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巡礼
来源:中国民族报 发布日期:2020-10-12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是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并经文化部批准设立的特定区域。2007年,文化部设立了我国首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截至目前,全国共有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3个,涉及省份17个,其中 11个是在少数民族地区。10 余年来,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在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促进区域性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格萨尔文化,在情境保护中焕发新机

羌族传统文化,时代大舞台上呈现勃勃生机

苍洱之间, 大理文化生态保护的生动实践

黔东南民族文化遗产在传承与创新中熠熠生辉

创新民族地区文化生态保护的“热贡方案”

鄂西南,文化生态保护正当时

激发传统文化新活力 绘制传承保护新图景

创新融合,湘西文化遗产“活”起来

渝东南:文化、生态齐赋能 旅游、经济共发展

让古老的文化遗产“活色生香”


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马盛德 

  自2007年我国在福建省设立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来,经过10余年的不断探索与实践,我国的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初见规模。目前,全国已设立2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其中11个在民族地区。此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相继设立了百余个特色鲜明的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形成了分层多元的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体系。多年来,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在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促进区域性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笔者结合多年从事非遗保护和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相关工作的一些体会和思考,梳理近年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实践,并对进一步推进保护区建设的有效途径进行探讨。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碧溪乡回龙山村村民排练自编自演、充满乡土气息的文艺节目。 适志宏摄

  关注人与环境的关系,加强文化生态的保护与修复

  关注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是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核心问题。我们对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应该有个基本的认识,就是要认识到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的文化生态保护区,其保护的主要对象是创造和传承文化遗产的人及其生存的生态环境。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最终目标,是将人的生活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协调起来,以建立文化自信、文化自适、文化自觉的和谐结构。

  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我国在民族地区设立的第一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自2008年保护区设立以来,经过10余年建设,热贡地区的文化生态得到了明显的修复,保护区内呈现良好的文化氛围。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藏戏、“六月会”以及以唐卡、堆绣、泥塑、木雕、彩绘、壁画、石刻为主要文化表现形式的“热贡艺术”等,都得到了长足发展。与此相关的广大从业者不仅很好地传承了民族文化,还增加了收入、提高了生活品质,带动了热贡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这对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和谐发展都能起到重要作用。

  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使当地民众深切感受到了非遗保护所带来的变化,也有了一种获得感。这些都源于保护区建设充分尊重当地“户户有画室,个个是画家”的文化传统和少数民族群众热爱藏戏艺术的浓厚氛围,并对这种文化生态采取积极有效的保护与修复措施。

  近年来,国家层面推动的非遗保护和文化生态保护、修复理念,也为其他地区带来可喜的变化。如在西藏自治区,民间自发成立的藏剧团队发展迅速,逢年过节或有婚宴等喜庆之事,老百姓都要请藏戏队去表演助兴,这成为当地的一种时尚。在内蒙古自治区,每逢盛大的节日和重大的活动,马头琴、长调民歌等民族音乐都是不可或缺的节目。这样的生动案例在各地、各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内还有很多。这些都充分说明,经过10余年的保护,各地、各区域内的文化生态得到了较好的修复,社会文化氛围日益浓厚。

【详细】


格萨尔文化,在情境保护中焕发新机

 桑子文

  查郎寺格萨尔大王狮龙宫殿藏戏团演员在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域格萨尔文化旅游节上为观众表演《格萨尔》藏戏。 郭求达摄

  今年年初上映的电影《格萨尔藏戏》,讲述了草原上的孩子扎德一心想要学习《格萨尔》藏戏表演的故事。沉迷《格萨尔》藏戏的小扎德,偷偷地跑到县文化馆艺术团参与《格萨尔》演员角色选拔。他的执着最终打动了县文化馆馆长,馆长答应在业余时间教他表演《格萨尔》藏戏。

