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 学好普通话,筑梦共前行
来源: 叶勒孜亚·叶尔旦 发布日期:2021-07-13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说起学习普通话,我有太多的感触。我在小时候,讲不好普通话,不敢开口,不能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老师和同学眼里,我就是一个不爱说话的娃娃。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站在班级图书角前,我望着五颜六色的童话书,只能焦急地翻看图片,却无法读懂故事内容。当时,我是多么渴望自己也能站在早读的讲台上,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大声朗读故事书,像老师一样能在黑板上写出一排排漂亮的方块字。后来,我在老师的帮助下,开始学习拼音、汉字,终于跨过了语言的难关,并考入了扬州的新疆班。

    扬州,人文兴盛之地。古运河畔的人文景观,承载着盐商文化的东关街,二十四桥明月夜中的瘦西湖,都让我对中华文化的魅力、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比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能将我们带入江南美景,流连忘返;“一蓑烟雨任平生”,凸显了淡泊明志的追求,启迪着我们乐观豁达地面对人生;“长风破浪会有时”,激发起我们直面困境的勇气,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我深刻体会到,学好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仅可以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更是我们作为中国公民应尽的义务。

    大学毕业后,我回到家乡,成为一名税务人。我有一个结对亲戚叫哈马希,她自幼辍学,第一次正规地学习普通话,是在社区夜校。她说,班里只有她一个人不能流利地讲普通话,在每周的升国旗仪式上,无法用普通话唱国歌更是让她心生遗憾。每次接到孩子老师打来的电话,她连一句也听不懂,都是急匆匆地跑到邻居家,请别人帮忙翻译。她说:“你来了真是太好啦,我就能多学普通话了!”望着阿姨热切的眼神,我想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她。

    之后的日子里,只要下班有时间,我都会去阿姨家里教她学习普通话。最初,阿姨可能是因为年纪大又没有基础,前一天学过的内容,她总是第二天就忘记了一大半。但她像小学生一样,拿着笔不停地做笔记、标拼音、注声调,一样都没落下。望着本子里涂改的印记,我感受到了她的认真与努力。

    就这样,从厨房里到饭桌前,从牛棚里到葡萄架下,一天天的对话练习,一点点的字词积累,半年后,虽然音调不太标准,但阿姨已经能够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交流了。

    因为有了语言的优势,她开起了农家乐。从进货到经营,再到和客人们交流,阿姨都游刃有余。她的热情和精湛厨艺吸引了很多人,在那个村小有名气。

    阿姨对我说:“现在啊,我的梦想是能自己买票去坐高铁,去儿子所在的学校,和他的老师、同学们交流。我还要带着儿子看天安门广场上庄严的升国旗仪式,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们一起高唱国歌。”

    我和哈马希阿姨的故事,只是许许多多税务工作者结亲故事中的一个。微光成炬,我将继续立足自身岗位,从点滴做起,为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只有学好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才能让各民族间交流没有障碍。让我们用同一种声音构建同一个梦想,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同心同德、携手前行!

    (作者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尔果斯税务局工作人员,伊犁州第一届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形象大使选拔赛奖优秀奖获得者。)

(编辑:李华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