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办公室、中国民族报社合办】少数民族内迁与民族融合
来源:中国民族报 汪高鑫 发布日期:2023-09-27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汉末魏晋时期,居住在塞外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大规模内迁。其中,匈奴遍居西北诸郡,尤以并州、河东诸郡居多;鲜卑各部中,东部鲜卑从云中、五原东抵辽水,北部鲜卑进入云中、五原、定襄诸郡,西部鲜卑活动于甘肃河西走廊一带;羯人主要居住在并州上党郡、新兴郡一带,其中上党羯人隶属于匈奴左部,石勒等人便是跟着匈奴左部帅刘渊反晋的;氐人主要分布在武都、阴平、关中、陇右等郡县;羌人在魏晋之际主要分布在秦州、雍州、凉州和益州等地,西晋时已经遍布关中地区。少数民族持续内迁,形成了“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晋书·江统传》)的局面。

  如何治理内迁的少数民族?魏晋统治者的基本做法是利用与防范相结合。如,曹魏对待南迁的匈奴,就是安抚可用者,征讨不服管治者。西晋把内迁的少数民族编户为民,征发为兵,派以苛捐杂税。因不满西晋王朝统治,晋泰始六年(270年)秃发鲜卑树机能起义,元康四年(294年)氐人齐万年起义。西晋王朝的灭亡,既有“八王之乱”严重削弱国力的因素,也是流民大起义直接打击的结果。

  西晋灭亡后,在中国北方出现了以“五胡”为主建立的一系列地方政权,历史上称作“五胡十六国”。其中,匈奴人建立了汉、前赵、夏、北凉等政权,鲜卑人建立了前燕、后燕、西燕、南燕、西秦、南凉等政权,氐人建立了成汉、前秦、后凉政权,羯人建立了后赵政权,羌人建立了后秦政权。当然,十六国政权也有一些是汉人建立的,如前凉、西凉、北燕等。十六国后期,拓跋鲜卑崛起,建立了北魏政权,并于439年统一北方,结束了中国北方分裂局面。此后,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接着则是北齐、北周的建立,历史上称作“北朝”。

  从十六国到北朝,中国北方长期处于少数民族政权统治之下。这些政权统治的突出特点是积极推行汉制改革。如,十六国时期,后赵建立者石勒重用汉族士人张宾,采取倡导儒学、颁行法令、劝课农桑等改革举措;前秦皇帝苻坚重用汉族士人王猛,采取整顿吏治、崇尚法治、发展生产、抑制豪强等改革举措。当然,这一时期最有影响的政治改革当属北魏孝文帝改革,涉及的内容有经济上实行均田制、租调制和三长制,制度上采用中原王朝的官制、礼乐、刑法等典章制度,习俗上禁胡服胡语、改姓氏、定族姓、倡导鲜卑贵族与汉族通婚,等等。经过持续不断的汉制改革,一方面北魏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加快了封建化进程;另一方面促进了匈奴、鲜卑、氐、羯、羌等与汉族的民族大融合,隋唐“大一统”政权的建立便是以这次大规模的民族融合为基础的。

  显然,没有“五胡”等政权的汉制改革,就没有大规模的民族融合,而“五胡”等政权之所以会大力推行汉制改革,则与他们对中华历史文化的高度认同密不可分。纵观“五胡”等各民族对中华历史文化的认同,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重视身份认同。据《晋书》记载,匈奴人刘渊认同自己为刘汉后裔,称其所建政权是“绍修三祖之业”,“三祖”即指汉高祖、汉文帝和汉武帝;匈奴人赫连勃勃“自以匈奴夏后氏之苗裔也”,其建立的政权号为“大夏”;鲜卑建立的前燕政权,以“有熊氏之苗裔”自居;氐人苻氏以“有扈之苗裔”自居;等等。《周书》记述,后周建立者鲜卑宇文部“其先出自炎帝神农氏”,匈奴、鲜卑是炎黄之后,稽胡、库莫奚、突厥等也是华夏古圣王的后代。《魏书》详尽地叙述了鲜卑拓跋氏自黄帝以来的世系。少数民族对华夏血缘的认同,旨在论证其政权的合法性,客观上有助于消解夷夏之别。

  二是重视以中华正统自居。十六国与北朝政权在政治统绪上,都以中华正统自居。为了与东晋和南朝争正统,这些政权大力宣扬五德相生说,作为王权合法性的依据。如,匈奴人建立的刘汉政权“以水承晋金行”,承认并继承西晋,自然就终止了东晋的金德,从而否定了东晋政权的合法性;北魏以水德上继西晋金德,则是对东晋、南朝正统地位的否定。《魏书》的华夏正统自居色彩很浓厚,该书一方面认为“居尊据极,允应明命者,莫不以中原为正统,神州为帝宅”,肯定只有占据中原的北魏政权才是正统所在;另一方面创设《岛夷列传》,以“岛夷刘裕”“岛夷萧道成”“岛夷萧衍”来记述宋、齐、梁三朝史事,从夷夏之别角度来树立北魏政权的正统性。很显然,《魏书》是视鲜卑政权为华夏治统的当然继承者,以及南北朝时期华夏正统之所在的。

  三是重视对中原文化的学习。“五胡”等地方政权都普遍重视学习中原先进文化,他们热心儒学,研习“六经”和《史记》《汉书》等经史典籍。据《晋书》所载,汉(前赵)建立者刘渊年少时即师从上党名儒崔游,研习经史著作,“《史》《汉》、诸子,无不综览”;后赵建立者石勒重视学习中原文化,“常令儒生读史书而听之,每以其意论古帝王善恶,朝贤儒士听者莫不归美焉”;前秦统治者苻坚常与大臣讨论中原王朝的历史,对刘邦建汉之事有独到见解。北魏孝文帝更是一位对中原文化有着深厚修养的统治者,《魏书》称他“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在学习中原文化的过程中,这些少数民族帝王自然也借鉴了历代中原王朝的治国思想与文化。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教授)

(编辑:海宁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