  扎德的故事是史诗《格萨尔》活态传承的缩影。千百年来,《格萨尔》史诗说唱文化持续传承与发展,形成了深刻影响藏族民众生产生活方式、习俗惯制、社会制度的活态文化。2006年,《格萨(斯)尔》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格萨(斯)尔》史诗传统”入选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是我国《格萨尔》文化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享有“中国《格萨尔》之乡”的美誉。在国家、青海省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格萨尔文化(果洛)生态保护实验区于2014年获批设立;《格萨尔文化(果洛)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体规划》)于2016年正式实施。

  实验区成立以来,果洛人不忘初心,以“一县一策、一项一策、一人一策”的原则落实保护方案,有力地推动了《格萨尔》文化的保护工作,尤其是对实验区内的文化遗产、遗址遗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现在,果洛已拥有国家命名的马背藏戏团6家,其他藏戏团29家;《格萨尔》传习所(点)76家;《格萨尔》风物遗迹名录132处。

  ◆  寻根、护根,推动《格萨尔》文化发掘保护

  《总体规划》提出了“一个核心、两条脉络、三位一体、四大体系、五大工程、六大板块”的总体思路,统筹规划格萨尔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布局。这样的思路源于“功能—情境—角色”的非遗保护理论,积极保护以《格萨尔》文化遗迹为代表的历史情境及非遗传承人,创设《格萨尔》文化的原生情境,让传承人发挥主观能动性,成为文化保护创新的主体,让《格萨尔》文化生态这棵“大树”越长越大。

  格萨尔遗迹遍布果洛州,至今保存着传说中的赛马称王地、狮龙宫殿、龙恩寺、阿尼玛卿雪山、年保玉则雪山等大批知名遗迹。还有一部分遗迹藏于“隐秘的角落”,由于交通不便,只限于部分村民所知。为此,实验区争取项目资金,投资实施了重点遗迹的修缮工程。如达日县狮龙宫殿作为格萨尔王的驻地,启动了狮龙宫殿非遗保护中心修缮项目,这是果洛州最重要的历史抢救保护工程。

  为摸清家底,实验区还持续开展“寻根行动”,对非遗资源开展再调查。以《格萨尔》史诗音乐抢救保护工程为代表的寻根工程深入民间,寻访到《格萨尔》文化传承艺人60余名,搜集整理《格萨尔》唱调120余首,其中23首经典曲调被制作成光碟发行。今年,果洛州还将完成《果洛童谣》的搜集、整理、出版、发行等工作。

【详细】


羌族传统文化,时代大舞台上呈现勃勃生机

林继富 

  经营民宿客栈的阿坝州理县古尔沟镇丘地村村民前往村口迎接客人。新华社记者 刘坤摄

  四川是我国最大的羌族聚居区,也是羌族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区域。汶川大地震中,羌族文化及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严重损毁。为抢救保护羌族文化,2008年10月,原文化部(今文化和旅游部)批准设立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019年12月,经过一系列实验区建设成果验收工作,文化和旅游部公布首批7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单,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列其中。

  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汶川县、理县、茂县和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为核心区域,兼及毗邻的阿坝州的松潘县、黑水县和绵阳市平武县,还包括陕西省宁强县、略阳县等部分相关地区。10余年来,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古老的羌族传统文化登上时代大舞台,呈现出勃勃生机。

  非遗保护传承,从抢救记录到数字化建设

  多年来,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秉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建设原则,在保护区内进行大规模的文物和非遗资源普查,开展了一系列抢救、收集、记录和保存等工作。其中包括组织非遗专家和工作人员深入30多个羌族村寨开展田野调查,进行大规模、拉网式的非遗资源普查,全面掌握羌族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和濒危程度;全面收集羌族地区受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献、音频、视频等资料及相关实物,为羌族文化研究积累一批珍贵的财富;及时增补因地震遇难造成短缺的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并给予他们一定的经费支持,让拥有羌族独门绝技的各级代表性传承人尽快恢复信心、带徒授艺。

  同时,四川省非遗保护中心充分利用非遗普查成果,在羌族地区各县举办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非遗项目建设成就展,并编辑出版了《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料汇编》《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传承人汇编》《阿坝州羌族民间故事全集》《绵阳市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史》等系列非遗丛书;拍摄完成羌族文化抢救工程《活着的灵魂》《羌风永恒》《云上羌家》《北川非遗》等专题片;拍摄发行《瓦尔俄足》《转山会》等影像资料。

