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信阳市:“四融四促”做好新时代城市民族工作丨经验交流
来源:中国民族报 张华 朱玲 发布日期:2022-11-13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河南省信阳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依托城市社区创新打造“四融四促”民族工作法,积极搭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平台,有力促进各族群众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

  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基层党建,促进责任落实。坚持以基层党建为引领,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为抓手,持续巩固“基层党建+民族团结”工作模式,按照“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政策措施到位、群众工作到位”的标准凝聚工作合力、强化责任落实。今年以来,结合“支部联支部”活动,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纳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在各个社区党支部全覆盖开展民族工作专题学习。深入社区文化广场、文明实践站、“红石榴”同心工作室等开展民族团结知识有奖竞答、“民族团结一家亲·共叙和谐邻里情”联谊活动120余场次,实现基层党建活动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有机结合。

  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群众文体活动,促进文化认同。利用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华传统节日在社区开展“端午粽香情”“中秋团圆聚”“重阳饺子宴”等系列活动,积极搭建各族群众交流平台,营造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浓厚氛围。持续挖掘红色文化、根亲文化、淮河文化、楚文化资源,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馆1个,挂牌市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11处,建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公园2个,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牢固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把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融入社区网格化管理体系,促进交往交流交融。积极探索和创新服务管理模式,制定相关民族团结方案,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依托各类信息管理平台提供多元化服务,使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以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浉河区老城街道大桥社区为试点,深入社区推广“红石榴”同心工作室,发挥社区组织、社会团体、志愿者、少数民族干部“四支力量”,开展警民共建、党建共享、联点帮扶等活动,为各族群众提供登记办证、劳动就业、子女入学、法律援助等服务,使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有保障。

  把化解涉民族因素矛盾纠纷融入志愿者服务工作,促进和谐稳定。不断健全完善群众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组织体系,提升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能力,将疏解群众情绪、缓和群众矛盾、满足群众诉求等服务纳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与志愿者服务内容相结合。为妥善处置矛盾纠纷,从全市民族宗教系统、社区基层干部中挑选政治站位高、政策把握准、能力素质强的党员干部,打造一支110余人的民族工作志愿者队伍,对苗头性、倾向性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处置,以情、理、法相结合及时化解群众矛盾。同时,加强与基层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庭和调解组织等平台资源联动联控,把矛盾纠纷控制在内部、化解在源头、调处在萌芽状态,切实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 收藏!党史学习教育系列评论合集
  • 中国民族报“十二评”合集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