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市:力促“三交”,绘就江城和美画卷
来源:中国民族报 马文武 罗一萌 发布日期:2024-03-26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交往交流交融,是增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必由之路。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湖北省武汉市委、市政府把民族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充分发挥超大城市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作用,助力实现就业创业,促进全方位互嵌融居,推动在共同的生产生活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武汉市又称“江城”,是湖北省的省会,享有“九省通衢”的美誉。这座拥有3500年建城史的城市,留下各族先民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足迹,镌刻各民族交融汇聚、守望相助的历程。新时代的武汉市,作为建设中的国家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近年来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各族群众前来务工经商、求学定居,全市现有56个民族1373万人口。

  如今,在白云黄鹤的故里、高山流水的知音福地,各民族正以昂扬向上的姿态携手前行、共同奋斗,不断绘就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和美画卷。

  凝心铸魂,系紧“同心结”

  “这是2023年最动人的重逢!”“这是一场双向奔赴的爱和暖意!”

  2023年3月,曾经救助受困武汉青年、亮出党员徽章的新疆大叔阿布都加帕尔·猛德受邀来到武汉,受到广大市民的热情欢迎。受助的武汉青年第一时间为他送上鲜花和拥抱。这一活动,引发全网热议和强烈反响。

  2023年3月17日,曾经救助受困武汉青年、亮出党员徽章的新疆大叔阿布都加帕尔·猛德看望武汉市汉铁高中学生。罗一萌摄

  在武汉期间,阿布都加帕尔赏樱花、游长江、登黄鹤楼、观中共五大会址,参加“民族团结一家亲 疆湖疆岸有亲人”座谈会,并和武汉市民共同种下象征民族团结的石榴树,传递民族团结进步正能量。邀请亮出党员徽章的新疆大叔来做客,是武汉市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讲好中华民族故事,促进各族群众心灵相通、感情相亲、守望相助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武汉市坚持不懈面向各族群众开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推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搞好社会宣传教育,促进各民族人心凝聚、精神相依。在各族群众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五史”宣传教育、“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系列活动,召开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座谈会,举办“凝聚民族情·奋进新征程”文艺演出,组织各民族代表参观武汉革命博物馆、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通过学习交流、参观体验、专题报告、职工夜校辅导等形式,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在武汉务工的努尔买买提·库宛每次走进红色教育基地,都会被深深感染和打动。他感慨地说:“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人民今天的幸福生活。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铭记先烈事迹、传承红色基因,多为社会和群众做实事、好事。”

  为扩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影响力、感召力,武汉市注重在人流量大、密集度较高的公共空间,打造宣传教育基地。

  2023年4月6日,黄鹤楼公园旅游促“三交”项目启动。何庆良摄

  在武汉地标性景区——黄鹤楼公园,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展陈黄鹤楼1800年屡毁屡建的历史,揭示“国运昌则楼运盛”的真谛;举办历代黄鹤楼诗词欣赏、名家说楼、书画联展等活动,组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周、旅游促进各民族“三交”现场交流会等活动,引导各族游客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在汉口江滩公园、青山江滩公园等地,加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教力度,融造型艺术、休闲观光、教育引导于一体,让广大市民和游客在观光游览中感受中华民族一家亲。

  ……

  武汉市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活动取得了明显效果,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在武汉各族人民中深入人心。

  互嵌发展,走好“兴业路”

  “我们最引以为豪的,不是开了多少家店,而是看到各民族相互成就、共同致富。”32岁的维吾尔族青年阿布杜热黑木·伊米提经常对朋友们这样讲。

  阿布杜热黑木(右)和李燕华一起参加2024年新春年会活动。

  2016年,阿布杜热黑木和汉族大哥李燕华因美食结成“创业合伙人”。两年后,两人在武汉注册成立了湖北石榴籽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两兄弟相互支持、相互鼓励,又成功创立“阿布杜羊杂”等品牌,带动各族员工创业就业。许多员工通过入股方式,成为“门店合伙人”。目前,公司拥有全国加盟店56家(其中,武汉10家),共有员工1187人(其中,新疆籍少数民族员工369人)。公司所有门店均由各族员工共同经营,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增收致富。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武汉市把支持就业创业作为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切入点,引导各民族在共同的生产生活中相互理解尊重、相互欣赏包容,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开展培训提升技能。在全市16个区举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政策法规培训,与武汉商学院、湖北新东方烹饪学校等联合举办职业技能培训班,助力来武汉就业创业的各族群众提高技能。同时,帮助来武汉务工的各族群众解决证照办理、就医就学、房屋租赁等难题。