  除了以纸质出版、影像记录等方式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内的各级政府和非遗保护单位还通过现代数字技术保护羌族非遗财富。阿坝州完成了所有国家级非遗项目和传承人信息资料数字化建设;创建了阿坝州非遗网站,开设了《非遗展播》《羌风羌韵话羌山》等栏目。绵阳市还开通了非遗微信公众号,建立了非遗数据库。这些数字化建设将更好地传承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实现非遗有效保护下的合理利用。

【详细】


苍洱之间, 大理文化生态保护的生动实践

 杨磊 赵向军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白族扎染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段银开在教游客扎花。 赵向军供图

  “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作为云南历史文化最早发祥地之一,大理白族自治州历史悠久,文化多姿多彩、内涵丰富,是一个让人看得见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的地方。

  2011年3月,原文化部在大理州设立国家级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0年来,围绕“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这一建设目标,坚持保护优先、整体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实验区着力构建大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在苍洱之间绘出了一幅浓墨重彩的文化生态美丽画卷。

  文化保护呈现新气象  留住乡愁记忆

  今年5月,苍山脚下的大理市喜洲镇庆洞村,一场白族绕三灵的盛大活动如约而至。

  白族绕三灵是大理白族的传统民俗节日,也是一种富有生活气息的群众性歌舞集会,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来自大理市周边地区的绕三灵队伍在“花柳老人”的率领下,浩浩荡荡沿着千年传统的绕三灵路线踏歌而行——唢呐声、三弦声、白族调……声声响彻苍洱之间。

  2016年起,大理州每年组织开展白族绕三灵展演活动,对绕三灵队伍的传统线路、服装和歌舞进行保护性恢复。

  2011年3月25日,大理州被列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实验区以大理苍山洱海区域为中心,辐射全州12个县市行政区域。自实验区设立以来,大理州按照《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要求,扎实开展实验区建设,非遗保护工作呈现新气象、新格局。

  “一路的歌声,一路的风景。要唱到天也荒荒地也老老,要唱到石头开花山走路。”在弥渡县寅街镇朵祜村,76岁的弥渡民歌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李彩凤情深意长的歌声,不仅久久回荡在山谷之间,也被永久记录下来。近年来,大理州各县市逐步建立健全四级非遗项目和传承人资料档案,以弥渡民歌传承人李彩凤、绕三灵传承人赵丕鼎、白族民居彩绘传承人李云义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为主体,开展相关非遗文化的抢救和记录工作,保护传承人一生的艺术精华。

  留住大理人的乡愁记忆,绽放非遗文化之光。近些年,实验区非遗传承保护工作逐步推进。2017年初,大理州开展非遗档案建设工作,对全州非遗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纸质、电子档案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科学规范建档;同年6月,大理州非遗数字博物馆建成上线,白族扎染技艺国家数字化试点、巍山县非遗资源电子数据库等工程也同时推进。2019年,完成12名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8名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4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0名州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专题片摄制工作;组织完成《大理州民族文化资源普查报告》《大理白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萃编》(上下册)的编撰和出版工作;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数据库建设初验结束并上线。

  目前,大理州共建成5个非遗博物馆——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大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云龙白族吹吹腔博物馆、周城璞真白族扎染博物馆、祥云汪氏银器艺术博物馆。2019年,5个博物馆共接待观众40多万人次。 

【详细】


黔东南民族文化遗产在传承与创新中熠熠生辉  

赵罡 周洁楠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肇兴侗寨,素有“侗乡第一寨”之美誉。  赵罡摄

  来自贵州的非遗学员参加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的研修班,拓眼界、增技艺。  赵罡摄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分布密集,文化生态环境保存良好。2012年,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获批设立。数年来,实验区秉承“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建设理念,致力于推动黔东南文化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 保护传统村落,留住非遗生存的土壤和空间

