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就像这首歌唱得那样,科右前旗和阳信县不仅实现了产业、文化等方面的联动,更实现了各族群众心理和情感上的交融。”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统战部部长马宁说。
3月28日,一场以“东腔西韵·山海和鸣”为主题的文化交流展演活动在科右前旗兴科社区成功举办。这场跨越1300公里的文化接力,是鲁蒙跨区域联动推进共同现代化的一次重要探索。
自2024年5月被确认为全国共同现代化试点以来,山东阳信县与内蒙古科右前旗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从产业共兴到文化共融,从单向帮扶到双向赋能,走出了一条共融共通、互利共赢的协作发展新路径,为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鲜活样本。
产业协作:从“一枝独秀”到“多点开花”
阳信县作为全国肉牛产业强县,很早就“以牛为媒”,与内蒙古结下了不解之缘。在科右中旗建设的鸿安大庙牛羊交易市场,填补了当地没有大型肉牛综合交易市场的空白;于2023年5月建成投用的内蒙古华阳20万吨牛肉加工冷链物流项目,帮助当地构建起从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到屠宰加工、冷链物流、市场流通的全链条发展格局。
共同现代化试点建设,则让阳信县与内蒙古的纽带更为紧密。通过实施试点工作,阳信县与科右前旗成功牵手,推动产业协作向更深层次迈进。
华阳集团牛肉加工冷链物流项目。华阳集团供图
“我们企业规模较大,全县及周边地区的肉牛储量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屠宰量,过去经常陷入无牛可用的尴尬境地。现在通过与科右前旗等地区的合作,不仅让我们以更低的成本购买到优质肉牛,还拓宽了当地的肉牛销售渠道,让产业红利最大限度覆盖广大农牧民。”阳信县一家以牛肉产业为主的企业负责人说。
阳信县与科右前旗两地紧紧围绕“九化”发展体系(养殖标准化、屠宰规范化、加工精细化、冷链智慧化、品牌高端化、市场全球化、服务专业化、监管全程化、资源循环化),积极推动产业链深度整合。
2024年10月,两地签署了“跨越山海·犇向未来”联建协议。阳信县依托其完善的冷链物流网络,48小时内将内蒙古牛肉送达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高端市场,同时引入祁连牦牛、西藏雪牛等特色品种,丰富产业链条,构建起更为广泛的跨区域产业协作网。
阳信县委书记郑令健说:“这不仅是一条经济链,也是一条民族团结链。”
试点工作启动以来,科右前旗新增标准化养殖基地3处,带动120余户牧民加入合作社,肉牛存栏量提升15%。阳信县有关企业则以“保底价+市场浮动”的方式进行收购,有效带动科右前旗牧民户均增收超两万元。
机制创新:“五联”协作破解跨区域难题
深化产业协作的背后,是配套机制的不断完善。
试点工作启动后,两地创新建立“五联”协作机制(机制联建、过程联动、人才联通、干部联育、要素联享),为两地的协作发展开辟新路。
在“机制联建”框架下,协作机制不仅覆盖产业领域,也向民生领域不断延伸。
优选企业入蒙帮扶。通过推广“企业+合作社+农牧户”养牛联合体模式,带动科右前旗20个嘎查、300家合作社、3万养殖户发展肉牛养殖。
实施“‘红石榴’就业鸿雁计划”。阳信县20余名肉牛养殖专家定期驻蒙指导,借助产业纽带引导劳动力跨区域双向流动,为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了人才基础。
农文旅融合成为新亮点。结合阳信梨园与科右前旗草原特色风景推出“春赏梨花秋游牧”主题线路,2024年国庆假期吸引游客2.3万人次,带动两地餐饮、住宿消费增长40%。
阳信县民宗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两地将继续为跨区域协作提供“破题之钥”,让山海之约化作共同现代化之路。
文化共融:从“各美其美”到“美美与共”
产业与机制的交融,最终指向文化的深层联结。
“东腔西韵·山海和鸣”文化交流展演活动现场,阳信县的西河大鼓《阳信赞》与科右前旗的呼麦《英雄赞歌》同台演出,台下千余名观众掌声雷动。
“东腔西韵·山海和鸣”文化交流展演活动现场。张敏摄
“没想到山东戏曲和草原牧歌能碰撞出这样的火花!”不少当地居民发出感慨。
“‘东腔西韵·山海和鸣’主题文化交流展演活动,我们从年前就着手策划,旨在以文化为纽带,推动两地各族群众加强了解、增进认同。现场效果出乎意料的成功,不管是演职人员还是现场观众,都深深沉浸其中。”阳信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敏说。
两地文化互鉴更加深入。阳信县将“梨花烙画”等非遗技艺引入科右前旗,培训牧民创作草原题材的烙画作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科右前旗则派出歌舞团赴阳信交流,在梨园景区开设常态化演出。
“我们不仅销售产品,更以此为媒介增进两地文化认同。”阳信县某企业负责人指着展区介绍,阳信梨膏与内蒙古奶制品组合成“山海礼盒”,成为网购爆款,月销量超10万件。
更深层次的交往交流交融也在悄然发生。近年来山东不断深化青少年“筑基”工程,开展“‘红石榴’研学行”“书信手拉手”等活动,举办篮球赛、足球赛等跨区域体育赛事,为科右前旗各族群众和青少年学生跨区域、全方位、多样化交流搭建载体、创造条件。
从黄海之滨到科尔沁草原,阳信县与科右前旗的协作,打破了“就产业谈产业”的局限。通过产业共兴筑牢经济基础,机制创新打通协作堵点,文化共融凝聚情感认同,三者的闭环诠释了共同现代化的核心逻辑。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阳信县与科右前旗作为共同现代化试点,将持续深合作作机制,全面深入具体地把‘铸牢’主线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打造共同现代化跨区域协作的样板。”阳信县委统战部部长王敏充满信心地说。
(编辑:马永)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