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动民族地区生态经济建设
来源:中国民族报 胡运禄 张明善 发布日期:2022-05-17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加大对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支持力度,优化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不断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一重要论述,为民族地区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民族地区要加快发展生态经济,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态经济基础。

  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相互联系、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生态经济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工作,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确立为基本国策,把可持续发展确立为国家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形成了系统、完整、科学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明显,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民族地区是资源富集区、水系源头区、生态屏障区,在我国整体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既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又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了西部大开发、对口支援、兴边富民行动等一系列政策,有力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大幅跃升。但由于受历史、自然等条件限制,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水平还不高。同时,由于以往的经济发展方式较为粗放,能源资源开采、城市化建设、工业生产排放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生态环境,出现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统筹好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民族地区需要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民族地区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在保护生态环境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彰显责任担当,让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态经济基础,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蓄力。

  加快生态监测网络建设,完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一是开展自然资源及生态产品基础信息调查。精确掌握森林、湿地、草原、水域、矿产等各类自然资源情况,开展生态产品信息普查,及时跟踪掌握生态产品数量分布、质量等级、功能特点、权益归属、保护和开发利用情况等信息,构建分类合理、内容完备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体系,纳入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实现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信息与不动产登记信息有效衔接,建立开放共享的生态产品信息云平台。二是健全专业化科学化价值评价体系。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建立覆盖各级行政区域的生态产品总值统计制度,包括水源涵养、气候调节、环境净化、防风固沙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指标的参数库,并将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基础数据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建立体现市场供需关系的生态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推进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标准化、科学化、制度化。三是研究制定生态产品价值目标考核体系。将生态产品价值总量及其变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率等有关指标,纳入各级行政区域生态补偿和绿色发展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将核算结果作为市场交易、市场融资、生态补偿等的重要依据。同时,健全完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等监管制度,健全绿色发展财政奖补机制,根据生态资源质量和价值确定财政转移支付、生态补偿标准。

  创新绿色金融服务路径,推动生态资源价值“变现”。一是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结合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打造森林银行、湿地银行、水银行等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整合形成优质高效的生态资源资产包。通过资本赋能和市场化运作,将生态产品的非市场价值转化成市场价值,如排污权、碳排放权等。二是拓宽生态产品融资渠道。聚焦环境改善、气候变化、生态保护等领域,开展绿色债券、绿色股权、绿色信贷、绿色基金等金融服务,推动生态资源资产担保、抵质押贷款等,通过市场化、差别化的担保政策、补贴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等进行综合调整,加快形成绿色金融支持生态治理的服务体系。三是加强自然资源和生态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创设森林、湿地、草原、水域、矿产等各类生态资源及其衍生品交易市场,大力发展自然资源网上交易平台,完善自然资源市场交易规则,着力培育形成以企业、社会组织、个体为主体的多元化生态产品市场生产、供给主体,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生态产品市场体系,积极把握生态产品市场机遇,主动融入并加快构建生态产品消费大市场。

  加快推进绿色产业发展,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一是抓好绿色生态规划编制工作。规划编制同乡村振兴、城市发展、高质量发展等规划有机结合、共同推进,积极探索民族文化与生态旅游及衍生产品相融合的方式,注重保护好森林、湿地、草原、河流等自然景观要素,推动自然风貌、人文风情与特色产业融合发展。二是加快发展生态农旅产业。围绕“产业融合化、全域景区化、村寨旅游化”思路,全面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积极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高品质康养度假区、现代山区农业示范区,着力构建以资源价值化、产品市场化、城市公园化、文化产业化为导向的绿色产业体系,更好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有机统一。三是科学布局发展生态工业。立足基础条件和特色优势,以发展特色畜牧产品、农林产品、矿产品精深加工等为重点,积极发展数字经济、绿色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加快发展文化旅游、绿色金融、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大力培育绿色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推动生态工业步入跨越发展的快车道。

  (作者简介:张明善,西南民族大学副校长、教授;胡运禄,西南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

(编辑:海宁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