  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下简称实验区)内,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分布密集,特色鲜明,保存较为完好,是承载当地少数民族民风民俗、生产方式、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少数民族传统村落保护必须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生产生活方式,对文化生态存续良好、人文价值高的村落进行重点保护。针对这一需要,实验区积极建立生态博物馆。

  黎平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地扪侗族人文生态博物馆,致力于对传统村落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活态留存。“物质”层面主要包括普通民居和景观建筑以及与之相依连的山水环境等;“非物质”层面包含民俗节日等文化活动、文化空间,以及在相关信息资料中心,专业人士对文化价值高的典型器物进行收集、整理、修复,并运用网络、信息等数字化手段记录文化习俗等。

  实验区在对传统村落进行综合环境整治的过程中,尽可能保留村寨的完整性,在不破坏建筑风貌的情况下进行修缮加固,保障当地水、电、道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改善人居环境,提升人们生活的便利度与幸福感。由于传统村落多为木质结构集中连片房屋,容易出现建筑损坏,火灾隐患大,整治工程优先进行消防改造,提高建筑防火防腐蚀能力,提高村落消防安全管控能力。此外,实验区还制定村规民约,如《丹寨县王家村五户联保公约》《占里公约》等,对村民精神层面加强道德约束,规范村民行为。

  同时,在“乡村旅游+”“非遗+扶贫”、乡村产业推动传统村落发展,以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理念的指引下,实验区充分利用传统村落文化资源、旅游资源及生态资源,打造传统村落大健康养生基地,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有机农业和特色农业,注重休闲、体验、观光,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此外,实验区加大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提升传统村落文化附加值。黎平、从江、榕江三县通过开展侗族大歌百村歌唱大赛,做好传统村落侗族大歌的活态传承。当地民众踊跃参加,使侗族大歌在主要传播地得到空前的恢复和弘扬,推动侗族大歌的集中连片传承保护。

  实验区还聘请当地的侗族大歌传承人和相关专家,通过集中培训提高侗族大歌骨干辅导员的业务水平,为深入侗族村寨(社区)开展辅导培训、组建歌队奠定基础。如今,侗族大歌流布侗族聚居村寨,基本实现村村有歌队。

【详细】


创新民族地区文化生态保护的“热贡方案”

 意娜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龙树画苑学生正在聚精会神地绘画。 卡娅梅朵摄

  提及唐卡艺术,很多人都知道一个文化品牌:热贡。13世纪诞生于现在的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隆务河畔的热贡艺术,因藏传佛教绘塑艺术而闻名。时至今日,在同仁的五屯、年都乎、尕沙日、郭玛日等藏族、土族聚居村,除唐卡以外,堆绣、泥塑、壁画、木石砖雕、金银铜雕、沙盘画、酥油花、建筑彩绘等手工制作技艺都得以很好传承。

  2008年,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获批设立,这是我国在民族地区设立的首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实验区旨在保护以热贡艺术为主,囊括热贡六月会、黄南藏戏、土族於菟、和日石刻技艺等非遗项目,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生态环境。经过11年的保护探索,热贡地区从艺术生发地发展成为影响力日增的文化生态涵养地与旅游目的地。2019年12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首批7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单,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位列其中。

  回顾保护区过去11年的实践之路,对非遗项目及其存续环境如何在新时代焕发更强大的生命力这一命题,具有可资借鉴的参考意义。

  ■ 保护区建设敢为人先,走在前列

  热贡,藏语意为“梦想成真的金色谷地”,这片土地如今也成为热贡文化保护的梦想之地。热贡文化由多个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共同形成,它是以藏传佛教文化、民俗风情戏剧艺术、寺庙景观、古堡老城、热贡艺术等一批独特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的传统地域文化。自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设立以来,多元的文化形态更好地实现了和谐发展、共创共荣。