  引导企业营造互嵌式发展氛围。鼓励企业建立各族员工互嵌式班组,实施混合作业,开展以老带新、互帮互学、集体团建等活动,各族工友和睦相处、团结友爱,企业和员工实现“双赢”。

  加强跨区域交流合作。主动对接青海、甘肃等省拉面产业发展规划,与十余个地市州建立合作共管机制,举办创业培训会,开展拉面技能大赛,邀请专家进行创业指导,支持当地政府在武汉设立办事机构,助力拉面经营户发展壮大拉面产业。在武汉的拉面经营户通过“亲帮亲、邻帮邻”的方式,带动西北地区各族群众来武汉创业就业、学习生活,有力促进各族群众增收致富,推动区域合作和各民族交流互动。

  库尔班江·泰吾克力大学毕业后留在武汉创业,带动各族群众就业增收,2019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

  经过多年的精心培育,武汉市涌现出一批成功就业创业并带动各民族群众共同发展的“领头雁”,以点带面形成良好的辐射带动效应。来自西藏的斯朗·丹增曲培成立了武汉汉藏文化交流中心,设立西藏籍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帮助来武汉的少数民族和西藏籍大学毕业生创业就业。来自青海的撒拉族青年韩索力么乃创立“青隆十八子牛肉拉面”品牌,带领200多位老乡在武汉做起拉面生意。来自新疆的维吾尔族青年库尔班江·泰吾克力大学毕业后留在武汉,成立新疆风味餐饮公司,带动汉、维吾尔、回等民族170人就业。90后新疆籍青年张培文创立武汉微梦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吸纳50余名各民族员工就业,公司微梦团队制作的“疆湖儿女”系列公益视频,讲述交往互动故事。

  社区融居,建设“幸福家”

  2023年5月,在国家民委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的《团结奋进新时代——第十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授牌活动》现场,武汉市武昌区紫阳街道起义门社区党委书记魏玉萍代表社区接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牌匾。

  3月12日,微梦团队在“江岸石榴红”主题园区与各族群众一起种下石榴树。

  “这既是对社区工作者和辖区各族群众的肯定,更是一份责任与担当。我们将继续做好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共建社区幸福美丽家园。”魏玉萍说。

  近年来,起义门社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开设“红石榴学堂”,举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拓展线上线下“1+X”教学模式,举办城市管理法规知识讲座,组织各民族欢度春节、端午、中秋等节日活动,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各族居民一起学语言、学文化、交朋友,心手相连、亲如一家。学员古力加马力·如孜说:“我们经常参加社区活动,切实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

  社区是各族群众共同生活的空间。武汉市把社区作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阵地,推动构建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区环境,营造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浓厚氛围。

  坚持党建引领,整合利用社区党群服务阵地、基层统战工作阵地等资源,发挥社区综合文化站、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作用,探索建立社区“红石榴工作站”,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为各族群众提供就业、社保、教育、落户等方面20余项服务,将“流动”变为“融居”,帮助各族群众“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能发展”。

  打造“社区+大家庭”服务平台,组织各族居民参加“同心红石榴”“红色物业”“四点半学校”“社区好味到”“顺心吧”等各类志愿服务队,开展爱心义卖、义务巡逻、为老帮困、法治宣传等活动,用好邻里人、办好邻里事、筑牢邻里情,社区居民从“旁观的你”变成“行动的我”,对社区“家”的归属感更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深入人心。

  探索建立“互联网+民族团结”工作新模式,打造社区各族居民交往交流交融的“网上家园”。武汉市江夏区在“掌握江夏”APP创建“石榴籽平台”,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报道社区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不断营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良好氛围。

