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志愿服务边疆发展的青春力量
来源:中国民族报 马伟华 张亦弛 发布日期:2025-05-22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希望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21世纪初以来,国家通过选调生、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对口援疆等形式,激励引导内地有志之士响应号召,奔赴西北边陲扎根奉献、建功立业。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是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同组织实施的人才工程,面向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或在读研究生,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的方式,招募选派一定数量的西部计划全国项目志愿者到西部地区基层开展1—3年的志愿服务工作,鼓励志愿者服务期满后扎根当地就业创业。西部计划为广大青年搭建了到西部基层施展才干、报效祖国的广阔舞台。项目实施20多年来,累计招募派遣54万余名高校毕业生在2000多个县(市、区、旗)基层服务,为西部地区和基层发展注入青春活力和青年力量。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青年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中国青年才会有力量,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才能充满希望。新征程上,要进一步发挥青年志愿服务作用,引导广大青年参与边疆建设,在服务基层中经受锻炼,提升国情认知、精神意志、品德观念、能力才干,为兴边富民、稳边固边、推动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4月23日,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支教教师高淑贤(中)和学生们在一起。 新华社记者 王菲摄

  将青年志愿服务纳入边疆治理各项工作。要加强顶层设计,将西部计划等青年志愿服务项目科学系统地融入边疆治理各项工作,在政策设计、财政安排、项目评估等方面,对青年志愿服务进行统筹设计,建立岗位开发、精准选派、分类培训、服务管理一体化机制。加强各地各部门间沟通协调,提升服务管理水平,搭建志愿者在服务岗位之外参与当地各项工作的平台,使青年志愿服务成为推动边疆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推动青年志愿服务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深度融合。边疆地区大多是多民族聚居地区,青年志愿者来自全国各地,是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桥梁纽带。青年志愿者与边疆各族青少年年龄差距较小,能够形成有深度的情感交流与价值共鸣。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充分发挥青年志愿服务在教育、宣传等方面作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培训、课程设计、服务实践全过程,引导各族青少年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

  健全保障机制。要加强政策支持,提升边疆志愿服务项目在青年人群中的吸引力,优化激励政策,加强就业创业指导,切实推动志愿者服务期满后扎根当地就业创业,推动边疆地区由人力资源依赖向人才自我集聚转型。加强资金支持,妥善安排青年志愿者工作和生活所需,确保志愿者的基本保障,完善生活补贴、各类保险、专项奖励等制度。做好服务管理工作,关心关爱青年志愿者的学习、工作、生活情况,切实增强青年志愿者的归属感、幸福感、获得感。

  讲好青年志愿服务故事。一方面,加强榜样选树和典型宣传,深入挖掘优秀青年志愿者典型,拓宽宣传渠道、创新宣传形式,用好全媒体传播矩阵,推出一批有温度、有深度、有共鸣的主题报道、记录短片等,讲好青年志愿者服务边疆的感人故事。另一方面,以青年志愿者的视角,生动展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时代图景,讲好青年志愿者在边疆成长成才的故事。通过全方位、多角度讲述服务边疆的青年故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激励更多青年投身边疆建设,在火热的实践中淬炼成长、建功立业。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社会学院)

(编辑:海宁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