  整体推进的保护意识。2006年,黄南州的热贡艺术、热贡六月会、土族於菟舞、黄南藏戏等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热贡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8年8月,原文化部批准设立国家级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实验区涵盖青海省黄南州所辖的同仁、尖扎和泽库县,占黄南州总面积的62.5%,其中同仁县为实验区核心地域。2010年,黄南州专门设立保护区管委会,统筹各项保护发展工作。保护区管委会强调以非遗为核心,加强文化生态保护,推动非遗的整体性保护和传承发展,维护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完整,并在保护的同时注重推进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

  因地制宜的总体规划。因地制宜的总体规划对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至关重要。为此,保护区在注重非遗整体性保护和地域文化生态系统性保护的同时,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有机结合,将文化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社会经济发展有效结合起来。正是由于坚持了这一理念,在众多保护区中,《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率先获批通过,成为我国首个正式实施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

  不拘一格的传承方式。过去,热贡艺术的传统传承方式主要以师徒和父子的封闭式传承为主。如今,保护区打破了旧有观念,走向了开放式传承。来自山东烟台的范庆基,在青海同仁吾屯村的龙树画院学习唐卡绘画7年,其间还结识了如今的妻子,收获了爱情。

  目前,保护区现有各级非遗名录项目330项,各级代表性传承人257名,并在全国各地开设了200多家热贡艺术窗口,形成了集教学培训、创作生产、展示收藏、宣传研究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非遗传习中心。

【详细】


鄂西南,文化生态保护正当时

 杨洪林 顿山 



 

  8月29日,在湖北省恩施市白杨坪镇洞下槽村举行的恩施土家女儿会。 杨顺丕摄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杨胜伟(中)在湖北省恩施市屯堡乡传授恩施玉露制作技艺。 文林摄

  8月29日,伴随着欢快的锣鼓声,2020年恩施土家女儿会在湖北省恩施市白杨坪镇洞下槽村举行。蓝天白云下,翘角飞檐的灯戏博物馆前,恩施耍耍、恩施灯戏、恩施扬琴等一个个非遗节目轮番上演,赶场相亲会、土家婚典、水上嘉年华等活动精彩纷呈,众多游客相聚于此,开启浪漫之旅。

  举办土家女儿会等节庆活动是鄂西南文化生态保护中文旅融合的一个缩影。2014年9月,武陵山区(鄂西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经原文化部(今文化和旅游部)批准设立,成为湖北省第一个、全国第16个同类实验区。多年来,实验区坚持传承与创新并举,走文旅融合之路,不仅让文化遗产得到活态传承,还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创新文化遗产保护方式,走文旅融合之路

  武陵山区(鄂西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下简称“实验区”)总面积近3万平方公里,涵盖了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所辖的8个县市和宜昌市的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千百年来,生活在这一区域的土家族、苗族人民形成了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艺术表现形式,构成了丰富多样和充满活力的文化形态。目前,实验区内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8项,中国传统村落86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41个,另外还有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

  近年来,实验区的旅游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2019年,仅恩施州接待游客数量就达711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520亿元,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集群成为恩施州的第一大产业集群。旅游产业之所以成为支柱产业,除了当地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之外,还与实验区重视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文旅融合的产业特色有关。

  多点举办土家女儿会,是实验区创新非遗传承、走文旅融合之路的一项重要举措。土家女儿会是恩施市的三大文化名片之一,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有着“东方情人节”的美誉。土家女儿会的发源地原本在恩施市红土乡石灰窑村,实验区首先将其引入恩施州城区举办,以吸引更多人参与,增加知名度,近年又将其回归乡村举办,助推乡村旅游发展。其中,以婚恋文化为主题的恩施土家女儿城集中展示相关的饮食文化、居住文化和表演文化,已经成为鄂西南旅游的热门景点。今年举办土家女儿会的主会场洞下槽村也是恩施灯戏的故乡。恩施灯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后,慕名来此学习、欣赏灯戏的人越来越多。2020年恩施土家女儿会在洞下槽村举办,也标志着该村作为一个乡村旅游景点正式开门迎客。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旅游景区深入挖掘实验区的非遗资源,创编出多种形式的文艺表演节目。恩施大峡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利用利川民歌龙船调的文化资源,投入2亿多元建成龙船调山水实景剧场,并结合历史传说故事,创编了以土家族爱情故事为叙事线索的实景剧《龙船调》。利川腾龙洞风景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利用土家族民间文学、舞蹈、音乐、传统手工技艺等非遗资源,创编了洞穴实景舞台剧《夷水丽川》。该剧自2005年推出以来,经过三次改版提升,近几年每年接待观众超过30万人次。长阳毕兹卡民俗文化村、恩施奥山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也组建表演队,利用非遗资源创编表演节目,在旅游景区为游客进行表演。