  随着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的不断打造,武汉各族群众交到知心朋友、成为和睦邻居、结成美满姻缘。少数民族经营户居买尼牙孜·肉孜扎根武汉37年,娶了汉族妻子、买了房子、开了车子、赚了票子,如今他儿子也娶了汉族妻子,添了小孙女,一家人其乐融融。新疆籍大学毕业生麦尔哈巴·吾拉木在武汉参加工作,与本地汉族小伙相遇相知相爱,建立了幸福美满的家庭。据了解,武汉诞生了越来越多的多民族幸福家庭,各族群众在武汉买房落户、成家立业,谱写出“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新篇章。

  对口援助,架起“连心桥”

  今年1月,武汉宏农农牧有限公司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十一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我们要在产业发展中不断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真正把养鸡产业做成鄂藏两地各民族一家亲的‘粘合剂’‘连心桥’,争当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标杆。”宏农农牧公司董事长张宏林说。

  在藏鸡养殖项目中受益的西藏山南市乃东区农牧民为武汉宏农农牧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宏林(左)送来锦旗。

  从2020年开始,在鄂藏两地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宏农农牧公司在武汉对口援助的西藏山南市乃东区投资建设藏鸡养殖项目,投资5亿元的一期项目已建成投产,预计二期项目今年将全部完成。届时,该项目将实现存栏蛋鸡200万羽,年产鲜蛋5亿多枚,改变西藏自治区85%的鲜蛋靠内地调运的现状。

  据介绍,宏农农牧公司始终坚持企业发展与群众增收“齐头并进”、促进民族团结与支持乡村振兴“并驾齐驱”,采取飞地经济模式,带动20个经济薄弱村实现增收。公司长期安置在岗农牧民及本地大学生100余人,季节性用工200余人。公司还选派武汉管理和技术团队60余人长期驻藏工作,各族员工齐心协力,攻克高海拔养殖藏鸡存活率低等难题,使企业日益发展壮大。在共同的学习工作中,各族员工结下深厚的情谊。

  近年来,武汉市把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摆在对口援助工作的突出位置,多举措推动经贸合作、文化交流、人员往来,促进各民族相互了解、相互欣赏、相互亲近。

  武汉汉藏文化交流中心主任斯朗·丹增曲培(左二)邀请部分在武汉学习工作的各民族代表开展交流活动。

  依托对口援助机制,武汉市与西藏乃东区、新疆博乐市50余所学校建立盟校关系。2023年11月,乃东中学20名师生代表应邀来到武汉,与华中师大一附中光谷汤逊湖学校师生开展“手拉手”共建活动。两地学生同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政课,共同参观国家级人类遗传资源库、华工激光科创长廊、中国建筑科技馆等,近距离体验国家高新技术发展成果。两地学生还共同许下“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诺言,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心灵深处。

  武汉市不断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对口援助工作机制。开展新一轮武汉与乃东“两区对一乡”结对帮扶工作;建立武汉与博乐各单位、各区、相关街道“一对一”结对帮扶机制;多批次组织西藏乃东500余名、新疆博乐1000余名乡镇、社区干部到武汉市开展培训,安排两地150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农牧民养殖户等来武汉学习交流;常态化开行“鄂博号”旅游专列、武汉至拉萨和博乐直飞航班,协调乃东、博乐参展第二届中国(武汉)文化旅游博览会,引流武汉市民惠游乃东、博乐;协助“遇见乃东”城市宣传片线上推广,开设“援藏见闻录”专栏,推出“藏源乃东·团结共建”系列报道,在各大媒体和照明景观上宣传展示博乐城市形象,提升知名度、美誉度;开展“双结双促”活动,援藏干部与乃东各族群众的情谊日益浓厚。

  多年来,武汉市共涌现出8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18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及15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140个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

  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绵绵用力,也要久久为功。新时代新征程上,武汉市将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不断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推动全市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武汉市民宗委供图)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 收藏!党史学习教育系列评论合集
  • 中国民族报“十二评”合集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