制、工作体系。分类优化闽宁协作与定点帮扶机制,发挥中央单位和社会力量作用。加强产业合作、资源互补、劳务对接、人才交流,助力教育和文化事业发展,支持脱贫地区增强内生发展能力。

  突出特色,做好政策体系衔接。银川市立足实际,围绕产业、就业、社会融入三个方面,制定完善政策体系。一是聚焦产业发展。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需求,完善和调整产业帮扶政策,做好产业布局规划。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人口规模1000人以上的移民安置区制定“一区一策”差异化帮扶方案。培育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重点发展设施蔬菜(瓜果)、葡萄、花卉、枸杞、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提升行动,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探索发展定制农业、旅游农业等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将搬迁群众嵌入产业链,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增强发展后劲。二是重视稳定就业。依据产业、重点人群和市场需求,抓特色培训,不断提高移民就业创业技能和素质。聚焦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拓宽农民工就业创业渠道。培养专技人才,在移民安置区培育建筑、餐饮、家政等劳务品牌,实现订单化、规模化输出。发挥就业帮扶车间、龙头企业等就业载体作用,创造更多“家门口”就业机会。三是促进社会融入。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加强移民社区建设,同时,开展各类宣传教育,引导移民适应新生活,培育移民对迁入地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探索实行农村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实行市县领导干部定期下基层接访制度、包案化解制度,强化源头治理、动态管理。深化“三大三强”行动(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基本保障;加大培训力度,增强能力素质;加大选拔力度,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和“两个带头人”工程(农村党组织带头人和致富带头人),抓好队伍建设。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

  抓实行动载体,做好发展路径衔接。银川市紧抓党中央和宁夏出台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机遇,立足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总体部署,增强乡村发展动力。一是实施“四大提升行动”,全面促进乡村振兴。“四大提升行动”既是宁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途径,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二是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创建工作重心下沉到乡村基层单位,营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环境。建立完善互嵌式移民社区共治机制,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增进“五个认同”。三是注重绿色发展,守好黄河生态环境生命线。加强对移民地区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的宏观管理,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探索走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路子。

  (作者单位:中共银川市委党校)

(编辑:闫若之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