  实验区历史文化遗产积淀深厚,一些旅游景区在建设的同时,还注重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性开发。咸丰县在唐崖土司城遗址基础上建成唐崖土司城遗址公园。公园不仅承担着保护文化遗产的职能,也具备一定的旅游接待能力。今年疫情过后,公园成为鄂西南率先复工复产的景区。此外,长阳巴人文化遗址、利川大水井和鱼木寨等古建筑群也先后被开发建成旅游景点,这些景点历史文化内涵丰富,民族风情浓郁,吸引着游客前来探寻体验。

【详细】


激发传统文化新活力 绘制传承保护新图景

 谭晓璇 阳云 

  广西河池市东兰县举办铜鼓会活动,祈福美好生活,助力旅游发展。 东兰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供图  

  “世界铜鼓在中国,中国铜鼓在广西,广西铜鼓在河池。”广西河池铜鼓可以追溯到汉代,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目前全世界传世铜鼓达2400多面,河池就有1400多面,占世界铜鼓藏量的一半以上,因此得名“世界铜鼓之乡”。在河池市境内的壮、瑶、苗等多民族聚居村寨中,凡传统节日、庆祝集会及婚嫁喜庆,都有奏铜鼓乐、唱铜鼓歌、跳铜鼓舞的习俗。击鼓而舞,伴舞而歌。千百年来,铜鼓与当地各民族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铜鼓文化。

  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实验区(以下简称实验区)于2012年批复设立,是广西唯一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实验区以河池市红水河流域为中心,对集中分布、特色鲜明、形式和内涵保持完整的铜鼓习俗及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文化生态实施区域性整体保护。实验区保护范围涵盖河池市全境11个县(市),空间布局结构分为核心区、次核心区、延伸区。多年来,河池市结合民族地区实际,大力推进实验区建设,激发传统文化新活力,绘制文化传承新图景。

  ◆易地扶贫搬迁,推进文化传承保护

  自实验区设立以来,河池当地坚持保护优先、整体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在各项工作中统筹兼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

  河池市南丹县是我国白裤瑶之乡。白裤瑶因较好地传承、保护了古朴、独特的寨居文化、服饰文化、陀螺文化、铜鼓文化等,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称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2017年,南丹县利用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千家瑶寨·万户瑶乡”易地扶贫搬迁旅游开发项目。该项目投资13.7亿元,建设安置住房2471套,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设里湖王尚安置点、八圩瑶寨安置点和八圩社区安置点等3个移民安置点,安置白裤瑶贫困群众1.35万人。白裤瑶群众把家从大山深处搬出来的同时,也把独具魅力的民族民俗文化“搬”了出来。

【详细】


创新融合,湘西文化遗产“活”起来

 田茂军 向静 

  湘西人民欢度传统节日“苗族四月八”。 孙立青摄

  “我多次到过湘西,往往像一个朝圣者,赶去参加各种节日的仪式活动,每次到苗族或土家族的山寨村庄,总会被乡亲们的拦门酒洗涤一回尘世凡心,让我在清纯的情绪中,每每被感动到情不自禁,感动到忘记自我的存在。”非遗专家刘魁立在《神秘湘西——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集粹》丛书序言中这样表示。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湘西的土家、苗等各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包括世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神话、传说、歌谣、鼓舞、织锦、刺绣、印染等,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古村镇、古建筑相依相存,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文化生态区域。2010年10月,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下简称保护区)获批设立。10年来,保护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统村落保护、精准扶贫、乡村旅游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基本实现了“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建设目标。2019年12月,保护区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全国首批7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以非遗保护为核心,走资源转化之路

