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由民族文化宫、中国博物馆协会指导,中国博物馆协会民族博物馆专业委员会、民族文化宫博物馆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博物馆协会民族博物馆专业委员会青年学术研讨会在民族文化宫举办。
本届研讨会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以“变革与传承:青年视角下的民族博物馆创新之路”为主题,来自北京、内蒙古、湖北、广西、云南、贵州等地的青年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展开深入研讨。会议由中国博协民博专委会副秘书长、民族文化宫博物馆副馆长崔德志主持。研讨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线下主会场设在民族文化宫。
本届研讨会围绕会议主题,设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博物馆理论与实践”“AI 技术下的博物馆发展路径”“文旅融合下民族地区博物馆发展路径” 等议题。民族文化宫博物馆赵澄澄,广西民族博物馆马卫红,云南民族博物馆程晓丹、黄滢丹,广西民族博物馆褚楚,内蒙古通辽市文博院于小德,贵州省民族博物馆马丽亚,湖北恩施州博物馆杨欣,民族团结杂志社魏来,中南民族大学陈瑞德10位青年学者聚焦前沿领域,分享研究成果。
线下会议现场
会议最后,中国博物馆协会民族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秘书长陶颖作总结讲话。她指出,本届研讨会 “在参与广度、研究维度和主旨高度上实现了新突破”,青年学者的成果“既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又聚焦数字化、适老化等新业态,展现了学术创新与现实关怀的深度结合”。她强调,“博物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青年文博人需将研讨成果转化为实践动能,“在树立正确民族观上格外坚定,在做增进‘共同性’工作上格外坚定,在发挥‘铸牢’尖刀班作用上格外坚定。”(本文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主会场部分参会人员合影
(编辑:魏妙)
最新新闻