  湘西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这里有湖南省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延续800余年的土司王城——老司城;有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古城,还有里耶、王村、茶峒、浦市4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从非遗文化传承的视野考察,这里是土家族、苗族的聚居区,民族风情浓郁,非遗项目众多。全州拥有1项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赶秋),26项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84项省级非遗保护项目,234项州级非遗保护项目。

  多年来,保护区立足湘西州实际,以非遗保护为核心,同时注重将丰富的非遗文化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和旅游产品,助力湘西的脱贫攻坚工作,使群众真正受益。概括起来,保护区的建设经验主要是:摸清了非遗文化资源的家底,完善了一套保护名录体系,建立了一批传习基地,推出了一批文化品牌。 

  通过非遗资源普查,摸清全州非遗资源的数量、存续现状,为科学保护夯实了基础。在普查的基础上,湘西州先后推出了《神秘湘西——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集粹》等非遗丛书,并组建了湘西州非遗数字化保护中心,完成了部分国家级非遗项目的数字化保护资料建设和部分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

  建设了一批非遗传习基地。目前,全州共有55个州级非遗传习所,逐步构建了以湘西州非遗馆为龙头,土家族、苗族综合展示馆为两翼,各县非遗传习中心以及部分乡镇、学校非遗传习所为基础的非遗保护传承基地群。其中,湘西州博物馆、湘西州非遗馆总建筑面积达3.8万平方米,投资4亿元,已成为湘西的标志性文化建筑。在非遗传习所里,还专门设立了非遗传承人工作室,引导他们开展非遗传习活动,并展示、展销他们的产品。

  与此同时,保护区还注重打造非遗产品品牌和非遗传承人个人品牌,形成了土家族织锦、苗族银饰、湘西苗绣、湘西苗画、踏虎凿花、湘西竹编等一批非遗产品品牌;涌现出刘代娥、叶水云、田隆信、梁德颂、聂方俊、刘大炮等一批民间艺术大师,他们的作品成为国内众多非遗馆和博物馆的收藏品,以非遗元素制作的文创衍生品也广受游客的喜爱。

  古丈县的王良玉是一位苗族刺绣传承人,她的素绣服装尤其是素绣现代旗袍,做工精良,款式时尚大方,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平均月销售额都超过万元。王良玉开设的农家女素绣坊,吸纳苗族绣娘20多人,每位绣娘每月收入达2000元以上。在素绣坊工作的张大姐说:“我在这里干活,比在外地打工好,可以方便照顾老人和孩子。”这也是湘西州启动“让妈妈们回家”工程以后带来的社会效应,让更多的外地务工妇女回到家乡就业。

  因起源于湘西州泸溪县踏虎村而得名的国家级非遗项目踏虎凿花,是非遗传承人工作室的另一特色项目。踏虎凿花源于苗族服饰的纹样蓝本,花样繁多、品种齐全,在湘西苗族服饰领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称为“绣在衣服上的文明”。踏虎凿花省级传承人杨桂军和州级传承人李铁骑,多次在非遗传承人工作室教授学生学习和体验凿花的加工与制作,成为非遗研学活动中最受欢迎的特色项目。今年以来,李铁骑还创作了《武汉加油》《人民卫士》等一系列抗疫主题的凿花剪纸作品,积极参与全民团结抗疫活动。

 【详细】


渝东南:文化、生态齐赋能 旅游、经济共发展

 王希辉 王文涛 

  演员在第四届渝东南生态民族旅游文化节开幕式上演唱歌曲《苗家幸福来》。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摄

  “幺妹儿我住在十三寨,山清那个水秀花儿开……”这首风靡大江南北的土家山歌中所唱的“十三寨”在何处?它就在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下简称渝东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内。在这里,随处可见古朴的吊脚楼,可欣赏原汁原味的土家山歌、苗家盘歌、摆手舞……

  渝东南文化生态保护区于2014年批准设立,涵盖重庆市黔江区、武隆区、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6个多民族聚居区,文化资源富集,生态生物多样。近年来,渝东南文化生态保护区以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利用、建设生态民俗文化旅游带为主要目标,通过保护一批非遗项目和重点文化遗产,打造一批特色文化生态景区等,全力促进渝东南建设文化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文化生态保护体系,推动文化生态系统不断焕发活力。

  环境赋能,发展生态旅游

  渝东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生态环境优良,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在当地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保护区内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生态旅游发展如火如荼。

  地处保护区内的武隆区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将其与民族文化、民族风俗以及历史文化进行有效融合,积极探索“乡村旅游+扶贫”的新路子。其中,石桥苗族土家族乡推进芙蓉湖国家级湿地公园建设,对石桥湖岸进行垃圾清理和湖面清漂工作,利用退耕还林政策规划实施万亩竹笋项目;文复苗族土家族乡建成集农业观光、星空露营及民族文化体验为一体的综合体验园,成功打造“文山小隐”和“芙蓉湖畔的院子”等精品民宿项目;后坪苗族土家族乡通过整合资金,打造独具奇山怪石、绿草林密景观的文凤“云上苗寨石趣体验园”;浩口苗族仡佬族乡对具有200多年历史的田家寨进行修旧如旧改造,将其打造成集民俗体验、旅游观光、休闲养生为一体的仡佬族特色村寨。

[详细]


让古老的文化遗产“活色生香”

 达摩鲁卓 郭晓明 


 

  云南迪庆州维西县塔城镇群众表演国家级非遗迪庆热巴。 达摩鲁卓摄

  游客在国家级非遗藏族黑陶烧制技艺传习中心体验黑陶制作。  拉茸肖巴摄

  到过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的游客们都知道,独克宗古城是当地最热闹的地方。锅庄展演、弦子专场、民谣演唱会、书法美术展、非遗集市……各种活动呈现在当地百姓和八方游客眼前,令人回味。游客们纷纷感叹:古老的文化遗产与现代元素结合后显得“活色生香”,也更加丰富了旅游体验。

  迪庆,藏语意为“吉祥如意的地方”,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境内有着梅里雪山、普达措国家公园等壮美风光,居住着藏、傈僳、纳西、汉、白、回、彝、苗、普米等多个民族,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多样的民族文化共同描绘出和谐迪庆的美丽画卷。

  2010年11月,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下简称“迪庆文化生态保护区”)获批成立。经过10年的探索,保护区建设取得了一定实效,区域内多民族文化繁荣发展,文化生态得到较好修复,社会文化氛围日益浓厚。

  多措并举,挖掘整理保护非遗项目

  迪庆文化生态保护区以积淀深厚、保存传承状态良好的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为主体,以雪山、峡谷、河流、森林、草原等自然遗产为依托,具有切合自然环境的生态性、保持民族特质的交融性、增进社会交往的和谐性等特点。

  近年来,迪庆州把《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文化兴州”战略思想为指引,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建设保护区。其中,先后出台的《迪庆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和《迪庆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认定办法》,为传承非遗项目和完善非遗名录体系奠定了基础。

  同时,迪庆州多措并举,充分挖掘整理非遗项目。首先,在全州开展非遗抢救性保护和记录工作,完成了一大批濒危项目的挖掘整理工作,形成了大量抢救性记录成果;其次,运用文字、录音、录像等方式,全面记录非遗项目的表演技艺特点和生产过程;再次,开展迪庆非遗数据库建设,完成了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和传承人信息资料数字化建设。目前,保护区内有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8项、省级29项、州级120项、县级54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5名、省级65名、州级76名、县(市)级280名。

  此外,迪庆文化生态保护区相关单位还先后创建了“迪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和“香格里拉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并开设了相关微信公众号,通过“非遗项目介绍”“非遗传承人介绍”“非遗之旅”等多个栏目宣传文化遗产,提高公众对非遗的认知度,唤起公众保护非遗的意识。

【详细】


 

(编辑:张雪娥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